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承明
安塞:县域科学发展的样本
文/李承明
这是一个将民间艺术搬上国际舞台而闻名于世的县域,其豪迈粗犷、刚劲奔放的安塞腰鼓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展现给了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观众。
被称之为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剪纸之乡”、“腰鼓之乡”、“民歌之乡”的陕西省安塞县地处陕北腹地,其自然条件较差,土地、油气、人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这个贴着“农业”标签的陕北县域,在破解县域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与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将一篇县域经济的精彩文章,做得风生水起。
安塞县依托石油资源的开发带动,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农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实现了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安塞的经验告诉我们,县域发展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发展条件,努力挖掘发展潜力,不断创新发展优势,在实践的基础上开拓出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使当地的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更为可贵的是,安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决策不动摇,发展思路不为外因所动,不为短期利益所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可持续发展,成功摆脱了资源性县域出售资源、扩建新城、大上工业、生态恶化、县强民穷的发展怪圈,使曾经贫困的革命老区走上了全面小康之路。
安塞腰鼓参加国庆60周年庆典表演
安塞县委书记程引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全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安塞政府和人民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在探索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之路时安塞县提出了寻优推进发展的思路,通过深度分析县情,安塞跳出传统经济状态去找准一个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所在,强力打造优势特色产业,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一五”以来,安塞依托石油资源开发、绿色产业发展、地域文化推广,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县域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安塞县连续四年迈入西部百强县行列,不仅成为延安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也成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窗口和成功标志。
安塞县通过“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塞”的实践载体,依托“延伸石油工业链条、壮大绿色产业规模、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思路,全面建设三大产业园区(工业产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黄土风情文化产业园区)的强县战略,预计到“十二五”末,安塞工业园区的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建设百万吨原油产能基地,“双百”目标实现之日,将是安塞经济腾飞之时。
在破解县域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与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安塞县延伸了石油工业链条,实现了发展方式和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
工业园区建设紧紧围绕产业开发这一主题,在发展石油机械装备制造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开发、生物医药、物流配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遵循“节水与节地、保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规模经营与集约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大规划、高标准的建设理念。
在抓好园区高标准建设的同时,该县紧紧抓住作为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这一机遇,通过放大联系点的示范效应进行招商引资。县领导亲自谋划项目,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企业来安塞投资发展,目前,已有9个项目落户安塞工业园区,总投资达26.5亿元。总投资6.5亿元的延长石油集团石油机械装备制造项目下设抽油机、抽油泵、抽油杆等5个分厂,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后,年产值预计在1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近3亿元。总投资1.2亿元的陕西声威集团200万吨水泥粉磨项目已投入生产,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7亿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总投资1亿元,主要生产微生物清洁酶的延长油田生物工程项目,目前已开始试生产,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总投资2000万元的张家港彩印包装项目已正式投产,年可实现产值8000万元。总投资1.2亿元的陕西益佳尔生物药业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安塞(寿光)蔬菜物流园项目预计年底建成投产。总投资11.9亿元的中石油LNG天然气液化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安塞苹果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的延长油田工业物流项目计划明年建成投产。全部企业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额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以上。
县委书记程引弟在展望工业园区发展前景时说:“安塞工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安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项目的引进和落户园区企业的增多,到‘十二五’末,安塞工业园区的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这将为安塞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也就是说,建设百万吨原油产能基地、建成百亿元产值的工业园区的‘双百’目标实现之日,正是安塞经济腾飞之时。”
工业园区的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突破口,也是实施“延伸石油工业链条”战略迈出的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县委书记程引弟告诉记者:“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安塞打破工业结构单一的困窘局面,通过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园区的建设是安塞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目前,在园区正式落户的9个项目中,与石油工业相关的项目只有4个,经济结构单一的“瓶颈”被破解。
