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兰,马秧萍, 黄海燕
【摘 要】失业问题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宏观调控中也把充分就业做为四大目标之一。本文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出发,对我国目前失业问题中的三个热点话题进行了思考分析。
【关键词】相对人口过剩;失业;知识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99-02
1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核心。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七篇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对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有系统的阐述。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有机构成的论述直接推导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马克思认为,随着积累的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使得资本家投入的可变资本相对于不变资本来说,不断减少。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或者说,表现为劳动过程的主观因素的量比它的客观因素的量相对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较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减的速度减少”,虽然,“随着总资本的增长,总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即并入总资本的劳动力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越来越小”。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最终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方面扩大对劳动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游离工人来扩大工人的供给”,由此产生了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和外部的竞争压力迫使资本家不断地增加积累。并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使得“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它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
相对过剩人口形形色色,通常具有三种形式:流动的形式、潜在的形式和停滞的形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它形成了一支隶属于资本的庞大的产业后备军,在新兴生产部门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节约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思考
2.1 为什么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会出现失业问题
马克思为失业是资本主義社会特有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形成的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导致生产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相对剩余价值的同时,自己却成为过剩人口,即“失业者”。而社会主义生产具有计划性,通过调节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比例关系,社会主义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失业也会消失。实际上,马克思把是否存在失业作为衡量是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坚信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失业为耻,也确实达到了表面上的“充分就业”,然而这个目标并没有坚持太久,在随后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失业问题在我国显现出来。袁志刚博士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失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能所造成的,后者是代表人民行使国有资产支配权的国家对经济资源配置方式的一种选择。”我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我国的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实际上,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设想有许多隐形条件:1、假定劳动决策人事高度民主和科学,不受计划领导人的个人私利和身外权力意志的影响。2、假定劳动者的供给和需求完全一致3、假定劳动者的择职愿望可以完全由计划者来满足,或者劳动者个人都没有职业偏好,全部把国家的愿望当成个人的第一志愿4、假定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传递极为迅速,决策者所掌握的劳动力供求资料绝对可靠。可见,马克思的设想与我国现实国情相差很远。因此,需要从我国社会制度以外的因素中找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而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经济体制转轨,城乡二元化,收入分配的调整,国企经营体制的转换,结构性失业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我国失业问题严峻。再回过头来看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充分就业”,其实我国当时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并没有解决劳动力供求矛盾,只不过是以隐性失业的形式存在,大多数企业人浮于事,原本三个人就可以做的事让五个人来做。那时所谓的“充分就业”实际上是以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劳动效率的普遍降低做代价,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走向国际化,“充分就业”开始暴露出它的本来面目,短期、表面的均衡过后便是长期、普遍的过剩。
2.2 如何看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
马克思在阐述相对剩余人口理论时,提到剩余人口的三种形式,其中潜在的剩余人口主要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相对农村经常具有更良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因此,“一部分农村人口经常准备着转入城市无产阶级或制造业无产阶段的队伍,经常等待着有利于这种转化的条件”,以实现向城市的转移。
我国是劳动力大国,失业问题严重,不仅存在显性失业,还存在隐性失业,其中隐性失业主要表现为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严重的“人地矛盾”,我国农村在很久前便形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然而,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人口分治制度,这种城乡二元化体系造成了绝大多数农业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村。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放松了对城乡流动和户籍制度的管制,使得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形成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在现阶段,随着国家保护农民工的倾向,特别是对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关注,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我认为利弊皆有。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出路,并且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填补了城市人不愿做工作岗位的空缺;此外,农民工通常对工资、福利等要求较城市人低,能够为企业降低劳动力成本;农民工的存在也形成了对城市劳动者的竞争威胁,迫使他们提高工作努力程度。然而,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客观上挤占了大量的城市就业岗位,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负担,也增加了城市治安管理的难度。因此,在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要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度进入,注意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城市的压力。当然,对于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本人觉得城市人或是农村人都是中华名族的一份子,将两者对立起来也势必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因此农民工应被给予公平的国民待遇。
2.3 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本有机构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我国失ひ滴侍庥只岵生什么影响
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然而它又会产生新的生产部分,吸纳失业人口。马克思说过,“虽然机器在应用它的劳动部门必然排挤工人,但是它能引起其他劳动部门就业的增加”,“采用机器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从而,在增加供资本家阶级及其仆从消费的物质时,也增加了社会阶级本身。这些社会阶层的财富的日益增加和生产必要生活资料所需要的工人人数的不断相对减少,一方面产生出新的奢侈要求,另一反面又产生出满足这些要求的新手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科技、信息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三大产业中,体力劳动的中心地位已经或正在被脑力劳动所取代,工人阶级的知识水平大为提高,出现了劳动者的知识化、脑力化、技能化发展倾向。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出现了新的特点。在知识创新密集的行业,由于创新劳动作用的日益加强,投资于劳动的份额相对于物质资本的份额增加更快,从而造成这些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在非创新劳动密集的行业,资本有机构成则成不断提高的趋势。这样机器大工业时代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规律,就演变为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下降并存的态势。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消灭传统岗位的效应,比如企业中先进设备的使用能够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具有间接补偿效应,它开辟了许多新的岗位,比如以信息产业的崛起,使新的就业岗位涌现出来。此外,伴随经济时代而来的是生产条件的改善,新产品的出现,第三产业的发展等,这些效应加总起来可以大大超过它的负面效应。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对知识工人的需求激增,而对一般体力工人的需求减少;具有职业的现有工人也会因为知识经济所带来的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而随时面临裁员、淘汰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劳动力都会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较高技能的劳动者会在劳动力市场上备受亲睐。
3 结论
本文运用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这一工具,结合我国目前失业问题的实际,得出了三个结论:1、我国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必然联系。2、我国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利弊皆有,应客观对待,谨慎处理。3、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资本有机构成演变为提高和下降并存的态势,对我国失业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传统岗位的消失和新岗位的出现,然而对知识的“追求”,成为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行为。
げ慰嘉南: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 乔榛.中国失业引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 蒋莉.马克思的劳动就业理论与我国的劳动就业问题[D]吉林大学,2002
[5] 从松日.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现实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1999(02)
[6] 牟萌. [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