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丙梅
( 漳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
闽南地区高三女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喻丙梅
( 漳州师范学院 体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
为探讨影响闽南地区高三女生体育参与的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分析、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影响闽南地区高三女生体育参与的因素,是其错误的体育价值观以及面临高考压力而导致的没时间及较大的环境压力。建议对高三女生进行体育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规范学校常规体育教学和利用社区宣传对学生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便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闽南地区; 高三女生; 体育参与; 体育锻炼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有学者认为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其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有关,[1]但也有人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体育知识技能的增多,反而出现体育兴趣减弱的现象。[2]如何理解这种矛盾的现象?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着性别和年级的差异?有调查发现:中学女生体育活动参与频率和时间少于男生,且多为强度小、对抗少的项目。[3]这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存在城乡差异?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计划对整个闽南地区的城乡高三女生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她们体育参与的因素。
本研究将闽南地区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的城市重点中学三所(漳州第一中学、厦门第一中学、泉州市第三中学各150人)、城市非重点中学三所(漳州八中,厦门市海仓中学、泉州第十一中学各150人)、农村中学三所(漳州市北斗中学、厦门市新阳中学、泉州市安溪县俊民中学各100人)的高三女生共1200人作为调查对象。
1.文献查阅法
查阅近10多年有关中学生体育研究的文献和书籍,认真研究了1994年以来相关的体育科学方面的论文100余篇,以便为分析影响闽南高三女生体育参与的因素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
设计高三女生体育参与调查问卷,经信度、效度检验后实施调查。由于调查中出现部分学生转学、休学、请假及不愿领填等原因,实际发放问卷1016份,其中有效问卷779份。为进行性别和年级差异检验,对高三男生和高一女生分别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218份和201份。同时设计问卷对部分高三女生家长和体育教师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
3.访谈法
对部分高中体育教师和高三学生家长进行关于高三女生体育参与情况的访谈。
4.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利用卡方检验将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在进行差异检验前,利用经验研究假设法提出假设: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状况不如其他学校学生,然后将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的调查结果与其他类学生分别进行比较,以此分析闽南地区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闽南地区中学生基本上都能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素质的重要影响。在调查中发现男女生在体育功能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别(如表2),除农村女生由于自身生活环境影响、部分女生没去考虑体育锻炼对自身的影响外,其他学校女生认识基本一致。
闽南地区高三女生在体育“掌握运动技能与方法”、“强身健体”及“锻炼意志”的功能认识上存在着城乡差别,重点及非重点差别,但总体认识水平偏低。其中,城市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水平高于其他学校的女生,认为体育可以“强身健体”的占被调查对象的36.74%,认为体育可以“锻炼意志”的占被调查对象的28.23%,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在这两项的比例分别是29.28%和25.33%,而农村中学高三女生这两项的比例最低,分别为10.50%和12.71%。
表2 闽南地区高中生对体育锻炼功能的认识(%)
虽然,大多数高三女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但当问到体育锻炼与学习的关系时,大多数高三女生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到学习。因为,对于她们来说考上大学是改变其命运的最好途径,调查中发现这种现象在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中尤其突出。
表3显示:在对体育锻炼是否影响学习的认识上,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多数给予肯定回答,与农村中学高三女生的认识基本一致,而其他类型学校的学生对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在体育锻炼方面认识不足,这主要与城市非重点中学学习压力大,女生自身对学习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关系。农村中学高三女生虽然学习压力小,但由于传统观念及对体育锻炼认识的不足而产生了“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的意识。
表3 闽南地区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与学习关系的认识(%)
由于高三阶段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高三女生将大量时间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根本没时间参与体育运动,表4显示:闽南地区城市重点中学约38%的高三女生学习时间在13小时以上,而城市非重点中学的高三女生在此项的比例达到57.24%以上,闽南地区城市重点中学高三女生每天的学习时间已经很长了。然而,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的学习时间较其他学校高三女生的学习时间则更长,学习任务繁重,每天总有做不完的习题等,与其他类型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闽南地区高三女生即使有余暇时间,大多数女生也未将其放在体育锻炼上,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的余暇时间利用与其他学生相比有显著差异(见表5)。
表4 闽南地区高中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正常上课)
中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程度的关系,也与学校体育课开展情况有关。而“农村高中生往往受到场地器材方面的限制和迫于升学的压力,无法参加体育活动。”这导致学生感到上体育课单调、乏味,大大影响和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造成体育课放任自流和形式化,学生体育兴趣低落。[4]
闽南地区高三女生普遍对目前的体育教学满意度不高(见表6),闽南地区农村中学高三女生对体育教学的不满意度为91.72%,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对当前体育课教学的不满意度为80.50%,虽然城市重点中学高三女生对体育教学满意度高些,但也不足被调查对象的40%(实际上是39.80%),其他各类学校高三女生对体育课教学的满意度都很低(20%以下),其中农村中学满意度最低(约占被调查对象的8.28%),究其原因与农村中学体育师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有密切的联系,也与教学内容不适合女生有关。
表5 闽南地区高三学生余暇时间利用情况(%)(首选项)
表6 闽南地区高中学生对目前体育教学的满意度(%)
表7 闽南地区高三年级体育课每周开课情况(%)
闽南地区的高中学校,到了高三,很多体育课理所当然地被其他课目所占用,高考不考体育,学生自然不需上体育课。虽然,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农村中学,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重点还是非重点,体育课都避免不了被占用。体育课被占用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更可怕的是,闽南地区很多学校在9月初就停开了高三年级的体育课。在调查中还从一些体育老师处了解到,城市重点中学高三年级即使现在没停体育课,到了高三下学期肯定会停课。这种情况下,本来平时就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三女生,在停开体育课后学生基本上丧失了参加体育运动的机会(见表7)。
