吉林大学广告学系 高尚 葛宇田 田苗苗 刘琦
政府传播与政府形象塑造
——以白山市政府“节庆”传播为例
吉林大学广告学系 高尚 葛宇田 田苗苗 刘琦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形象塑造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要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政府传播需要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责任。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立足于“政府传播的广告理念 ——以深圳、郑州、白山、沂水四地的政府标语口号为例”的科研项目,以白山市政府“节庆”传播为研究案例,探讨立足于当地实际,富有地域特色的政府传播在政府形象塑造中的作用。
政府传播 政府形象 节庆传播 白山市
政府形象就是政府与公众在互动过程中,公众对于政府的综合印象。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政府传播承担了向公众“言说”、与公众沟通、交流、互动的作用。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讲,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传播的效果。
在现代社会,政府传播是政府信息的生产、传递过程,其传播主体是政府,主要传播对象是社会公众,主要传播渠道是大众传媒。从政治科学以及交叉学科政治传播学的观点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随着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信息传播中介的日益发展,各地政府传播的理念与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改变。然而,各地政府传播手段相似化、传播内容同质化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对深圳、郑州、白山、沂水四地开展的政府传播调研中,我们发现各地传播方式以标语口号为主,其中,重复(包括含义重复或语言重复)出现的标语口号占半数以上,富有地域特色的传播则少之又少;在公众心目中,与政府传播效果联想度词频较高的形容词为:冷漠、生硬、刻板、单调、高高在上等,公众对于传统的传播方式(突出表现为报纸、电视新闻)和传播内容(主要体现在语言模式上)普遍持有被动接受的态度,相反的,对于立足于本地实际,富有特色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大多怀着较高的兴趣和肯定的态度。
如何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传播资源,开展行之有效的公众互动,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这一问题出发,我们重点研究了以白山市政府为主体,充分挖掘当地传播资源,以“节庆”传播为特色,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一系列传播活动。
白山市2009年市区面积2736平方公里;全市人口130.8万,是东北东部重要的节点城市和吉林省东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白山市,位于长白山西麓,中朝边境,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素有“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松花石之乡”、“中国人参之乡”等美誉。白山市亦是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四保临江战役遗址所在地,是著名的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旅游基地。
在针对白山市普通市民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市民对白山市资源和其他基本概况的认知度较高,对城市文化、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也较强,这些都为政府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互动空间,同时也为立足地方实际,开展特色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塑造和城市品牌培育的过程中,政府往往会取得双重收益,一是对外提升城市形象,二则对内提升政府形象,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取得这一成效的关键,就是政府行为得到当地公众的支持和肯定,换句话说,即传播首先应实现与当地公众的良好互动。
白山市政府立足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自然资源而开展的一系列节庆传播活动,在城市形象塑造和政府形象塑造的两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地方特色节日:每年六月到八月举办中国?白山国际矿泉节、长白山松花江鸭绿江旅游节、松花石文化节等,政府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同时,在提升公众“东道主”意识的传播互动中,政府的号召力得到提高,民众的凝聚力也得到加强,因而政府的形象也相应地得到提升。
其次,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春节、元宵节:节庆当天的焰火晚会;依托东北丰富的冰雪资源,营建冰雕、雪雕、冰灯、花灯等景观,向市民开放大型冰雪娱乐场所。营造社会和谐,其乐融融的和谐社会氛围。其中,以冰灯、花灯为媒介进行的政府形象以及政策法规宣传,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赏和喜爱。
第三,其他节日: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串成一条红线,贯穿全年,由相关部门主导,开展围绕不同主题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活动。比如每年的9月份,市教育系统就会组织向市民开放的文艺演出,不仅拉近了公众与政府的距离,更增加了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形象塑造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政府需把握好传播理念、传播机制到传播过程的各个因素,这样,才能实现和公众的良好互动。而白山市政府“节庆”传播的案例,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下的地方政府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借鉴。
[1]唐钧.《政府形象与民意思维——政府直面群众与群众博弈政府(2008-2009)》,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
[2]白山市统计局:《白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
[3]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北京大学学报》,2004;4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樊传果.《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传播手段》.《传媒观察》,2006;9
[6]李光斗.《从酒都与奶都看城市发展的双赢模式》.《中国质量万里行》,2010;2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