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章席 马华良
▲今年参加两会采访的外国记者人数达877名,比去年增加了23%。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这是一个决定中国经济未来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决定中国现代化前途命运的宏大命题,它不仅牵动着中国人的神经,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巴西利亚大学亚洲研究中心教授莱顿·吉马良斯说,中国政府决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些政策是正确的,是对人类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贡献。
马耳他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托尼奥·博奇说,中国经济正以强大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积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近年来,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领域的技术开发进展很大,逐渐成熟,世界许多知名企业都在开发新能源方面与中国开展了合作,马耳他对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也非常感兴趣。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指出,中国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出口、投资和工业拉动转向更多由内需、消费和服务业拉动,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首先是全球经济衰退凸显了中国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性。由于近期和中期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乏力,出口受到影响,中国强调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正确和明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加速提高能效和减少污染奠定基础,对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关键。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扩张伴随着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代价,中国政府早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加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画面将出现很大变化:在提高传统能源能效的同时,中国政府正大量投资于可再生能源技术。中国的风能发电量呈指数级增长,太阳能技术也迅速发展。当全球都在思考如何降低碳排放水平、保护地球环境的时候,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能源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方向的转变,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都具有积极意义。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古斯塔夫·盖拉茨说,对于中国的发展,西方学者普遍估计不足。今天中国对企业研发、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尤其是中国在海外储存了大批人才,对今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世界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指出,一个国家的最佳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既取决于本国的发展阶段,也取决于这个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相对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在今后3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关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将使中国经济走上“低排放,高增长”的轨道,也将对世界经济的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高级客座教授鲍泰利说,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投资、轻消费的问题,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进一步暴露出来,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强调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不过,中国独特的国情使这种转型难有先例可循。倘若都能得以实施,那么中国无疑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奥斯特洛夫斯基则认为,中国做出的这一重大选择,不仅会推动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还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产生重要影响。2009年如果中国经济没有保持那么高的增速的话,那么世界经济的状况将变得更糟。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佐佐木智弘认为,中国如何成功实现这一转变,将对世界有示范意义。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在这方面,中国也可以研究借鉴日本的一些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