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强
真题回放
请以“难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
今年重庆卷的作文命题,一方面延续了2008年“在自然中生活”和2009年“我与故事”的命题作文形式,另一方面又作了微调,并未像前两年一样在题前设置材料引导语,显得简洁、轻灵而开放。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难题”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认识水平,既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又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要想写好本题,就必须做好几项工作:第一,必须在审题上吃准题意。对“难题”的内涵可作如下界定:不容易解答的题目,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事情。基于这种理解,在立意时可作如下思维拓展:本意——难的问题,难以解决的事情;引申意——难的学科题或社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难题;寓意——困境、困难、抉择、考验、挫折等。第二,必须在立意上化抽象为具体。“难题”是个比较抽象的命题,在写作时最忌空泛而谈。在写作时,一定要从一个比较小的角度或者从一个具体的事例人手,将抽象的“难题”细化、具体化。考生既可写“小我”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某个难题,也可写团队、集体、特殊群体、特殊地域、国家、民族、人类、文化等“大我”在发展中遇到的某个难题;既可写古人的某个难题,也可写今人的某个难题;既可写自己的某个难题,也可写他人的某个难题;既可写现实人物的某个难题,也可写文学形象的某个难题。当然,考生必须保证立意具有独特性,最好能跳出“小我”这个怪圈。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第三,必须在内容上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生不应满足于事件的列举、例子的罗列,既应明确指出贯穿于这些事件、例子中的核心难题“是什么”,又应鲜明亮出对待难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能抓住问题本质深入谈下去,保证立意具有深刻性、高远性,这也是真正作文高手的一大特质。第四,必须在行文上注意出彩。尤其应在构思的奇特、语言的文采等上面下足工夫。
从今年重庆的评卷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考生能按照题目要求作文,很少有考生写得偏离题意。这与今年重庆卷作文命题的审题门槛较低有直接关系。考生总的得分情况是平均约43分,一类文、二类文、三类文、四类文、五类文大约比例各是1%、19%、45%、30%、5%。其中,零分作文很少,均是只字未写。从立意情况来看,多数考生围绕着自我个体在学习、生活、成长中的难题而谈,虽然贴近了生活,具有真实性,但却远离了个性,具有平庸性。阅卷时的《评分细则》在“内容”上重点强调两点:第一,难题过程要细化、具体化(记叙、描写);第二,对难题的认识_—是什么(性质)、来源(属性),要明确清晰。《评分细则》明确规定了如下“评分原则”:第一,五类清晰;第二,先人类后给分;第三,拿不准的多和组长、指导委员沟通;第四,大胆打二类卷。所谓“五类”,即指《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的五种作文层级:一类卷——立意新,材料新,构思有特色,语言表现力强,有意象,谋篇布局佳(56-60);二类卷一——扣题准,内容或形式有可取之处(48-55);三类卷一扣题,泛泛而论,无新意,空泛,四平八稳(42-48);四类卷——扣题有问题(不紧、不全、跑题、有一句提到、不守恒、入题太慢、暗合),结构混乱,逻辑混乱,语病多(36-42);五类卷——完全偏题、离题(①只是问题,不是难题;②风马牛不相及;⑧连暗合都没有,一句都没有点题),套用,抄袭,字数不足,诗歌题材(36分以下)。
写作思路
赏读文一核心亮点——铁血文字激情四射
难题
重庆一考生
当时代竞相表达对“美少年”的顶礼膜拜时。当城市竞相奉行对“娘娘腔”的崇拜时,当软弱成为一种时尚,当苟且成为一种潮流时,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已经变得极其脆弱。如何找回青年的激情、青年的豪气、青年的壮志,已经成了难题。
几十年前,北岛代表当时的青年喊出了“我不相信”。这是信念坍塌后集体怀疑中的呐喊。十几年前,一本名为《中国可以说不》的图书热销于世,它代表了当时青年的怒吼。而现在,在社会矛盾幻想似的消失以后,萎靡不振的青年们只会经常在网上冒一句“我被你雷倒”。
是的。找回青年的激情已经成为难题。
我们只知沉迷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我们只会在“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的园中嬉戏、游玩。作为花朵,我们害怕凋零,所以不能开放;作为矿石,我们害怕锻炼,所以不能成为钢;作为种子,我们害怕埋没,所以不能发芽。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这般无激情、无豪气的青年,怎能面对一个崛起中的中国?!
