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钻孔灌注桩的完整性研究

2010-09-29 07:13陈四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芯法芯样完整性

陈四平

(安徽省公路局,安徽合肥 230022)

联合检测钻孔灌注桩的完整性研究

陈四平

(安徽省公路局,安徽合肥 230022)

钻孔灌注桩的完整性检测,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常用的低应变法本身也有其局限性,对于缺陷的类型(如缩径、离析、夹泥等)无法进行明确的判别,通过一个工程实例结合钻芯法做进一步的检测,以确定桩身的完整性等级,取得较好效果。

低应变;钻芯法;钻孔灌注桩;完整性

0 引言

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形式,有适应范围广、单桩承载力高等特点,在高层和超高层、重型和超重型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钻孔灌注桩又是一种施工工序多、质量要求高的地下隐蔽工程,在施工现场就地灌注成桩,需要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工程质量较难监控与检测,很容易发生质量事故[1]。而低应变法本身有其局限性。对于缺陷的类型(如缩径、离析、夹泥等)无法进行明确的判别,同时对于缺陷的严重程度也只能作出大致的估计,这时可采用钻芯法对低应变波形反射比较明显的疑似Ⅲ类桩作进一步的检测。

1 检测原理和方法

钻孔灌注桩完整性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钻芯法等,下面就这几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作一简要概述。

1.1 低应变法(反射波法)基本原理

将传感器(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用耦合剂固定在桩顶上,然后用小手锤敲击桩顶,激发出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如桩身完好无缺,质量均匀,形状规则,则应力波将一直传到桩底。但当桩身某部位质量或形状有突然变化时(如缩径、扩颈、夹泥、离析、断裂等),就会激发出一个上行的反射波。缺陷越严重,反射就越强烈。反射信号由放置在桩面的传感器接收,通过对接收到的实测波形进行时域及频谱分析来判定桩身的完整性。低应变法由于具有快速、经济、方便、准确的特点,在工程质量的检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该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对于超长桩,由于存在应力波的衰减问题,很难见到桩底反射,对于桩身存在多个缺陷时,一般只能判定最上面的一个缺陷,而对于其下的缺陷则显得无能为力,对于纵向缺陷也很难检测到,同时对于缺陷的类型(如缩径、离析、夹泥等)无法进行明确的判别。

1.2 声波透射法基本原理

在被测桩内预埋若干根竖向相互平行的声测管作为检测通道,将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置放于声测管中,管中注满水作为耦合剂。由仪器中发射系统发出一系列的电脉冲,加在发射换能器的压电体上,转换为脉冲声波,声波在桩身砼中传播后到达另一个声测管,并被安置其中的接收换能器所接收,再转换成电信号。对于正常的混凝土,测试距离及耦合条件一定时,声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首波的幅度和接收信号的频率等声学参数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当传播路径遇到混凝土有缺陷时,如断裂、裂缝、夹泥和密实度差等,声波要绕过缺陷或在传播速度较慢的介质中通过,声波将发生衰减,造成传播时间延长,使声时增大,计算声速降低,波幅减小,波形畸变,利用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这些声学参数的变化,可分析、判断桩身混凝土质量。声波透射法的优点是方便、准确、不受桩长的限制,其缺点是速度较慢,由于在施工时要预埋检测管,增加了相应成本,同时检测管有时会出现堵管现象,给后续的检测工作带来困难。

1.3 钻芯法基本原理

在桩身上沿长度方向钻取混凝土芯样,通过对芯样的观察(是否光滑、完整)和测试(抗压强度试验等)来评价成桩质量的完整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岩芯管的大小、钻芯的孔数、孔位的布置、钻取的深度等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应规范来定。钻芯法是检测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多种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中,钻芯法最为直观、可靠。不仅可以直观测试灌注桩的完整性,而且能够检测桩长、桩底沉渣厚度以及桩底岩土层的性状,特别适合灌注桩。但该法也有局限性,属于有损检测的手段,对桩身有一定的损害。钻取芯样反映的是取样部位混凝土质量,存在较大盲区,容易以点代面而造成漏判,同时费工费时,钻芯法不宜用于大批量的检测,而只能用于抽样检查,或作为对无损检查结果的验证手段。

2 工程实例

2.1 工程概况

现以安徽某工程为例,说明低应变、钻芯法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该工程桩型为钻孔灌注桩,设计桩径900 mm,设计有效桩长约30 m,进入中风化岩层。根据地勘报告提供的资料,工程场地地层可分为如下几层:

①杂填土(Qml):杂色,主要由褐黄的粘性土夹少量砖块、碎石等组成。

②粘土(Qal):褐黄—灰黄色,湿,可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及高岭土。

③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Qal):灰色,饱和,主要为粉质粘土,软—可塑,其次为稍密—密实粉土、粉砂。

④粉砂(Qal):灰色,饱和,中密,主要由长石、石英组成,其次为云母、黑色变质矿物。

⑤粉质粘土夹砾砂(Qal):灰色,湿,可塑,主要由砾砂组成。

⑥泥岩强风化(S):灰—褐灰、浅黄色,风化成硬塑—坚硬状态的粘性土,手可折断,遇水极易软化。

⑦泥岩中风化(S):灰—褐灰、浅黄色,泥质胶结局部夹强风化泥岩。

根据设计方要求,基桩的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法,在低应变检测过程中发现有一批桩出现不同程度的同向反射信号,但该工程的基坑很深(-15 m),地下水也很丰富,如开挖有可能产生管涌现象,经和有关方协商并结合相应的规范,决定对其中反射比较明显的桩进行钻芯检测验证。钻芯法布孔选在距桩中心约15~20 cm的地方[2],钻芯深度原则上为低应变缺陷部位下2~3 m,具体可根据钻芯缺陷情况做适度调整。

