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浅谈人体工程学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王 迪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随着建筑室内设计的迅速地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工作的空间是安全、健康、经济、舒适、美观、富有情趣的。因此,设计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有文化内涵,以人为本的室内空间,是每个建筑室内设计师的任务。人体工程学正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比较年轻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人体基本尺寸;行为心理;心理空间;以人为本
国际人类功效学会的会章中把人体工程学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效率、健康、安全、舒适等),研究在工作和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实现人——机——环境最优化的问题的学科。”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欧美,原先是在工业社会中,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机械设施的情况下,探求人与机械之间的协调关系。而现代建筑、室内环境设计日益重视人、机与环境之间,以人为主体的具有科学依据的协调与联系。因此,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除了依然十分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外,对物理环境、生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的研究和设计也给予高度的重视。
人体工程学应用到建筑室内设计,即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测量、生理、心理测量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设计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现代设计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人服务,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活动的需要,为人们创造理想的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使人们感到生活在其中,受到关怀和尊重;一经确定的空间环境,同样也能启发、引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活动于其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为了创造一个理想的空间环境,我们必须了解室内设计的依据和要求,知道现代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建筑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设计系列中的一环,因此室内设计事先必须对所在建筑物的功能特点、设计意图、结构构成、设施设备等情况充分掌握,进而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室外环境等也有所了解。也就是说人体工程学在设计实践中为确定家具、设施的尺度及其使用范围提供主要依据,为确定人们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提供主要依据,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环境的最佳参数,为建筑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
“够得着的距离,容得下的空间”是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建筑室内设计中最为简练而精辟的概括。建筑室内设计实际上可以说是空间尺度、布局的设计与空间的渲染问题,了解人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对与合理设计室内空间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设计出的空间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和心理压抑,影响工作和休息的质量及效率。
3.1 建筑室内空间
建筑室内空间是人们工作、生活、娱乐消遣的重要活动场所,它必须能从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当人们的心理空间要求受到限制时,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同时低劣的工作环境也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不考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工作者的社会要求,同样也会影响作业者的效率、安全、舒适。根据人们对建筑室内空间的不同需要可分为行为空间、生理空间及心理空间。
3.2 人体的基本尺寸
从人体工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理想的作业空间设计,就是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作业者的不便和不适,使作业者能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各种作业。因此,设计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在空间中作业的身体尺度为主要依据。掌握准确的人体基本尺度是进行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尺寸依据,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其空间尺度也有不同。见图1,以橱柜内部分区合理性的对比为例,设计中要作尺寸参考。
图1 左边为不合理的,右边为适宜的设计尺度
人的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由于客观环境刺激作用或是由于自身生理或心理需要而产生。人的行为与环境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中,人塑造了环境,同时环境反过来又会引起人的生理或心理效应,并且不可避免地塑造、影响人的行为,这种行为表现就是环境行为。环境虽然不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和唯一原因,但对于行为却可起到限制、鼓励、启发和暗示等作用。空间设计以人为本,只有在分析人、重视人的行为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空间设计,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4.1 人的行为习性
人类具有许多适应环境的本能性行为,它们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环境于人类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本能被称为人的行为习性。抄近路习性、识途性、左侧通行习性、左转弯习性、聚集效应、向光性、边界效应、从众习性等都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常见的行为习性,在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有意识地利用人们的这些行为心理,充分利用空间,完善功能,发挥方案之优势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4.2 习惯特征
人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形成了许多习惯型的动作、行为,这些动做行为具有共同性的特点。如面向门时,会下意识的推门;进入卧室多数人会选择脚朝门而不是头朝门睡等等。在空间设计中,为了在紧急时能够正确操作,有必要充分考虑人的这种习惯特性。当然人的习性特征也会因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地域、宗教种族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日本人喜欢面墙、面窗而坐;西方人则相反,喜欢背墙、背窗而坐,在实地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其适用性。
4.3 环境行为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如现代大型商场的室内设计,顾客的购物行为已从单一的购物发展为购物——游览——休闲——信息——服务等行为。这种行为方式的转变也是购物时要尽可能接近商品,亲手挑选比较,由此自选及开架布局的商场结合茶座、游乐、托儿等应运而生;
2)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心理学从总体上既肯定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有相同或类似的反应,同时也十分重视作为使用者的人的个性对环境设计提出的要求,充分理解使用者的行为、个性,在塑造环境时予以充分尊重,但也可以适当地用运用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对个性的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在设计中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色彩、声音等因素对人的感觉和知觉都具有强烈而直接的影响。在人的感觉器官中,视觉器官对空间的大小、方向、形状、立体感和封闭感等因素,反应最敏感也是人们对室内空间作出基本判断的重要依据。了解感觉、知觉特征,对建筑室内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它不但有助于了解人的生理、心理现象,还可为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确定适应于人的标准,如良好的光线、适宜的温度、柔和的色彩环境、流通的空气等有助于设计师根据人的特点去建立环境与人的最适宜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因此,设计者在确定了空间的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的设计依据,在组织空间时对其尺度范围和形状、选择其光照和色调等有了参考的依据。各种不同的空间形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给人心理上的感受是不大相同,对于设计师来说,对空间形状的细致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
[1]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9.
[2]张绮曼.郑曙杨.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美]阿尔文.R.蒂利.人体工程学图解——设计中的人体因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TU22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 1
1674-6708(2010)33-0206-02
王迪,讲师,工作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