调查显示:城市非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体育课67%以上被停,改上其他课。而农村中学高三年级体育课的停课率高达73.16%,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不足,非高三年级体育课经常被挪作他用。
闽南地区由于历史及地理环境的因素,该地区居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依赖打鱼,父辈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该地区的父母都把子女考上大学作为家庭的头等大事。
图1 闽南地区高三女生家长对其子女余暇时间利用的观点
城市非重点中学女生的家长认为城市非重点中学在政策扶持、信息获取、师资配备等方面都不及城市重点中学,她们只能通过更刻苦的学习来与重点中学学生竞争上大学的机会。因此,这些家长认为,余暇时间应用来学习,以争取更好的学习成绩。闽南地区高三女生家长对其孩子余暇时间利用的观点如图1。
图1显示闽南地区高三女生家长允许其子女在余暇时间参与体育锻炼的只占9%,而67%的家长认为高三女生的余暇时间应该用于学习。家长支持其子女闲暇时间仍要学习的高三女生中,有50%以上的女生就读于城市非重点中学。卡方检验显示:高三女生家长对于子女的余暇时间利用的选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充分表明高三女生家长认为其子女的余暇时间应该用于学习。
而从社会环境的压力来说,长期以来人们把是否考上大学,是否跳出农门作为农村孩子成才的重要标志,这在有着重视教育传统的闽南地区更是如此。虽然,过去农村对女孩教育并不重视,但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和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对女孩的教育期望同样很高,女孩不接受一定的教育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歧视。
同时,大学的扩招造成了就业困难,这对身体较弱的女生更加不利:男孩子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还可以靠体力吃饭,而女生就很难了。在这种情况下,高三女生能做的就只有埋头苦读,期待以牺牲业余爱好的代价换取自己理想的大学。
运动技术的高低在闽南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影响因素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相反地,错误的体育价值观、面临的高考压力以及较大的环境压力,导致了她们体育参与率低下。闽南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和男生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高一女生相比有明显的年级差异;闽南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在城市和乡村学校、重点与非重点学校这些变量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1.转变学生体育价值观
针对女生不喜欢体育锻炼的现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体育卫生知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转变高中女生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的错误观点,同时还要引导女生协调好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关系。
2.规范学校的体育教学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学校体育的开展加强管理和监督,要求学校领导及教师认真处理好“升学率”和“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要求学校领导不应该为了高考而无故削减高三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正常发育,也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重视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经费投入,注重按需配备体育教师,多渠道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改变和更新教学内容;要求学校必须深入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阳光工程”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3.通过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通过多种方式转变家长的体育价值观念,比如发动社区居委会的作用,采用海报、健康知识讲座等,让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的观念是错误的,同时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学习成功的保障。
[1] 张坤.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及培养对策初探[J].阴山学刊, 2006,(2):103-105.
[2] 张海莉.澳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6):89-91.
[3] 郑志丹,许月云.泉州市区中学毕业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1):19-21.
[4] 胡向红.从湖南省新田县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看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13.
[5] 许东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女生体育行为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76-77.
[6] 王津秋,闫淑芳.济南、青岛市中学生体育意识、行为与体育消费状况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2):85-87.
[7] 樊临虎.山西省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4,(5):58-59.
[8] 黎明华,欧阳江琼.影响长沙市重点高中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2):218-219.
[9] 吕树庭,王源.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3):10-14.
Abstract: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Grade 3high school girls in south Fujian, the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local girls in Grade 3 senior high school is researched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zing etc.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affecting factors are no time that is leaded by the wrong sports values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college and some other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The author advocates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the values of sports for them, regulating school conven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dopting community publicity to get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on parents, in order to train students’ sports hobbies.
Key words:south Fujian; senior high school girls in Grade 3; sports participation; physical exercise
(责任编辑 鲁娜娜)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of High School Girls in Grade 3 in South Fujian
YU Bing-mei
(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363000, China )
G806
A
1673-9639 (2010) 05-0097-04
2010-09-03
漳州师范学院院内资助项目(编号:SS09039);福建省高校建设海西重点项目(题目:闽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喻丙梅(1972-),河南固始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