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飘香富农家:平度市旧店镇苹果产业发展透视

2010-09-17 03:48撰文李培强孙京信高赛花
中国果菜 2010年11期
关键词:果品果农会员

撰文/李培强 孙京信 高赛花

金秋十月,全国优质苹果之乡——平度市旧店镇进入了又一个苹果丰收的季节。

走进乡村,满眼是硕果挂满枝头的果园,芬芳的果香飘溢在田间地头,乡村道路上奔跑的多是满载苹果的大小车辆,果园里回荡着喜摘丰收果实的果农的笑声,连集市、饭店里人们的话题也多是和苹果分不开。

陪同采访的农业局负责同志告诉我们,今年旧店镇4万亩苹果又大获丰收,总产量可达8000万公斤,优质果品率达95%以上。其中,嘎拉等早熟果已销售一空,红富士等晚熟苹果也陆续接到海外订单。

苹果产业撑起农业半边天

一踏进旧店大地,映入眼帘的首先便是苹果:路旁、河畔、山丘、平原、沟沟洼洼,除了有限的口粮田外,到处被苹果园所覆盖,宛如一片绿色海洋,无边无际。据该镇农口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目前全镇8万亩山峦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前的20%达到90%,苹果园由4000亩发展到现在的4万亩,苹果总产量由1980年的60万公斤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万公斤,荒山荒沟变成了花果山。

从穷乡僻壤发展到“苹果之乡”,其优良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全国著名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和重点产区,这里三面环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适度。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盛产的苹果品质独特,以色泽鲜艳、脆甜可口、耐贮藏、药物残留低、营养价值高而久负盛名。

利益驱动,是旧店苹果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一亩园,十亩田”、“百棵苹果树,能富一个户”,成为旧店果农的经验之谈。栽培苹果效益非常好,1亩苹果的经济效益比1亩大田作物高7倍~8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苹果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因此,栽植苹果树被果农称作种“摇钱树”。

上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1983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有了充分的土地经营自主权,镇委、镇政府审时度势,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动发展果业,到1985年,苹果面积很快达到1万多亩。90年代初期,苹果市场价格一路走高,优等果品的市场价连续五年每公斤高达2元多。农户栽植10亩以上果园,年收入可达两三万元。

市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受利益驱动,加上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一时间旧店镇群众纷纷在自家承包地栽起了苹果树。短短数年时间,全镇苹果种植面积发展到的4万亩,苹果产业撑起了旧店农业的半边天。

果业插上科技翅膀

20世纪80年代以前,旧店苹果和中国市场上所能见到的苹果一样,均是国光、红玉、金帅、红星等老品种。所不同的是,旧店镇抓住改革开放大机遇,大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管理技术,使旧店苹果走上了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经济轨道。

1985年,一位日本果树专家与平度市农业局合作,到旧店镇传授优质苹果栽培技术。当地果农第一次接触到“单轴延伸疏散型”、“串式吊式修剪法”这些新技术。第二年,果农们欣喜地发现,这种“大开膛、大通风”式的修剪,着果虽少,但果子大、果型正、色泽好、易管理、价位高,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32%和54%。据介绍,自1985年以来,旧店共聘请以色列、日本等外国专家10余名。“洋专家”给旧店苹果发展带来全新技术和管理理念,帮助旧店苹果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以此为契机,旧店镇大面积推广“改接换头(即:把国光苹果树的头砍下来,淘汰掉,改接优质品种红富士苹果树的头)矮化栽培”新技术,成为旧店苹果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靠科技上档次、上水平,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在旧店镇已形成共识。果树的适时环剥刻、剪枝抹芽、人工授粉、三叶草种植、地面铺反光膜、空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等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早已被旧店果农所熟知,苹果套袋等先进技术也得以广泛应用,全镇苹果套袋3亿多个。新技术的大面积应用,新品种的大量引进,使旧店镇的果品质量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打造“旧店”苹果品牌

旧店苹果以其生态品质、良好口感而享誉省内外。但很多年来,旧店苹果却在市场上没有自己的“身份证”。原因很简单,当地人没有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一直没给旧店苹果注册商标。“最惨的一年两毛一斤都没有人要,摘下来的苹果盖着草帘子堆在果园里,最后都冻得烂成了泥。”东苗东村果农王京盛感慨地说。

据旧店镇党委书记赵旭军介绍,为了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加快发展特色农业,近两年来,该镇不断扩大无公害苹果种植面积,加快兴旺庄、北庙东等6个专业村及专用果基地建设,并带动向周边发展。同时强化对外宣传,积极组织果农外出参加展销会,进一步提高了旧店苹果知名度。2001年以来,旧店镇先后被青岛市确定为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生态果园示范基地、青岛市果业强镇和万亩无公害果品科普示范基地,2006年3月被评为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11月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乡镇”称号。2007年5月,旧店镇向国家工商局正式提交了“旧店苹果”商标的注册申请,并被核准注册;2008年3月,旧店苹果首次自主荣获了出口专营权;去年以来,旧店苹果又先后申报并通过了“绿色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通过几年的努力,旧店苹果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旧店”牌苹果已成为周边县市家喻户晓的知名农产品名牌,标识着“旧店”牌苹果的包装频频在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的超市、果品市场现“身”,并出口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让果农携手创市场

“合作社的服务切实让会员得到了好处,苹果收购价格高,信誉好,而且还能分红,我们都愿意加入社,都愿意将苹果卖给合作社。”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的会员张炎波高兴地说。

在人们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合作社的所在地——旧店镇驻地一个大院内。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来收苹果的货车源源不断,一些南方客户甚至在一驻就是几天,等着苹果装箱。

在合作社办公室,我们见到了40岁左右充满着自信和朝气的合作社理事长张少文。据了解,2006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张少文发起成立了旧店果品专业合作社,并投资60余万元建起了合作社办公地点及购销苹果的保鲜库,实行没有门槛入会制,126名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果农成为不用出股金的合作社会员,合作社实行会员分红制,初步构建起让果农抱团打天下的体制框架。

专业合作社成立以后,统一了“旧店苹果”的外包装,并投资4万余元建立了专业网站,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大对“旧店苹果”的宣传力度。张少文告诉笔者,合作社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连手千家万户来整合果品资源,共同做大旧店苹果产业,最终使广大果农受益。为达到这一目的,合作社采取积极措施让果农切实受益。春天,合作社统一为会员提供化肥、农药、套袋等生产资料,并为会员垫付费用,秋后苹果收获时再结账;苹果生长季节,合作社聘请技术员指导会员管理果树,实行生态栽植、一条龙服务,解除果农技术的后顾之忧;秋季,合作社始终按高于市场价收购苹果,并确保不拖欠会员一分钱,赢得了广大会员的一致好评。收购价格高加之信誉度好,而且还能够分红,果农们越来越相信合作社,积极与会并乐意把苹果卖给合作社。

猜你喜欢
果品果农会员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