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菜豆拱形架引蔓技术

2010-09-10 04:45:06陈可可王天国李岩方
中国蔬菜 2010年7期
关键词:黄岩区枝蔓拱形

陈可可 王天国 李岩方

山地菜豆拱形架引蔓技术

陈可可 王天国 李岩方

陈可可,高级农艺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蔬菜办公室,黄岩区青年东路37 号,318020,E-mail:ckk5099@163.com

王天国,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李岩方,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东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

黄岩地处浙江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理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地资源丰富。近年来黄岩山地蔬菜发展迅速,总面积已达1000 hm2。

其中屿头乡白石村蔬菜基地海拔约700m,是黄岩山地菜豆生产基地之一,该基地2008年搭建了0.133 hm2拱形架试种菜豆,取得了明显成效,每667m2产量达1643kg,比传统的“人”字架引蔓种植增产283kg,增值790元。2009年,拱形架引蔓技术在黄岩区山地菜豆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了逾6.667 hm2,平均增产幅度近30%,该技术已成为当地山区菜农增产增收的一大创新举措。

1 拱形架引蔓技术特点

1.1 强化了支架结构,提高了抗风能力 黄岩地处浙东南沿海地区,7~9月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较多,搭架栽培的山地蔬菜深受其害。其中采用传统“人”字架种植的菜豆因承风面大,支架爬蔓后头重脚轻,支撑力较弱,受强风袭击后易发生支架倒塌或枝蔓落架塌地等现象,严重影响菜农的正常生产和收入。而拱形架(相当于中棚)加大了竹竿地面支撑间距,增加了腰部横向固定杆,降底了高度,支架牢固度和抗风性明显提高。

1.2 扩大了枝蔓伸展区域,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和产量 采用“人”字架引蔓的菜豆,枝蔓只能沿有限长度和固定方向的支杆攀爬,超出支杆范围后豆蔓生长就会受到抑制,支杆顶部出现枝蔓倒挂扭结成块现象,花器发育不良,烂花、落花严重,豆荚少。而拱形架棚顶较平坦,枝蔓可攀爬的表面积较大,且受光均匀,蔓叶生长量明显提高,花枝、花量同步增加,采收期可达46d(天)左右,比“人”字架引蔓的可延长近20d(天),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1.3 改善了豆荚生长环境,提高了产品品质 山地菜豆生长、采收正处于夏季高温期间,光照强度大,采用“人”字架的菜豆因枝叶对豆荚遮阳能力弱,豆荚因强光照射而色泽、亮度变差,而且豆荚在伸长过程中常因枝叶、架杆触碰或阻挡而弯曲,影响了产品商品品质。而拱形架引蔓的豆荚垂直吊挂在棚架内部,上有叶片覆盖,强光线很少能照射到豆荚,豆荚也很少因枝叶、架杆触碰或阻挡而弯曲,豆荚商品性明显提高。而且拱形架通风性较好,病虫为害明显减轻。

1.4 田间操作更方便 拱形架较宽较高,操作人员可在拱形架下直立行走,施肥、喷药、整叶、采摘等田间管理操作比较方便。

2 拱形架搭建方法

山地田块一般形状多样,多呈狭条形,单块土地面积也较小,没有平原地区的田块齐整。拱形架应顺坡向搭建,一方面拱形架直,利于搭建,利于田间操作管理和田间排水,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拱形架宽1.8m,顶高1.7~1.8m,可就地取材,利用山区富有的毛竹和小木棍搭建。拱杆用宽3~4cm、长5.0~5.2m的竹片,或将2根各长2.6~2.7m的竹片顶部对接,下部入土20~30cm,拱杆间距50~55cm。横杆用小竹竿或小木棍,顶部1道,两边腰部各2道。拱形架两边每隔4~5道拱杆立1根高约1m、直径约5cm的木立柱,立柱上部与拱杆及下道横杆相固定。相邻拱架间隔20~25cm。排水沟按拱架走向开在架内中间。