判定原则:如果钻芯的芯样在低应变缺陷反射部位是光滑、完整的,则反射波一般是由相对缩径引起的,可以考虑轻判;如在低应变缺陷反射部位芯样出现了夹泥、碎石状,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结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对桩身的完整性类别作出综合判定。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仅对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

2.2 检测结果

例1:123#桩,长26.4 m,低应变实测波形见图1,由波形可以看出在2.9 m处出现多次等间距的同相反射信号,反射峰与首峰相比脉冲信号的主频明显变宽,怀疑该桩有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遂进行钻芯作进一步的检测,钻芯总进尺为6.0 m,当钻进到2.8 m处时,钻进速度突然加快,此时关掉进水阀门,采用“干烧”取样,直到钻进至4.6 m处“干烧”无法钻进时先将这个回次的样品取出,然后再正常钻进取样。钻芯图片见图2。由钻芯图片可以看出该桩2.8~4.6 m芯样主要为褐灰色粉质粘土夹少量骨料及水泥灰,近2.0 m的范围内有大量的“夹泥”现象,判定该桩为Ⅲ类桩。

图1 123#桩

图2 123#桩

例2:164#桩,长30.5 m,低应变实测波形见图3,由波形可以看出在6.2 m处出现多次等间距的同向反射信号,波形很“干净”,没有其他的杂波出现,初步怀疑该桩有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遂对该桩用钻芯法作进一步的检测,钻芯总进尺为9.2 m,在6.3~7.6 m钻进速度快,芯样呈碎石状,两端可见夹泥,钻芯图片见图4,该桩存在严重缺陷。

图3 164#桩

图4 164#桩

例3:99#桩,长26.6 m,低应变实测波形见图5,由波形可以看出在15.0 m处出现一个反射信号,虽然反射信号不是很明显,但考虑到该反射部位比较深,能量衰减大,仍可能有比较大的缺陷,而且反射信号的脉冲很宽,有可能产生离析现象,遂对该桩作钻芯检测,钻芯总进尺为17.0m,在14.2~15.6 m钻进速度变快,芯样呈碎石状及块状,有夹泥现象。钻芯图片见图6,判定该桩为Ⅲ类桩。

图5 99#桩

图6 99#桩

例4:289#、316#桩,长分别为:26.4和28.5 m,低应变实测波形见图7和图9,由波形可以看出分别在1.4和6.3 m处出现多次同相的反射信号,对以上2根桩进行了钻芯检测,钻芯进尺分别为4.0和9.0 m,钻芯图片见图8和图10。由芯样图片可以看出,在低应变缺陷反射部位芯样光滑、完整,呈长柱状,局部呈短柱状,未出现异常情况,说明缺陷部位的反射可能是由于相对缩径引起的,桩身质量应无大的问题。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这个工程中还出现过一些,极易引起误判。

图7 289#桩

图8 289#桩

图9 316#桩

图10 316#桩

3 讨论与分析

(1)由于低应变的波形具有多解性,对低应变检测的疑似Ⅲ类桩波形,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这种波形有可能是Ⅲ类桩,但也有可能是Ⅱ类甚至I类桩(先扩后缩),所以对此类桩可采用钻芯法作进一步的检测,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开挖验证。

(2)一般情况下,检测人员对浅部的缺陷比较“敏感”,因为中浅部往往存在着多次反射,而对于中深部的缺陷却较易疏忽。中深部应力波能量的衰减很大,一般仅能见到1~2次的缺陷反射,且反射幅度不大。对于这类缺陷是应该引起大家注意的,以防漏掉严重缺陷(如99#)。

(3)钻芯过程中最好将低应变判定缺陷上下50 cm(根据当时的钻进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作为一个回次,有缺陷的回次钻进不宜过长,否则一些有用的信息(如夹泥等)可能会被磨掉。如在钻进过程中钻进速度突然变快(突变),则很可能有严重的夹泥或断桩发生,此时要关掉进水阀用“干烧”法取样,否则“证据”会被冲走。当钻机的钻进速度缓慢变快(缓变),则有可能是明显的离析,芯样一般呈碎石状。

4 结束语

通过本工程实例可以看出,采用一种方法检测桩身的完整性有其局限性,而联合法则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如本文中低应变法不能对桩的完整性作出明确判定时,采用钻芯法做进一步的检测,以防漏判和误判。

[1] 李维平.钻孔灌注桩施工关键工序控制[J].岩土工程技术,2003(5).

[2] J 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钱让清

U443.15+4

A

1671-8275(2010)01-0029-03

2009-10-29

陈四平(1970-),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省公路局工程师。

猜你喜欢
芯法芯样完整性
钻芯法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稠油热采水泥环完整性研究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浅析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
浅谈回弹法和钻芯法在结构混凝土检测中的应用
钻芯法长桩取芯方法研讨
钻芯法长桩取芯方法研讨
小直径芯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分析
关于钻芯法检测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不同芯样端面处理方法准确性的探讨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