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村防雷管理 提高减灾避害能力

2010-09-21 07:36:26蔡云泉
浙江气象 2010年2期
关键词:德清县示范村减灾

蔡云泉

(德清县气象局,浙江德清313200)

创新农村防雷管理 提高减灾避害能力

蔡云泉

(德清县气象局,浙江德清313200)

雷电灾害是德清农村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雷击灾害频发主要成因为农村防雷设施缺乏、防雷安全隐患多、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工作开展难度大。结合这两年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和防雷工作实际,德清县对农村防雷开展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制定农村防雷实施细则,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等几方面措施,有效加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和管理工作。

农村;防雷;管理

0 引 言

德清县近40 a气象资料统计显示,雷电活动季节的年平均长度达205 d,属雷暴多发地区[1]。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防雷设施缺乏,农民防雷意识薄弱,雷电灾害成为德清农村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多年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县内每年都有不同数量的雷击事件发生,轻则家庭财产受到损失,重则人员伤亡,个别事件导致整个村庄遭殃。特别是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事件大都发生在农村,仅2007—2008两年德清县共发生雷击伤亡事件4次,造成10人死伤,其中4人死亡。如何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有效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成为摆在政府和气象部门以及整个农村面前的突出问题。农民迫切需要政府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切实担当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气象部门作为防雷减灾的主管部门,也需要加强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作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防雷减灾既是重点,更是难点。自德清县开展全国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来,在农村防雷减灾管理、防雷技术服务、示范辐射推广、科普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各地开展此项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农村雷击灾害频发成因分析

据德清县气象局对历史上雷击事件多发的自然村进行的抽样调查,共抽查了3个自然村55户人家。结果显示,没有1户人家有意识地安装防雷设施,有10户为装饰美观在屋顶安装了铁塔,其中只有1户的铁塔经引下线接地,其余9户均未采取防雷措施。所有电源线和信号线均架空引入,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从德清县农村防雷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雷击灾害频发的现状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建房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没有纳入政府对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防雷设施安装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2)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电视、电话、电脑、空调等家电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农村的电力、通讯、广播等线路以架空为主,且布线极不规范,随意挂拉现象到处可见,成为引发雷击事件的隐患。

(3)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匮乏。由于缺乏防雷意识和避雷科普常识,大部分农民不关心也不知道怎样防雷,在雷电来临时,盲目户外作业,或躲在大树下等易遭雷击场所,招来雷击之祸。

(4)农村防雷工作量大面广,防雷设施建设投入大。一是农村建筑大多散居旷野,防雷装置的投入需要大量经费支出,资金落实有困难;二是防雷安全责任制尚未建立,特别是各种建筑、各类线路落实防雷改造涉及多个部门和大量经费投入,需要各部门联手,多渠道投入。

2 创新农村防雷管理新举措

为改变德清县农村防雷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局面,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德清县气象局积极履行防雷管理职责,出台了一些新的举措。

2.1 明确政府管理职责

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或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2009年6月18日,德清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德清县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德政办发〔2009〕77号),该办法是目前浙江省首个县级农村防雷减灾管理文件。《办法》共分21条,明确了防雷减灾的领导、监督管理、防雷设计、检测、雷击风险评估、应急处置、资金保障、检测规划、宣传普及等多方面的职责和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各乡镇人民政府、德清开发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将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纳入乡镇(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工作范围,所需经费依法列入财政预算[2]。建立县乡村3级从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到维护一整套较完善的农村防雷管理体系,做到县有领导分管,乡镇有专人负责,村有气象联络员落实。把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做好本地区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健全建立防雷减灾责任制和雷电灾害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新农村建设的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在雷击易发区内有经济困难的农户家庭,县财政及各乡镇给予农民防雷设施建设补助。

根据《德清县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规定,逐步规范农村自建房的防雷装置建设,做到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将农民自建房的防雷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从源头上解决农民自建房的防雷问题,以最大程度地消除雷击隐患。加强对农村新建、重建、改建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防雷装置的监督管理。统一规划的农民新村和学校、工业园区等公用建筑防雷设施应由具有相应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和施工。

