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宗 边
一场空前激烈的战争——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展开。虽然没有硝烟,却是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持久战争。
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科技、知识和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
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科学、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来人才,是全球人才流动的最大受益者,美国的人才策略也最具代表性。
⑴放宽移民限制。
美国《移民法》明确提出只要学术、专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美国不考虑其年龄、国籍和信仰,一律优先入美国国籍。
⑵增加签证名额。
2001~2003年,美国对高科技人才引进的名额增加至20万。美国众议院移民小组委员会通过法案,撤销有关外国技术人员在美国工作所必需的签证限制。
⑶聘用外国专家。
美国核武器的研制、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计算机的诞生和应用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国外专家实现的。在美国59%的高技术公司里,外籍专家占了90%。目前在计算机产业领域的博士中50%以上是外国人,美国还以合作攻关的名义,借用外国专家的智慧。
⑷争夺本土人才。
具体措施包括:设立研究机构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设立“管理学院”或“培训中心”,加快人才本土化进程;争夺人才幼苗。近年来,美国跨国公司人才资源竞争的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重视挖掘现有人才,而且发展到寻找人才苗子。如,摩托罗拉公司2005年在中国启动“希望之星奖学金”,将单纯的人员资助转变为人才培养。
⑸实施留学政策。
1999年在美国大学深造的外国留学生共49.1万人,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 1/3,美国还通过实施“绿卡制”来吸引国外留学生定居美国。
⑹增加福利待遇。
在美国,学位越高收入越高,美国很多高技术公司还实行配股方式,即公司除了给高薪外,还视高技术人才工作的重要程度额外配给股票期权。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长期以来素有“科研在英国,开发在美国”的说法。在生物、医学、信息、金融、教育等领域可谓人才济济,仅剑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就有78位。
⑴全球化的人才观。
英国政府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货物、服务、资本、信息都是高流动的,人才也像其他商品一样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而流向报酬高的国家和地区。英国政府执行“来去自由”的政策,一个优秀的英国互联网人才,在美国一年可创造1000万美元的利润,但他(她)个人每年回到英国消费以及将部分资本注入伦敦金融城,最终能将600万美元花在英国。
⑵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才观。
英国在基础研究方面人才辈出,在高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其中一个重要奥秘就在于:他们认为与其花费大量资金、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一个高科技人才,倒不如花钱购买一个高科技人才已经创造出来的研究成果。英国一直在耗费巨资、千方百计地吸引这类人才,并不惜重金购买他们的高科技成果。
⑶瞄准全球人才。
英国政府规定:英联邦国家的技术人才,不需要办理签证就可以在英国工作两年。这种广揽人才的做法,已经从英联邦内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吸引了不少专业技术人才。而英国的信息产业,近年还向中国和印度人才敞开大门,如,在著名的英国硅谷公司内,中国人和印度人占有很大比例。
人才策略从注重人才培养转向吸引和用好人才。
⑴加大引才力度。
政府每年允许5万名外国人移居德国;在5万名移民中,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尖端人才每年可接纳2万人,允许携带家属,得到永久定居的许可,但条件是这些人的年收入至少为16万马克。
⑵深化留才、用才机制。
实行高薪制,让科技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晋升的空间很大,对科技人才极具吸引力;提供好的社会福利(如提供免费私车停车位、附加养老保险、带薪休假等);创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⑶选才策略。
①殖民化策略,即公司中所有重要职位(包括外国子公司),均由公司本国公民担任;②当地化策略,即外国子公司的重要职位,均由东道国公民担任;③区域化策略,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亚洲、欧洲等),挑选有才干的人担任公司的重要职位;④全球化策略,即在全球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公司管理人员。
日本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利用全球人才资源受惠最大的国家。
⑴聘请专家。
在国外聘请一位外国专家,其效果相当于派遣20名本国研究人员出国进修。因此,日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惜支付25万美元的年薪,在全球范围内广招贤才,目标是使外籍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比例在今后几年达到30%。
⑵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通过邀请外国科学家到日本参观、讲学、旅游等方式,广泛吸引国际上各学科的精英人才来日本作短期双边学术交流。
⑶建立海外实验室。
精明的日本人通过建立研究机构或进行资助等方式,网罗人才,引进技术。如,日本在美国建立的NEC研究实验室,每年经费达2 000万美元,用高薪聘用美国科技专家进行高科技开发和研究。