县委书记程引弟(左)陪同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右)在安塞县调研
绿色产业在园区得到聚集,农业产业的品牌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安塞棚栽业经过18年的发展,目前已达到3.86万棚,是陕北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安塞的蔬菜总产量达到15.9万吨,总产值达2.98亿元,农民仅此项收入人均达1470元。总投资1亿元,由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蔬菜物流园项目,将成为服务安塞及周边地区蔬菜产业的交易集散地。该项目在今年年底建成后,可形成年交易量达8亿元的物流规模,使安塞及周边地区的蔬菜产业在园区得到更为便捷的流通,使蔬菜产业通过工业园区这个平台,实现与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对接。
山地苹果是该县绿色产业中的第二大品牌。近年来,该县以每年5万亩的速度大力发展山地苹果。目前全县苹果栽植面积累计达到33.3万亩。苹果产量达到6万吨,产值1.2亿元。到2012年,全县的苹果总面积将达到35万亩。由陕西昌盛集团投资3亿元的安塞苹果物流到明年建成后,年交易量可达10亿元左右。
城乡经济在园区得到融合,第一、第二产业得到统筹发展。以延伸石油工业链条为主的四大工业项目,和以推动农业产业为主的蔬菜、苹果两大产业的物流园和物流中心的建成,使得该县城乡经济在这3.8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实现了联袂共舞。在大力推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开发的同时,安塞工业园区还为这种调整与开发,提供了便捷的优质服务。总投资达2000万元的张家港彩印包装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陕西益佳尔生物药业项目,将为安塞县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目前,落户安塞工业园区的9个项目,兼顾了该县的工业经济和农业产业,而其它的后续项目在经过洽谈落户园区之后,该县经济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发展方式将会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生机勃勃的安塞工业园区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这是千百年来生活在黄土地上安塞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安塞县是农业大县,80%的人口在农村。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安塞历届县领导的工作重心。从发展地膜种植到引进大棚蔬菜,从推广山杏山桃到发展林果产业,从封山禁牧到设施养殖,安塞县的历届领导始终不渝地探索着农村产业发展之路。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安塞县按照“扩大基地规模、打造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质量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政策激励、市场引导、效益驱动、群众自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棚栽、林果、草畜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安塞绿色无公害蔬菜、山地苹果、安塞羊肉和安塞小米四大特色品牌,不仅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温饱,而且鼓起了钱袋子。
大棚的出现以至形成一项富民产业,是安塞农业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机,是安塞农民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革命。
1992年,该县利用鲁陕干部交流之机,率先从山东引进了大棚蔬菜,在18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试验示范、起步扩张和科学发展三个阶段,已由起步时的两个乡镇、3个村的21棚,发展到目前全县7镇5乡的3.86万棚,其中大棚2.86万棚,种植品种由过去的几十种发展到现在的117种,年产鲜菜15万吨以上,成为陕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安塞县沿河湾镇砖窑沟村菜农王苏生,这些天和妻子忙着给菜商发菜。王苏生说:“现在每公斤发价2元,照目前的市场分析,我的这棚黄瓜足足能收入6万元。”砖窑沟村32户菜农,现共有大棚42棚,今年棚均收入可达2.5万元,仅大棚蔬菜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2700元。真武洞镇井居村63棚五代棚从半山腰一直铺排到山顶,菜农张卫成站在自己长213米的棚里,指着长势喜人的茄子说,“年收入十三四万应该不成问题”。
这是该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鼓起农民“钱袋子”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塞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按照“巩固提高棚栽业,加快发展林果业,稳步推进草畜业”的总体思路,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打造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化水平,多渠道、多路径地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安塞县积极实施寿光——安塞棚栽设施技术、农民教育培训、农业信息服务、市场物流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五大合作示范工程,狠抓新棚建设与旧棚恢复、扩大种植面积与优化品种结构、抓管理与抓市场、加强技术培训与改进生产方式“四个结合”,大力推广第五代新型大棚、大棚自动卷帘设施和菜沼畜一体化循环农业,不断加强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大棚菜的“火车头”效应,据统计,该县农民仅棚栽业人均纯收入现已达1570元。大棚蔬菜专业村侯沟门有大棚405棚,户均1.4棚,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20元。到2012年将建成5万棚棚栽业基地,使棚栽业示范户达到2000户。
安塞县是陕西省山地苹果基地县。在招安镇苗家山村果农孙佃明眼里,自家65亩纵横成林的苹果树,俨然就是一棵棵“摇钱树”,每年4万多元的苹果收入让他总合不拢嘴。苗家山村有苹果面积630亩,去年仅苹果一项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近年来,安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推行集雨窖灌技术,狠抓以山地苹果为主的基地建设。先后新修果园生产道路458公里,新建果园集雨窖16410口,建成4个苹果专业乡镇, 29个千亩以上苹果专业村,涌现出了3800户苹果种植大户。2009年全县水果总产量达6.5万吨,其中苹果6万吨,苹果远销上海、广州及出口越南、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年产值1.2亿元。农民仅苹果产业人均纯收入达1027元。预计2012年全县苹果面积达到35万亩,苹果收入占到果农人均总收入的80%以上。
安塞县按照“草畜结合、生态养殖”的总体思路,坚持大户带动、小区示范、果畜沼菜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对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建设、动物防疫、良种引进推广等方面给予补助和贷款贴息,培育了一大批舍饲养羊、养牛、养鸡、养鱼示范村、专业户,推进了草畜业的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2个,“一村一品”养殖推进村2个;累计发展各类养殖户4800户,其中舍饲养羊户1800户,羊子存栏达5.26万只。
