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涛
(华侨大学图书馆,福建 泉州 362021)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和数字化建设不断扩展和深入,计算机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与馆员、读者接触最为密切的要属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终端是指由最终用户直接使用,能完成输入和输出,并具备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设备。随着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在图书馆的应用过程已经由从主机时代过渡到PC时代和网络计算时代,能否对终端进行有效的管理已经成为保障图书馆业务开展和提升信息服务水平的关键。
1.1 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以一般中型图书馆为例,分布于图书馆各业务部门的流通、采编、咨询、办公等工作终端往往就有数十个点;馆内用于OPAC检索、电子阅览以及读者自备接入的终端通常也达上百台。此外,终端种类已经不限于传统PC机,还可以是工作站、瘦客户机、笔记本,各种手持设备(如掌上电脑、智能手机、POS终端等)。
1.2 终端用户差别较大。图书馆终端用户分为任务型和知识型。一般认为任务型工作者使用的应用较少,如办理图书借还手续的馆员主要使用流通管理模块;而知识型工作者的使用则需要更大的自由度,如学科馆员不仅需要具备业务系统权限,还要访问Internet上各种资源。不同的应用特点决定了图书馆对终端集中控制的力度。
1.3 与网络关系密切。“网络就是计算机”已成为趋势,这也给终端管理带来新的挑战。诸如:系统和应用的快速部署、木马和病毒的防范、用户身份的认证和鉴别、用户权限的控制和分配、上网行为的规范等。
鉴于终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特点和重要性,对终端管理必须进行全程控制,其“可控”的核心要求具体如下:
①物理硬件可控:要防止用户未经授权拆机、添加或更换配件。
②操作系统可控:终端操作系统必须统一安装和升级,防止用户擅自更改而降低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③应用软件可控:终端按需约定相匹配的应用列表,通过对软件授权可以简化和稳定信息环境。
④全程可控:对使用过程的控制不仅可以对馆员的工作流程加以规范,还可以对用户的不良上网行为进行审计和监督。
⑤成本可控:在满足工作和服务需求的情况下,综合考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授权费用来选择终端的类型和配置,以达到最佳性价比。
⑥管理可控:终端管理必须满足易使用、易部署、易维护的原则。
3.1 以用户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
3.1.1 普通PC。普通PC是常见的管理模式,通过在各个终端分别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或订制策略来控制系统的安全和访问级别。为了降低运维工作量,不少图书馆采用诸如Ghost的磁盘镜像软件,原理是将终端的系统分区做成一个镜像文件,一旦用户系统崩溃,直接恢复镜像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恢复迅速;缺点是镜像制作费时、存储需要空间,面对需要经常打补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无法实现动态更新。
3.1.2 硬盘还原卡。还原卡的主体是一种硬件芯片,插在主板上与硬盘协同工作,当每一次开机时,还原卡总是让硬盘的部分或者全部分区能恢复先前的内容。换句话说,任何对受保护硬盘的分区修改都是无效的。当然,如果硬盘发生了物理性损坏,硬盘保护卡是无能为力的。
3.1.3 无盘工作站。类似于普通PC,区别在于终端没有硬盘,采用网卡自带的可引导芯片与服务器启动镜像结合,将存储空间从本地硬盘移到了文件服务器上,其实质就是把硬盘和主机分离,让终端只执行操作不执行存储[1]。虽然终端的启动镜像统一存储在服务器上,但对于不同机型仍然需要单独制作镜像文件。
3.2 以服务器为核心的集中式管理
3.2.1 瘦客户机。瘦客户机是使用专用嵌入式处理器、小型本地闪存、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小型专用机,在使用时只需接上显示器和鼠标键盘等输入/出设备,借助于类似Windows的远程终端服务软件即可共享来自网络服务器的软件和数据[2]。因为瘦客户机没有可移除的部件,录入的数据只能保存到服务器中,可以提供比普通PC更加安全可靠的使用环境,以及更低的功耗。
3.2.2 桌面虚拟化。由于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广泛使用,桌面虚拟化应用也初露端倪,它借用了瘦客户机模型,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其区别在于所有的虚拟终端都是完全隔离的虚拟机,兼容性更强[3]。用户通过瘦客户端,或者类似的设备远程访问可以获得与传统PC一致的用户体验。
