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蛀螟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2010-09-25 06:43李和帮
陕西林业科技 2010年2期
关键词:蛀螟栗园镇安县

李和帮

(镇安县林业站,陕西镇安 711500)

桃蛀螟,又称桃蠹螟、桃斑螟、桃蛀虫,Dichocrocis Punctif eralis Guenee,属鳞翅目螟蛾科,为世界性害虫。我国各栗产区均有发生,在镇安县板栗产区为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高达50%以上。被害果实空虚,虫粪和丝状物粘连,失去食用价值,严重影响板栗产业发展[1-4]。为此,笔者对桃蛀螟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现总结如后。

1 研究方法

1.1 生物学特性观测

1.1.1 室内观测 每年2~3月在栗园采集越冬幼虫,在室内饲养观测卵孵化、成虫羽化情况及形态特征。

1.1.2 栗园内定点观测 在镇安县永乐镇栗园内选2个固定观测点,观测桃蛀螟虫态变化、个体发育及生活习性。

1.2 防治技术研究

1.2.1 林业防治 (1)及时拣拾落果、摘除虫果,集中烧毁;清洁园内卫生,刮树皮;(2)果实采收前束草诱杀幼虫,清除越冬幼虫;(3)在栗园周围种植向日葵、玉米以诱杀幼虫;(4)及时脱粒。

1.2.2 物理防治 利用黑光灯、糖醋液、性激素诱杀成虫。

1.2.3 化学药剂防治 (1)药液喷栗棚后堆积防治试验;(2)化学药剂树冠喷雾防治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 12 mm左右,体金黄色,胸、腹及翅面上有许多大小不等散生的黑色斑点。腹部背面黄色,1、3、6节背面各有3个黑斑,7节背面上有时只有1个黑斑,2、8节无黑点。雄虫8节末端有黑色毛丛,甚为明显,雌蛾腹末圆锥形,黑色不明显。

卵:长约0.6 mm,椭圆形,初产时乳白色,后为黄色,最后为红色。

幼虫:体长 22 mm,体色变化较大,有淡灰褐、暗红及淡灰蓝等色,体背具有紫红色彩。头暗褐色,前胸背板灰褪色,臀板灰褐色,各节有明显的黑色毛疣,3龄以后雄虫腹部第5节背面可见灰色性腺。

蛹:长12~14 mm,初为淡黄绿色,后变为深褐色。头、胸和腹部1~8节背面密布小突起,5~7腹节近前缘各有1条隆起线,腹末有臀棘6根,细长而卷曲。

2.2 生活史及习性

桃蛀螟在陕西镇安县1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树洞、堆果场、贮藏库以及玉米茎秆、向日葵花盘等处越冬。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羽化,并在桃、杏果上产卵危害,不危害板栗。第1代成虫于7月上旬开始羽化,在晚熟桃和石榴上产卵危害。第2代幼虫7月中旬发生,蛀食栗果,8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第3~4代幼果分别于8、9月上中旬发生,第3代成虫9月上旬羽化,第4代成虫于9月中旬出现。该虫危害主要是三四代幼虫,蛀入果实,使其失去食用价值。由于后期世代重叠,成虫发生不太整齐。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和趋酸甜气味性,产卵多在栗苞果柄连接处,卵期6~8 d,成虫白天多停息于叶背面、叶丛等隐蔽处,夜晚活动。

2.3 综合防治方法与防治试验

2.3.1 农业防治 (1)及时拣拾落果,摘除虫果,集中烧毁,消灭果内幼虫,消灭虫源;(2)清洁园内卫生,开春刮除老树皮,消除越冬幼虫,减少虫口基数,减轻虫害发生危害;(3)果实采收前树干束草诱集越冬幼虫,集中烧毁;(4)5月上中旬在栗园周围种植向日葵或玉米等桃蛀螟的喜食植物,为其提供充足的喜食植物,然后将葵秸、葵盘或玉米秸杆及时集中烧毁,避免为桃蛀螟提供繁殖场所,使之再度猖獗。

2.3.2 物理防治 利用桃蛀螟有趋光性、趋化性,在栗园内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糖醋诱杀成虫和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2.3.3 化学药剂防治 (1)药液喷栗棚后堆积防治,栗棚采收后,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喷后再堆积,或将栗棚在上述2种药剂中分别浸一下后再堆积,与对照(喷清水)3个处理组喷药后再堆积,药后10 d,其杀虫效果分别为97.8%、98%,杀虫效果显著。而对照喷清水,则没有杀虫效果(见表1)。

(2)树冠药剂喷雾防治试验,栗园幼虫孵化初期,8月上旬至下旬,采用氯氰菊酯1 0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与对照4个处理组,进行树冠喷雾。每个处理组7 d喷1次,连喷3次,以单株为单位,重复6次,喷药后10 d,随机抽查其杀虫效果分别为94.4%、92.3%、93.3%,均在 92%以上(见表 2),防治效果明显。

表1 药液喷栗棚后堆积防治效果比较

表2 3种药剂树冠喷雾防治效果比较

3 结论

桃蛀螟在陕西镇安1年发生3~4代,危害严重。根据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采用林业防治多项综合技术措施,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便于推广,但在该虫危害较重的年份,是难以完全控制该虫危害。在防治该虫时,应采用林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药剂防治可在栗棚采收后,用药剂喷后再堆积,杀虫效果均在97%以上,结合8月上旬至下旬幼虫孵化初期树冠喷药防治,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虫害发生发展,达到消灭虫害的目的。

[1] 中南林学院.经济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2] 张铁如.板栗无公害高效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4.

[3] 周嘉喜,屈邦选,王希蒙.西北森林害虫及防治[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 孔德军,刘庆香,王广鹏.板栗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蛀螟栗园镇安县
桃蛀螟和松蛀螟的外部形态学和几何形态度量学研究
在山沟扎根八年的“扶贫团”——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口帮扶镇安县脱贫攻坚纪实
板栗园埋压绿肥技术
镇安县板栗天牛防治措施
栗园油鸡
板栗采摘后栗园综合管理措施
桃蛀螟咋防治
镇安县近40年气候特征分析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栗园地区储层地质特征分析
广东桃蛀螟发生分布与种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