革命老区显新貌
安塞县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及幸福指数作为城乡统筹发展重要推手。坚持“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积极创新经营城市理念,不断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延河文化休闲广场,二级客运站等县城改造提升工程完成,群众文化艺术中心、财富广场、中心街拆迁安置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号角声中,一座生态园林城市正在鼓乡大地迅速崛起。
近年来,安塞县投入数亿元进行民生工程建设,城西休闲公园、城北区中心广场、环城山体公园、城区集中供热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实施,完善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以及部分乡镇的学校、卫生院的硬件条件。完成了通村油路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500公里;农村电视覆盖率达到97%。进一步拓展了安塞城乡发展空间,改善了人居环境,让人民群众共享县域经济发展成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该县得到了越来越高的体现,全县参合率达到99%。“当初我只交了20块钱,这回生病后没想到能给我报销8000块钱,多亏当时我参加了新农合。”王窑乡农民何红艳非常感慨地对记者说。何红艳因患脑血栓花去医疗费3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她报销了8000元医疗费用。
教育兴则县域强。安塞县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中小学“四制”改革不断深化完善,新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得到发展创新。农村中小学布局合理调整,资源配置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教育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科研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能力不断提高。扶贫助学活动广泛开展,“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位,义务教育成果得到巩固提高。新建高中全面启动,幼儿教育引向民办,非义务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与此同时,成人教育也有了新突破,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一片勃勃生机。
就业是民生之本,该县通过简化审批程序、小额贴息贷款、减税等政策,通过两个村镇银行,加大了对自主创业者的扶持力度。通过采取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等措施,建成了沿河湾镇侯沟门、真武洞镇郝家洼、汪岔三个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村,带动了350多人就业。
该县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的原则,在全力拓展县城空间的同时,不断拉大城镇架构,精心打造“一城三镇”54平方公里控制面积和12万城镇人口的城镇化格局。以山为骨架、水为肌肤、生态为根基、黄土文化为灵魂,把县城打造成富有灵气、秀气、大气的黄土风情文化体验新城,现已与陕文投签订了总投资2亿元的黄土风情文化艺术园建设项目,届时广大游客可在此“打腰鼓、听民歌、看剪纸、品文化”,尽享陕北风情;把沿河湾镇建成西部新型工业重镇 ,化子坪镇建成新能源及天然气化工城镇,砖窑湾镇建成集陕北黄土风情文化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全国人大代表、安塞县侯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杨丰岐喜收蔬菜
安塞文化产业渐行渐优。图为大型陕北风情歌舞《庄稼人》剧照
安塞县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功能性、配套性和服务性作用,全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一方面,突出构建“一城三镇”的城镇化格局,提升城镇的辐射带动力。先后投入8亿多元完成了城北区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河滨公园、环山公园、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城北区集中供热等10多项惠民利民工程的建设,投资1.25亿元启动实施了中心街安置工程,投资9896万元启动实施了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投资1.9亿元启动实施了体育场改造等多项重点项目建设。2010年,全县新建重点项目28个、续建项目17个、一般中小项目13个,概算总投资达46.66亿元。
安塞县实施了城南区开发、二道街改造、老城区集中供热等民生保障工程;紧紧抓住百镇建设、重点镇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的机遇,完成了“百镇建设”沿河湾镇的总体规划和近期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陕西省重点镇化子坪镇的项目建设,中心镇和重点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坚持“内提外拓、统筹发展”的方针,以县城为主体,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城南区开发建设,使城区建成面积达到5平方公里左右,逐步与安塞工业园区联为一个城区整体;全面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投资8900万元对县城真武街、富民街、城北区、步行街、城南新开发区及沿河湾高速路出口沿线等地段市容市貌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正在地里采摘蔬菜的沿河湾镇高家峁村村民高云山一脸幸福地说,“现在通村客运车直开到家门口,一切都太方便了,好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变成现实了!”
近年来,安塞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狠抓农业产业开发,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全力培育新型农民,从而使鼓乡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吃水不用肩挑,煮饭不用烧柴,出门不再步走……”围绕“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住整洁房、居生态村”的目标,该县坚持把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相结合,以建设美好宜居家园为突破口,以改善村镇环境、整洁村容村貌为重点,力争达到街道硬化、环境美化、农民健身场所化、住房节能化。
不仅如此,该县还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重点,先后开展了“四到农家”、“当好主人翁,争做新农民”主题教育活动,在广大农村大力营造和树立和谐文明新风尚。沿河湾镇侯沟门村村民白富娃,经过培训后,做起了农产品经纪人。“现在武汉那边的黄瓜价格不错,一车黄瓜能赚3000多块钱。”他一边装车一边说,“我在西安、武汉、银川都有客户,一年外销蔬菜3000多吨,忙的时候几天都顾不上睡觉。”
如今,累计实施退耕还林面积114.56万亩的安塞,村村落落、山山峁峁到处是一片绿色,村容整洁,乡风文明,往日的“脏乱差”已变成了“洁美绿”。全县已建成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4个,县级十星文明村50多个。
穿行于安塞的乡镇村组,车在绿树中行驶,人在新村中徜徉,宽阔的公路,整洁的街道,和美的村庄,农民兄弟脸上洋溢的微笑,今天的安塞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富裕、文明、和谐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