2.2 制定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

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德清县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细则》对农村建筑物防雷措施作了明确说明。其中,对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等的材料、规格、布局以及技术参数等作了详细描述,全面介绍了农村易遭雷击区域、人身安全防护措施和雷电急救方法。针对农村建筑物防雷电波侵入和防雷电感应,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绘制了农村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图、避雷亭工程设计图、独立避雷针设计图,为农村开展防雷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和技术支撑。与此同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渠道,大力加强宣传,建议农民自建房以及机埠、乡村公交车站等简易房在建造时安装符合《德清县农村防雷技术实施细则》的防雷装置。为有效推进农村住宅防雷装置的安装建设工作,还绘制了12套农民住宅标准户型防雷装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并印制成《德清县农村住宅防雷装置技术方案图集》,目前已向全县各村以及建房用户发放300余册,为农民提供防雷安装技术指导。

2.3 编制雷电灾害防御规划

根据浙江省雷电探测网提供的2007—2008年地闪数据,计算地闪密度,作为雷电空间分布的指标,获得德清县雷电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分布。再结合德清县人口经济现状、防雷装置的完善状况以及历史上发生雷击灾害的例子,采用风险指数法、加权综合评分法等量化方法,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德清县雷电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绘制各乡镇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见图1)。并就防雷管理机制、乡镇防雷工作、科普教育宣传、雷电监测与预警、监督服务与检测、雷击灾害调查分析、防雷安全技术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由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可见,县内武康、乾元、新市、禹越、钟管、三合等乡镇以及雷甸、新安两乡镇的部分地区雷电灾害风险度较高,筏头乡西部、莫干山镇的南路横岭一带以及莫干山风景区雷电灾害风险度也较高[3]。各乡镇应根据各地雷电灾害风险度,制定并采取相应防御措施。

图1 德清县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

2.4 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根据德清县人民政府出台的《德清县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依据浙江省气象局制定的《浙江省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标准(试行)》,通过建设防雷安全示范村,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德清县农村防雷安全工作。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内容主要有:

(1)编制完成防雷安全示范村防雷规划方案和防雷设计方案;

(2)在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安装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一个,由村领导专门安排一人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分发;

(3)村气象联络员、村重点单位的分管领导纳入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发布平台名单,能及时接收到县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发布的最新气象预警预报信息;

(4)示范村的显著位置设立防雷安全宣传橱窗,用于放置防雷安全宣传材料。向每户村民发放一本由县气象局和县防雷减灾办公室联合编发的《德清县防雷减灾宣传手册》;

(5)示范村中选取一家农户及村民平常聚集活动场所(或村民委员会所在建筑物)作为示范工程,严格按照防雷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同时由村委提出申请,对示范村里安装防雷装置的前10户农户,经验收合格后给予每户1000元安装补助;

(6)对村域内及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在容易遭受雷击的大树下等地方设置警示牌,提醒过往行人在雷雨天气不宜在该区域停留,起到警示作用;

(7)在田头离村庄比较远的地方建设一座标准化的避雷亭,用于打雷时不能及时回家的村民躲雨避雷。

根据防雷安全示范村建设标准和德清县的实际,从全县雷击多发区域的自然村中选择了20个村确定为防雷安全示范村,每年按照3~4个建设进度推进,力争在5~6 a内完成。目前,首个防雷安全示范村的各项建设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3 结 语

减灾就是增效,防灾就是维稳,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管理基础工作,对于农村防灾减灾,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建设农村和谐美丽家园,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前瞻性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我们在农村防雷安全管理和具体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农村防雷减灾的要求和农民的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村防雷知识科普培训、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农村防雷安全投入机制等方面仍需要不断推进和完善,为此我们要增强科学发展意识,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做好农村防雷工作,为农民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1] 蔡云泉,吴中才.德清县历年直击雷事例调查及初步分析.浙江气象,2005,26(增刊):43-49.

[2] 德清县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德政办发〔2009〕77号.

[3]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政府规划编制组.浙江省德清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2009-09-01

猜你喜欢
德清县示范村减灾
创意小虫
德清县“宅富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实践探讨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今日农业(2021年4期)2021-06-09 07:00:00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减灾就是效益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0
德清县举行志愿者协会敬老志愿分会成立仪式
下一代英才(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