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祥
【摘要】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对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注重;美育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审美活动规律的科学。美育则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人们获得健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趣。因此,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美育与德、智、体并列为四育。毫无疑问,美育是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对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人的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特殊的功能。
学生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的建构只有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而这一切归结到一点,就是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审美心理结构又是由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要素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应根据这四种要索循序渐进、互相渗透、循环往复地进行。
1创设审美情境,诱发感知感知是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把握。在语文课中就是通过视觉、听觉去直接感受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认知形象,理解形象,受形象感染,学生不步入特定的情境之中,难以有深切的感受。”因此,要“运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气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教《敕勒歌》时,用一幅教学挂图诉诸学生的视觉创设审美情境便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静止的场面活起来,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维,就能有效地诱发主体内部的审美感知,完成心理定势。
2辅路搭桥,启发想像审美局限于感知而没有想像参与,就不会扩展和深化,就会失去创造性。如何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呢?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精读文章,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联想中去体验,思考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审美对象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之间巧妙地建立审美联系,给学生开辟一条审美通道。即教师必须辅路搭桥、穿针引线,扫除一些障碍,把学生带入审美情景中。如《故乡》一文,当学生对闰土的形象以及他的善良性格,麻木的精神状态有了较深的印象之后,教师还要及时提示学生细读课文、统观全篇,把中年闺土与少年闺土的形象进行“对比联想”。当学生对闰土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有了清晰的理解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思索造成闰土性格变化的社会根源,把审美的范围扩大,进行“类比联想”由认识闺土的悲剧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使学生看到旧中国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衰落,城市萧条,各阶层人民日趋破产的悲惨遭遇,从而激发对剥削制度的憎恨,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样通过层层剥笋,反复扣问和联想,促使学生再造想像,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思维,有助于审美创造力、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3以情激情,激发情感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美感美感,情感是关键,情感既是审美的动力、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层。在美育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的这种审美情感,把教材(客体)的。文中情”化为学生(主体)的“心中情”。如讲《白杨礼赞》这篇舣文,教师可以这样启发: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是一曲歌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精神的颂歌。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白杨树与北方军民联系起来的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很快进人审美氛围,并以浓烈的情感体验到白杨生存环境的“景美”、自身的“形美”和内在的“神美”与“北方的农村相似”,从而不仅领略到托物言志、由物及人、象征手法的妙处,而且受到了情美的熏陶和精神意志的锤炼。
4开发美点,强化理解理解是审美的理性因素,它是一种理性的直觉,具有规范和导向的功能。感知、想像、情感如果没有理解参与,那么审美就将沦为一般的感性活动,丧失它的深沉意味及可领悟性;理解如不与它们交融,审美也将失去感性的活力和丰富性,而成为一般的概念思维。怎样加深和强化学生的审美理解呢?要在开发美点上下功夫。开发美点包括方法和内容两方面。方法上,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各种生动有趣直观商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耳濡目染,口诵心维,激发其审美情趣,直接感受到教材中蕴含的美。内容上,语文教材所包含美学要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他科目无法企及的。从体裁上看,三大文体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均有其耀眼的美点。
根据这类文体特点和作者意图,教师在开发美点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诗歌之中的意境美,如《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气势开阔,意境高远。散文中的构思美,如《荔枝蜜》欲扬先抑,构思新颖。小说中的形象美,如《七根火柴》里的无名战士和进勇,《最后一课》里的韩麦尔先生和小弗朗士。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美,《陈毅市长》里陈毅用共产党人的“化学”观说服化学家齐仰之出山。这说明语文教学中不是缺少美,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积累美;在备课中找出美,深化美,开发美;在讲课中发美、传授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心理定势,达到直观的把握——理解的最高层次,完成美育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