3 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3.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消费习惯及市场需求,选择耐热、抗病、产量高、品质佳的蔓生品种。如本地采用圆荚、皮色绿白的银湖8号等。

3.2 地块选择 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均可种植,但以700m左右高山地区种植为宜,田块以东坡或东南坡向较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前茬非豆科蔬菜的土地种植。

3.3 搭架施基肥 拱形架要在播种前搭建完成,一般在4月上中旬搭好。搭架前先翻耕土地,做好畦沟。拱形架搭建好后施基肥,在离拱杆插地部靠内30~35cm处按拱形架走向挖25cm左右深的沟施入,再用土覆盖。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240kg或腐熟栏肥1500~2000kg,再加三元复合肥50kg。

3.4 适期播种 根据市场行情适期播种。海拔700m左右的山地宜在4月底~5月上中旬播种,直播。每个拱形架种2行,在拱杆两边插地部靠内约10cm处做行,穴挖在两拱杆中间位置,穴距50~55cm,每667m2种植密度比“人”字架小一半,每穴播4粒种子,每667m2用种量1.5kg。播种后1~2d(天)用都尔(异丙甲草胺)除草剂除草1次。播后3~5d(天)即可出苗,间补苗后每穴留2~3株。

3.5 田间管理

3.5.1 水分调控 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荚。开花初期要控制水分,以免水分过多而引起落花。坐荚后植株需水量增大,应保持土壤湿润不缺水。进入采收期后,更应重视水分管理,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

山地菜豆生长季节高温多雨,可利用山区野草多的优势,在畦面覆盖1层草,既能遮光降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又能防止暴雨冲刷、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

3.5.2 巧施追肥 追肥要掌握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盛期重施的原则。第1次追肥在抽蔓期,每667m2施10%腐熟农家有机液肥800~1000kg,促进侧枝多发,增加花数,降低结荚部位。第2次追肥在结荚后,加大施肥量,用15%~20%农家有机液肥2000kg或三元复合肥20kg,每隔7~8d(天)施1次。为促进翻花,在盛收期连续重施追肥2~3次,以保持良好的营养生长,可连续抽发花序和提高结荚率,延长采收期。

3.5.3 引蔓整枝 主蔓抽蔓后,应及时按逆时针方向均匀引蔓上架,生长过程中发现乱蔓或倒挂蔓等要及时理蔓。在蔓长1.3~1.5m,下部已结荚后摘心,促进侧枝分发和结荚率提高。隔10d(天)左右再摘心2~3次。生长中后期应及时清理植株下部的老黄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5.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锈病等,防治炭疽病可喷施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锈病可喷施40%福星(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主要害虫有豆蚜、豆荚野螟等,防治豆蚜可喷施20%康福多(吡虫啉)浓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防治豆荚野螟以治花不治荚为原则,重点在花期防治,宜在7:00~8:00花盛开时喷药,鲜花和落地花并治,可喷施15%安打(茚虫威)悬浮剂4000倍液加0.6%海正灭虫灵(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10%杜邦康宽(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

3.6 及时采收 花后10d(天)左右即可采收,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未鼓出时为采收适期。每隔1~2d(天)采收1次。若采收过迟,则豆荚纤维多,品质下降,商品性差。

2009-10-15;接受日期:2009-12-25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地菜豆拱形架引蔓栽培

猜你喜欢
黄岩区枝蔓拱形
遥感进校园 共筑科学梦
下一代英才(2023年4期)2023-05-31 21:44:49
枝蔓牵引促进金艳猕猴桃优质高产
猕猴桃枝蔓粉碎发酵还田试验初探
种子科技(2021年11期)2021-08-19 02:06:54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幽幽花雨
台州市黄岩区: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雷锋(2021年12期)2021-04-12 00:57:22
黄岩区关工委 发放春季助学款
下一代英才(2020年5期)2020-06-22 13:18:53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趣味(数学)(2019年10期)2020-01-15 00:45:20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34
水热法合成枝蔓状CdS纳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