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宏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基于对新课程改革精髓的领悟,大部分教师都尽其所能,创设愉悦的教学气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广大英语教师也都在自觉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明确英语学习意义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一、揣摩学生心理,构建合理起点
学生通过中考洗礼顺利进入高中之后,都会在新的起点重新审视自己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般而言,他们都会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为自己确定相对明确的奋斗目标,都会思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自己该做哪些努力,该克服什么困难。英语教师要在揣摩学生这些积极心理的基础上迎合学生的主观需要,通过向学生深入阐述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英语的热心、通过向学生介绍良好的学习方法树立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通过向学生提出合理的要求鼓励他们学好英语的决心。我们要把学生或许早已详记在脑海中的谚语再次与学生重温,相信学生会从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No pains, no gains;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中激发其内在的英语学习热情,再拾英语学习信心。毋庸讳言,在淡化考试功能的今天,我们不可,也不应该把对学生英语测试成绩的预设作为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他们自我加压,确定目标,树立信心,这也许适得其反。但是,在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在掌握度的前提下,在熟悉大部分学生对取得优秀成绩心理的基础上,通过平时的诊断性测试,帮助他们分析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可能悲观心理,树立他们的英语学习信心。诚然,我们知道英语学习形式相对复杂,无论是笔头形式,还是口语形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种种错误,他们的信心难免会遭受挫折,兴趣有所减弱。这时,我们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指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构建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重视教学过程,淡化是非判断
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情感和达到相互了解目的的。因此,交际化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一直被重视和发展。虽然我们承认高中学生较初中学生而言在心理承受能力方面有所增强,在待人接物方面显示有一定的经验,但是这决不等于学生在各方面都能淡然置之,相反,随着他们在心智方面的不断成熟,社会习俗的不断影响,他们的心灵深处始终体现着某些脆弱,心理发展过程还会因外界的干扰而发生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理解学生青春期的羞涩,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变对学生不利为有利,特别是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过程,并在重视教学过程本身的前提下,避免是非判断对他们学习信心的打击。丰富的英语教学过程可以是pair work、 group work、 role-play、 discussion、 picture-talking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感受更多的是活动本身,而不是活动结果;是团体行为,而非个人表现,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行为中所理解的: Students gain confidence by understanding that there is no final answer in activities and that their opinion and contribution are valued.这些丰富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弱化对单个学生英语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评价,另外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有一定自知能力的学生而言,他们能从这些活动中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稳定的英语学习信心。
三、运用情感干预,加深主体体验
在心理研究领域,心理学研究者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为两大方面的内容,即认知领域方面和情感领域方面,其中与学生学习信心指数关联度较大的是学生情感领域方面的内容,即通过教学中情感调节功能的运用,干预学生失落情绪,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突出强调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同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对于高中学生而言,积极情感的形成仅靠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自上而下的说服是难以奏效的,毕竟高中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以及对事物的看法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因此,我们要通过教学实践实现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而且我们要让结合英语教学实践进行积极情感渗透成为加深学生英语学习体验,培养学习信心的重要方法。高中英语新教材建设按单元将教学内容分成了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er and usage; Task; Project; Self-assessment 等若干模块,其中不乏有众多的情感因素可以挖掘,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和研究教材,根据编者意图,将外来优秀文化与学生学习融为一体,有效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资源,让学生走进教材与作者对话,产生心灵上的碰撞,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学习信心的培养。当然,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教材的编写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再加工,使之与学生学习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学生积极情感体验。
总之,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系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启发,鼓舞他们,让他们始终以高昂的劲头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王慧琴,《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的思考》,深圳大学学报,2001
2.任元顺,《批评学生的心理原理与实用技法》,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
3.陈安福,《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