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制器质量观:重视消费者需求

2010-09-07 01:37高怀瑾
上海计量测试 2010年1期
关键词:考工弓箭战国

本刊特约撰稿人 高怀瑾

《考工记》所描述的制器规范,也展示了当时制器业非常重视迎合消费者的生动画面。

如:“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埶以奔,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则莫能以速中,且不深。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则莫能以愿中。”大意是:匠人制作的弓,要因人而异,要适应不同的人群。对矮胖、行动迟缓的人,应予劲韧的弓,同时配以柔缓的箭。对身手敏捷、急性子的人,应予柔缓的弓,同时配以急疾的箭。这样才能把弓的最佳效用发挥出来。宽缓的人,用柔缓的弓、箭,箭速自然也柔缓,不易命中目标,即使射中了也不可能深入。性情急躁的人,用强劲的弓、箭,箭行程虽长而且有力,但易失目标。郑司农总结为“三舒”和“三疾”,皆不能切达目标。“三舒”和“三疾”对人和商品(弓与箭)的特点、特性进行描述,在制作弓箭时,要根据客户体态和性情类型制作不同样的弓箭,并售予他们不同的弓箭,这样才能体现出好弓、好箭的效用。《考工记》中“凡为弓……”这段描述,以及郑司农的“三舒”和“三疾”概括,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产品使用性能说明。

战国铜壶上射侯图

战国漆器上车马图

再如:“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杼以行泽,则是刀以割涂也,是故涂不附;侔以行山,则是抟以行石也,是故论虽敝,不甐于凿。”大意是:凡制作车轮,行驶于泽地的,轮子外圈(牙)要薄,行驶于山地的,轮子外圈(牙)要厚,并且圆整。在泽地上轮子外圈(牙)薄而不易附泥,驶于山地时,因轮子外圈(牙)厚实,即使有破损也不致使榫卯脱落。这段反映出古人在制器时会考虑其产品对环境的适用性,针对车子的行驶路面的不同,对设计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以保障制器产品能够适用于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猜你喜欢
考工弓箭战国
弓箭风波
“墙-壁”小考——《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墙壁部的评述与考证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考工记》与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内涵
弓箭告急!请求支援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考工记》“和合”思想在古琴制作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