⑷吸引国外人才。
目前,日本许多跨国公司在海外的企业已雇佣外国科技和管理人才5万多名,其中在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招聘的高级人才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在递增。
世界人才战争所争夺的对象,正是那些能够左右全世界经济、军事、金融、能源、科技等所有重要领域命运的顶尖人才。
人才战争早已改变了小规模常态。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的确立,新的科技革命,全球分工协作的细化,国际产业的转移,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推动人才战争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激化。
资料显示,2005年,全世界已有约1.91亿人在出生国以外工作,地球上每3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是移民。在安哥拉、布隆迪、肯尼亚、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塞拉利昂、乌干达、坦桑尼亚,33%至55%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已经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工作。而海地、斐济的比例超过60%,加纳达到83%。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甚至都有超过50万以上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流失到西方发达国家。与此同时,美国仅仅在1990年到2000年间就接受了415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移民,欧盟当时15个成员国10年间也接受了200多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截止2009年11月,全球在他国工作的人已接近3亿人。
印度媒体把这种“培养阶段”由本国投入成本、“产出阶段”却去了外国贡献的情况称为“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挤奶的却是外国人。
很显然,人才流失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去增强了对手,不仅仅是人才教育、培养、培训、替代成本的不可收回,还意味着经验、理念、技术、知识、资金的损失,最严重的是导致自身错过重要的发展机遇。
最糟糕的局面是:处于劣势的国家,不采取积极、主动、灵活的战略,反而自愿挨打,不进攻、不迎战、不反击、甚至不防守,任由短视的“明政策”与腐败的“潜规则”控制国家,外国人才进入遭到拒绝,本土人才遭受排挤而离开——他们诬称“本土人才的离开是因为他们不爱国”;海外人才没有得到引进与使用是因为他们不适合国情……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世界大战中,中国和印度并不是人才流失比例最高、受害最深的国家,但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已经超过600万,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万人离开中国,大部分是通过技术、投资移民以及留学等渠道流失国外的。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需要指出的是:学历越高,专业在全球越紧缺,回归的比例就越小。1990~1999年,大约47%外国出生的博士选择留在美国,最重要的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中国博士生滞留率高达87%,超过同样以人才流失严重著名的印度(82%)。
清华和北大是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但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为76%。从2006年开始,清华和北大已是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2007年,被美国高校研究生院录取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居世界各国留学生之首。由于留学生大多学成不归,因此,中国逐渐成为了美国最大的高科技人才供应国。美国《科学》杂志就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日本的崛起历史证明,要走全球化时代的强国之路,没有能源、土地、交通,却可以依赖人才资源而揽全世界的土地、资源、市场为己所用,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美国则证明了全球化时代领袖世界之路,不仅仅要培养以及挽留本国的顶尖人才,还要获得全世界大多数的顶尖人才,以期成为真正唯一的超级大国。
目前,全球人才流动出现了两个新趋势:一是新兴国家前些年出国学习进修或工作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开始“回归”;二是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千方百计从全球吸引人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原来都是人才“输出国”,现在正努力成为人才“进口国”。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人士说:“任何商品总是朝其最大获益的方向在市场上流动,人才也不例外,总是朝着高收益、高回报的方向流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面对大量优秀人才外流时只能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国家正在用利益激励机制控制人才外流。”
韩国政府和企业努力改善外国人生活环境和待遇。外国熟练工人工资高于普通工人,还能得到企业的特别服务。特别是尊重外国工人身体、饮食习俗,在企业内部,经常组织运动会、联欢会和观看明星演出,丰富外国员工的生活,为他们开办国际学校等。如一家韩国企业每年为来自菲律宾的技术工人安排滑雪,为来自印度的工人配备印度传统体育项目的全套装备;有的企业安排工人到韩国名胜古迹游览。截止2005年4月底,在韩国居住90天以上的外国人总数达到53.6万人,其中外国劳动者25.3万人,有不少是来自中国和菲律宾等国的技术工人。