是的,找回青年的豪气已经成为难题。
“凡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气在哪儿?“江山也要伟人扶”的自信在哪儿?“仰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志气在哪儿?“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的霸气在哪里?“治国平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在哪里?不再需要“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的安静了,我们要做有豪气、有壮志的青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迎接飞速发展的中国。
是的,找回青年的壮志已经成为难题。
我们还在“此情不关风与月”的柔媚中滚打摸爬,我们的非主流自拍,我们的哈韩装,我们的爆炸头,我们的黑眼圈……站在时代的舞台上,聚光灯已锁定了我们太多的负面新闻。难道这只是青春的“流感”?不,我们已“病”得太重!我们要呼唤“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热血青年!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怎样才能找回青春失落的激情、豪气与壮志?青年们,看一看“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学一学“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品一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悟一悟“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
温总理能做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这体现出一个年过花甲老人的壮志。面对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话,青年们难道不该羞愧吗?
为了让这道难题得到重视。在陈独秀《敬告青年》发表将近lOO周年之际,我要写下如下几行文字:
激情的而非平淡的
雄壮的而非婉约的
热烈的而非柔情的。
自信的而非懦弱的
青年们,要直面这一难题,要攻克这一难题,呐喊出: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争辉。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针砭时弊、富有血性、充满激情的考场议论文满分佳作。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度”上:首先,在立意境界上有“高度”。作者跳出“考生自我个体所遇难题”这一立意窠臼,而从“民族青年”这一群体对象出发,揭示他们缺失激情、豪气、壮志的精神状态,呼唤他们直面、攻克
难题并做“让生命与日争辉”的热血青年。立论宏大,立言不凡,立意高远。其次,在析理论证上有“深度”。整体来看,全文采用由“是什么”到“怎么样”的论证思路,层层递进,逻辑严密;微观而言,前半部分先总述难题后从三个方面分述难题,由总到分,阐述深入。再次,在知识底蕴上有“厚度”。作者凭借扎实而丰厚的文学积淀,广博而巧妙地引用或化用名句,既准确地表现了文章主旨,又完美地彰显出语言文采。最后,在手法运用上有“广度”。除了引用之外,作者还综合运用了排比、反问、设问、比喻、对比等多种手法,在表情达意和增添文采上能起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赏读文二核心亮点——描写细腻活用人称
难题
重庆一考生
谢谢你,让我经历。让我坚定、自信地飞翔。
——题记
亲爱的琦,你知道吗?你给我出了一道很大的难题,让我有些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昨天。也就是我坐在考场上的前一天,你意外地打电话约我陪你吃午饭。死不承认却心生好感的我,很兴奋地爽快地答应了你。你很巧妙地让我从好朋友身边走开,和你很浪漫地淋了场毛毛雨,让我心里湿湿的,毛毛的。
我们坐在山桥氏喝饮料,你捧着原味奶茶,我捧着冰凉的饮料。突然我们相顾无言,然后你说了一些类似“你复习得怎么样”的寒暄话,我风趣地问及你家的“空姐”,忘了是怎样进行到那一个环节了。只记得,你说朋友之间,就是相互利用,不做坏事,却可以互相帮助,飞得更高更远。你还说我是知道你的,你是位很耿直的人,朋友有麻烦一定帮忙,你还举了你爸爸为了保住下级职位宁愿自己受牵连、被贬职的例子。你不知道,那一刻你在我心里的美好形象又上升了好大一截。可是,后来我发现自己被你绕进圈子了。我在你那耀眼的光圈里昏眩了好久,才领悟到你给我出了一道难题:高考用手机帮你作弊。恍惚的傻傻的我,竟不知该怎样拒绝你!
你又叫来了你爸爸,说饮料也喝得差不多了,再一起吃顿饭。我就像一个笨小孩一样被你带到了拥挤的餐厅坐下。听你爸爸讲你从小到大的故事,然后自责没有管好你,让你成绩那么差。你很少言地坐着,听我们讲;我就一直保持着笑,一直笑。如果没有后面的“帮忙”。该有多好;如果你带你爸爸只是单纯地认识我,该有多好。可是……在临走的时候。你爸爸让你放假去我家玩,还刻意暗示了高考后可以“拉我一把”,只要我尽量开口。我就一直笑,一直笑。我的书包里放着你送我的小乌龟。
亲爱的琦。你知道吗?分别后我拼命地跑回家,蹲在浴室里把水开到最大,全身淋得透湿透湿的。我蹲在墙角。呆呆地望着豆大的水滴从头发、额头、肩膀滴落。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张充满期盼的脸:爸爸的、妈妈的、舅舅的、外婆的、朋友、同学……当然,还有你!那么亲切的感觉,怎么就突然变了质?那么好、那么好的朋友,怎么会……好难好难的题,我怎么交卷子?
