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0-09-21 08:21刘义平郭海莲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2336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关键词:校园大学生体育

刘义平 郭海莲 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 233600

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刘义平 郭海莲 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 233600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调查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分析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提供更好的校园环境。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1、引言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继承传统、学习外国的精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等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广阔天地,深受学生青睐,是学生心理行为的复合显现,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动力。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可谓是精神文化的百花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的雨露,能及时催开青年学生心灵的花蕾,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理工大学、铜陵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合肥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等六所高校的男女学生各50名,共6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研究论著、书籍和学术论文,及时了解相关研究进展,提高了认识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设计问卷的内容,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试图就目前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 以便为进一步了解安徽高校这一特殊区域的体育文化现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52份,回收率为92%;实际取得有效问卷为540份,有效率为90%。

2.2.3 逻辑分析法

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调查问卷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找出浙江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3、结果与分析

3.1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现状

3.1.1 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体育锻炼条件情况调查

表1 高校提供给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条件调查情况

该调查结果说明:目前高校普遍因为扩招导致学生的平均活动面积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特别是篮球馆和游泳馆、网球场地太有限,体育场地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3.1.2 高校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情况调查

表2 体育课程模式是否符合大学生的需求情况调查

参与调查的学生当中,有3.81%的学生表示对学校设置的体育课程模式非常喜欢;28.41%学生表示较喜欢;53.33%学生表示一般喜欢;12.38%学生表示不喜欢;2.06%学生表示很不喜欢。此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实施的体育课程模式切实可行,应该在继续采用目前的体育课程模式的同时再探索新的更加切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模式,让其中对目前的体育课程模式感到不满意的14.44% 的同学也能够觉得满意。

3.1.3 高校教师的工作态度情况调查

表3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

据调查结果显示,36.57%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非常好,有耐心、热情;也有22.39%的大学生不太满意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他们认为现在的体育教师需要保持饱满的热情来上好每一堂课,并能够带领学生一起来体会学习体育运动技能所带来的愉悦感受。通过感受教师的魅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3.1.4 高校体育课外活动内容的安排情况调查

结果表明,目前高校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方面主要集中在相对容易组织的体育比赛,而有组织的体育项目训练也是只针对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同学。有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想学习一项或者多项体育运动技能,却因为没人做技术指导而造成学习的困难。

表4 体育课外活动的内容是否符合大学生的需求情况调查

3.2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现状

3.2.1 大学生体育观念的现状调查

表5 大学生体育观念现状调查

此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认知还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只是大部分的体育认知仅停留在表面,至于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还不是很了解。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体育的健身功能等还是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在对体育的个性、人格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就逐渐下降了。

3.2.2 大学生体育知识的现状调查

表6 体育知识的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的方式主要室外的实践课,比较单一;传授内容也多是以技术技能的知识为主,而学生所需求的娱乐健身知识和体育理论知识正是体育教学时所欠缺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增加娱乐健身类和体育理论类的知识比重来满足学生对体育知识的需求。

3.3 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现状

表7 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通过调查表明,各高校基本具备国家下发的成文制度,但是大多数学校没有根据自身现状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制度,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进行。这一点从有关运动员守则、制定校园体育文明规范、实施体质健康标准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制度文化的不够完善。

4、结论、对策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高校校园提供的锻炼条件相对滞后

现在随着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的改变,学校应该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整提供给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特别是新兴的体育锻炼项目的条件要求相对较高,比如网球、游泳场地要求相对较高,有很多学校提供的锻炼条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4.1.2 高校校园体育制度不够完善

据调查表明,实施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高校只有60%的比例;大约只有10%的学校执行了体育课程不及格或者是《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不及格不给予毕业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让大学生消极锻炼。

4.1.3 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相对缺乏

在很大程度上,各高校的大学生虽然有了适合自己的《体育与健康》这本教材书,但是不会主动去学习其中的内容,应付体育理论考试也是敷衍了事。但从文化角度来看,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自身的强健、自身潜在能力的开发过程,从根本上说,体育是通过人和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的过程。

4.2 对策与建议

4.2.1 加强技术指导,加大校园体育场馆配套设施的投入

我国很多高校都安排有多种项目的训练队,但这些只适合有一定运动技术基础的同学参加。高校校园的课外体育活动不仅要有各种体育比赛,让体育爱好者们充分展示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也要完善体育场馆的配套设施;开设各种兴趣学习班,来满足那些没有技术基础的同学们,从而提高学生们的体育兴趣与体育锻炼积极性,让整个高校校园充满活力。

4.2.2 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体系

当前高校校园的一些体育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要不断的去修改和完善。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并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场地器材设备管理条例》及其他各种体育制度,并保证其严格实施,有效地进行,逐步让这些规章制度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由他律过渡为自律。树立从严治校、以德治校的管理理念,用规章制度约束人、规范人的行为。

4.2.3 以校园体育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营造高品位的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方向。可以有计划地开办体育版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等,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最终形成校园的体育新风尚。

[1]丁艺,杨玉伟.论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功能[J].沈阳大学学报.2004(4):34-35

[2]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3):42-45.

[3]李晓玲.体育文化与和谐校园[J].体育文化导刊.2007(3):98-99

[4]葛丽华,胡烈刚.校园体育文化概念之辨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6 (8):31-33

[5]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29-40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20

刘义平(1977-),女,湖北随州人,中教一级。现在安徽省涡阳县第四中学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校园大学生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