据统计,目前在韩国的外国人已经达到韩总人口的1.7%,为吸引更多的外国技术人才进入韩国企业,韩国政府和企业出台了不少“绝招”。首先是扩大了引进人才的资格范围。其次是缩短外国相关人才入境手续办理时间,延长居住期限,将外国人才在韩国的工作期限从一次3年延长为5年,而在韩国居住5年以上的外国人可参加地方选举。对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还将为其发放绿卡。
“新加坡什么也没有,只能靠人才立国了。”新加坡政府为了吸引人才,推出了一系列计划,比如国外人才居住计划、减少就业障碍计划、港人永久居留计划、技术移民计划、外籍人士居留权计划、特殊移民计划等等,尽可能地为外来人才提供方便。
在新加坡现有的三所大学中,外国学生约占22%,其中中国留学生又占了一半左右。他们在入学前一般都要签署协议,承诺毕业后为新加坡服务5~6年,然后才可以到其他国家择业或继续深造。还有一部分是新加坡为吸引人才而招收的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只要找到用人单位就可在新加坡工作。为直接吸收海外人才,他们在海外设立了8个“接触新加坡”联络处,负责海外宣传和招聘联络工作。还定期举办“新加坡职业博览会”,在全球大城市巡回展出并现场招聘。为了资助各国人才来新加坡访问与服务,建立了新加坡国际资金。
新加坡现有常住人口400多万,其中有近100万是外籍人士。该国经济增长中有1/3是外来人才所做的贡献。
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完备的用人制度,如职称分类制、评审制以及相关的工资福利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政府科技部制定了“博士扎根特别计划”,旨在通过奖学金和津贴等方式鼓励高级科研人员留在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工作,以解决巴西人才流失问题。该计划第一年的预算为1000万雷亚尔,资助对象主要是国内外在生物、信息、农业等领域工作的博士和高级研究人员。计划受到巴西科技界的欢迎和支持,各大学、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教授和科研人员积极报名。
法国为了能留住人才,持续改善博士研究生的条件,并增加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的数量,提高研究生奖学金的额度;同时充分给予年轻研
究人员以足够的研究时间和自主权,采取有效政策以促使其实现职业前途多样化。
加拿大拨出9亿加元的专款,专门设立了一项加拿大研究学者计划。2005年前,它已在全国设立2000个加拿大研究学者席位,以吸引世界一流的学者和为本国有可能处世界领先水平的研究项目服务,政府还在考虑设立像罗德斯奖学金那样的世界一流的奖学金,并修改移民法规,使更多的人才能够进入加拿大。
德国政府的目标是使德国的大学成为“未来国际领袖人物的熔炉”,并为此先后推出旨在吸引欧州以外国家信息技术人才的“绿卡”计划和新移民法,为外国学者、科学家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
保住人才的前提是要有人才,为此各国纷纷加大了对青年人的培养力度。
法国政府制定了《科学招聘和预测十年计划》;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对人才特别是硕士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在2010年前,每年硕士与博士毕业人数增加5%。加拿大联邦的主要科研资助机构——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卫生研究院中,都有专门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供资助的基金,用于支持各高校的人才培养。俄罗斯政府为加强俄罗斯的科技及其人员队伍建设,提出了《5年俄罗斯科学与高等教育一体化联邦专项纲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努力使科技、教育和生产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积极投入到高素质的科技人员的培训、科研以及技术创新活动中去。韩国政府则在全国设立了15个“科学英才教育中心”,对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培养,为国家科技发展储存后备力量。
▲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们
在新一轮人才竞争战中,一些小国重点发展某些特定的优势行业,对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了人才战略上的新亮点。
爱尔兰从政府到企业都非常关注软件人才的培养,很多企业已经完成了初始积累,它们现在有很好的资源和资金来吸引人才。在各方努力下,爱尔兰已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软件设计开发、电子工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人员,成为世人瞩目的IT产业大国。
新的人才战略让小国芬兰受益匪浅。10多年前,芬兰以林业加工为主要产业,而今却成了世界通信业的巨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国家。据悉,芬兰研究与开发投资的一半用于信息产业,仅诺基亚一个公司在全球15个国家就设了55个研发中心,从事研发的员工约2万人。其实,芬兰原来的信息人才资源有限,可是它充分利用了世界人才资源。为保持引进人才的优势,芬兰率先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收入外国专业人才实行减税优待,其最高税率减至当地人的58%。
近年来,新西兰留学移民、投资移民政策不断收紧,但对技术移民则不断放宽,以满足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2004年开始,新西兰特别降低了博士研究生在新西兰就读的门槛,并且制定政策,方便博士生毕业后留在新西兰。政府每年还派人前往世界各地招揽高层次人才。为了促进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西兰成立特别工作小组,邀请欧美、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的IT精英赴新考察工作和生活环境。一旦这些人同意移民,新西兰移民部门便会尽快从简地为他们办理工作和定居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