亲爱的琦,你知道吗?昨晚我失眠了,内心挣扎着、纠结着,好久好久。
亲爱的靖。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很爱你,虽然只能放在心里,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亲爱的琦,对不起,我不能答应你!虽然我不愿意伤害你,可是我真的是个很乖很乖的女孩子。我只愿意,自己很坚定、很自信地生活。如果注定要失去你,我也依旧默默地爱着、默默地祝福你。
亲爱的琦,依旧谢谢你。是你,让我经历成长,让我学会独自解决难题,让我坚定、自信地飞翔。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描写细腻、活用人称、理性味浓的考场记叙文满分佳作。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细腻的心理描写。作者具体记叙了一件自己理性解决“如何拒绝要自己在高考时用手机帮着作弊的心仪好友”这一难题的事情。在记叙过程中,作者敞开心扉,细陈心迹,要么直接表白,要么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间接传达。例如,当好友约自己陪他吃饭时,作者直言自己“很兴奋”;自己和好友“很浪漫地淋了场毛毛雨”的生活细节,间接传达出作者的欣喜之情;当好友要自己用手机帮他作弊时,作者用“恍惚的傻傻的我,竟不知该怎样拒绝你”一句写出了自己的“心慌意乱”;“我就一直笑,一直笑”的生活细节,间接表现出作者的无奈之情;“我蹲在墙角”的生活细节,间接表露出作者因纯洁友情遭到世俗玷污而产生的沮丧之情。第二,灵活的人称运用。作者巧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并使之形成对话氛围,既使得情感抒写真挚亲切,又使得行文自由灵动。第三,巧妙的布局安排。无论是题记和结尾的前呼后应,还是开首段落的悬念设置,抑或是第三自然段写好友形象时的欲抑先扬,都彰显出作者独运的匠心。
赏读文三核心亮点——立意深远构思独特
难题
重庆一考生
人生如水,难免跌宕起伏:人生如月,难免阴晴圆缺。难题之于生活,亦是如空气对于植物,水对于鱼儿,无处不在,亦不可或缺,而面对难题,我们需要领会王国维对于人生三重境界的精辟论道。去超越难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昨夜西风彻骨冷,花凝树凋的疼痛与迷惑之中,更需要我们痛定思痛。去直面困难,在困难之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标尺。
昨夜西风凋碧树,是史铁生在最年轻的岁月中失去双腿的迷惘与苦痛,生活的困难。人生的艰难像一个巨大的问号画在他未来的人生路上;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地坛的颓废与生机,清静与热闹是他领悟生命的高楼,在无尽的辗转与思索之中,他终于看透了生的华丽,死的必然,用文字在漫漫天涯开辟出一条道来。
难题之难,在于我们不敢去正面审视它,一旦我们鼓起信心,通向未来的天涯之路,也不过是咫尺之遥。
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困难是蚕蛹,一丝一丝抽取,终会化蛹成蝶;困难是高山,一天一天挖掘。终会夷为平地。解决困难,还是不懈的坚持与无尽的付出才能换得青天昭昭。
解决困难的坚持,是刘勰青灯伴古佛,恒兀兀穷年而衣带渐宽终不解的日日年年,《文心雕龙》正是他用坚持为自己的内心雕刻的一条巨龙;解决困难的付出,是华罗庚为解决数学难题的一天天的符号与演算,那一夜夜的明灯与背影。
难题其实不难,当你真心一点一点付出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正一点一点地消亡,不再是难题。正所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对真理与答案的追求是人类不休的前进步伐。当你真正去付出时,你会忘记一切,而成功也会不期而至,努力过,每一步,都会摇曳生花。
掬水月在手。是苏轼三次被贬之后,领悟“丸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贯平生”的旷达。
弄花香满表。是宝黛:人对抗封建礼教。追求真爱至纯而留下的千古一梦。
难题的解决,就如城头飘来的歌,在你用坚持去秉持一份悟念与追求时,你总会在某一路口发现美丽的显现。
难题就像是生活的协奏曲,跨越难题三步,人生就成就另一番境界。而站在人生的高度,我们也会微笑着说:人生之美,难题与笑。
满分理由
这篇考场高分佳作的亮点主要有:第一,立意见深远。从全文来看,本文的主题关乎人生与生命的难题。开头,作者直接切题“面对难题,我们需要领会王国维对于人生三重境界的精辟论道,去超越难题”。然后,从史铁生面对困境、把握生命的层面来感悟生命的难题。继而,以刘勰青灯伴古佛的坚持、华罗庚明灯与背影的付出来诠释面对难题。最后,以苏轼、宝黛解决难题后的旷达与美丽来演绎人生成就的另一番境界。第二,结构张气势。全文按“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行文结构来展开;全篇以一组名句“昨夜西风……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构架全篇,形成行文线索;开篇即用整句张扬气势,具有先声夺人之势;当然,行文中也不乏整句,同样为文章增添了气势。第三,语言显文采。纵观全文,比喻、引用、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既彰显了作者的文采及文化底蕴,也表现出其细腻的感悟。如“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等句子,作者用心感悟,在细腻而有情怀的表达中让无尽的意蕴流露出来。唯感遗憾之处,是行文思路还有待梳理。这是作者在考场上构思欠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