3.2.3 终端准入。终端准入不是单独的设备或软件,它是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它从控制用户终端安全接入网络的角度入手,整合网络接入控制与终端安全产品,通过安全客户端、安全策略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第三方软件的联动,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终端强制实施安全策略,严格控制终端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有效地加强了用户终端的主动防御能力。
4.1 制定终端管理的原则
图书馆对终端的管理主要由技术人员实现,由于终端对于图书馆业务和服务的重要性,终端类型和管理模式的选择不应任意而为之,应制定完善的终端管理原则。管理原则的制定首先应优先保障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其次要重视用户的使用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仅可以提高馆员的工作热情和效率,而且也是为读者提供服务水平的集中体现。再者,对终端的管理事实上也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博弈,体现的是馆长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规范。
4.2 组合式的终端管理模式
图书馆内的终端按使用性质可以分为工作用机和服务用机,按用户类型可分为任务型和知识型,按使用地点来分可以分为密集型和分散型。因此单一的终端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笔者认为应当结合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见表1),对图书馆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用户群体采取独立或交叉的管理模式。
表1 终端管理模式对比
普通PC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不同用户拥有其个性化的配置,具备最佳性能及用户体验,借助Ghost软件或硬盘还原卡等工具可以提供更高一级的保护。但它同时也是可控性最差的管理模式,当系统和应用软件升级时需要对终端分别执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当的操作或者病毒就能导致系统的瘫痪而无法恢复。相比之下,普通PC模式并不太适合作为业务和服务的前台,它更适合拥有较高计算机水平的信息开发和管理部门使用。
无盘工作站没有物理硬盘,但用户却很难发觉服务器虚拟磁盘与本地硬盘的差别,对于使用策略的限制和应用的部署完全可以在服务器端设好后,由终端在重启后生效。该模式的缺点在于对网络带宽的需求很大且不易于跨网段传输,图书馆可以选择网络环境较好或终端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部署,如采编部、流通部或者电子阅览室。
瘦客户机由于集成度高,具备耐用性好、省电的特性,网络带宽要求很低,适合分散部署于书库内作为读者的书目检索工具。在其他任务型应用中,比如用于图书的借还,但由于缺乏对外围设备兼容性的支持(不支持射频读卡器),效果并不理想。
桌面虚拟化事实上是一种依附于其他的终端管理模式,它借助普通PC,甚至瘦客户机就能登录一个以网络文件进行封装的、可定制的操作系统。该模式适合多任务的分配,例如编目馆员在录入的同时,还可以同时登录一个虚拟桌面完成书目的查重。当前主要问题在于对视频等海量图形显示信息的精度和显示效果有待提高,另外桌面虚拟化对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需要比较大的投入。
读者自助接入图书馆网络的终端类型和配置各不相同,且处于流动状态,从终端本身上很难作出限制。在终端准入模式下,只有符合预设策略,如允许杀毒和阅读软件自动分发安装的读者才能访问网络,同时对读者的网络行为进行全程监控。目前终端准入尚未普及,其门槛在于对网络设备需要整体升级以及产生的软件许可费用。
总之,图书馆业务和服务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朝着多元化发展,作为图书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终端将承载越来越大的责任,因此相应的管理模式也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各馆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不断完善。
[1] 胡昌文.BXP技术终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图书馆建设,2006(3):109-111.
[2]张任跃.Windows瘦客户机在图书馆系统安全及网络构建中的应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6):75-76.
[3] 李德育.关于数字图书馆应用虚拟技术的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9(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