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罗胤
浅谈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罗胤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于经济、信息、文化交流需求的日益增强,互联网技术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并且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与广阔的前景。在现代全球网络领域中,固网NGN被称为下一代网络的典型代表,其具有连接便捷、业务面广、经济方便等诸多优点。NGN是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或新一代网络(New Generation Netwo rk)的缩写,其主要由业务管理应用、业务控制、核心交换、边缘接入四个不同功能的平面组成。接入网关在整个固网NGN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AG接入技术的应用使得固网NGN用户接入技术的用户接入方式显得非常的灵活,应用形式更加多种多样。
AG接入技术固网NGN应用
固网NGN是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能够容纳各种形式的信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人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固网NGN普遍采用AG或IAD两种技术方案,AG或IAD接入技术都是通过M GCP/H.248协议与软交换进行交互,实现软交换对用户的呼叫控制,进而实现固网NGN在网关中的接入。AG或IAD接入技术还可以有效实现静音检测、媒体流的打包压缩、语音编解码、基本放音和收号等媒体网关接入的功能的需求,实现POTS用户与其它用户间的媒体流互通及,进而达到POTS用户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与资讯共享的目标[1]。而在固网NGN的实际应用中,由于AG接入技术是基于IP的语音或传真业务的媒体接入网关,能够为用户提供的话音或其他服务更为高效、优质。同时,AG接入技术可以为运营商、企业、小区、住宅用户等提供更为具体、有效的Vo IP解决方案[2]。
AG接入技术作为固网NGN的综合接入技术模式之一,实现了固网NGN中宽窄带用户的直接接入,其具体接入容量根据设备的容载量而定,基本可达到几百线到几千线。目前,中国大部分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等均选择通过建设AG设备,将AG通过光纤接入多业务承载网,接入软交换,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通过AG接入技术的应用,宽带用户板集成了TCP、UDP、ICMP、IPV4ARP协议,可以为用户提供ADSL接入,实现语音、视频电话等基本宽带上网业务服务。
(1)AG接入的技术特点。在固网NGN的实际应用中,AG接入技术可提供FXO接口,并与PABX或PSTN等接口相连,进而实现PSTN与IP网络的互联。AG接入网关具有FXS接口,单台系统可接入64门模拟用户,可支持多套设备的级联。AG接入技术因具有容量大、用户相对集中等特点,而深受网络运营商和用户的喜爱。另外,IAD接入技术一般应用于用户较为分散的局部用户语音业务接入,而AG接入技术则是更多的应用于密集的小区和企业的话音业务接入。虽然AG经常被作为固网NGN局端的设备管理与维护传输端口,但是AG下行只有双绞线接口,对于只有五类线路资源的场所或运营商则相对麻烦,应用范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3]。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接入用户量在机房设置配线架,与多个设备配合完成一根五类线方式的用户接入。同时,按照运行商与用户的具体需要,AG接入技术在接入网关时,可以为用户提供以太网口,进而通过SIP协议与软交换系统互连。
表1 AG接入技术主要接口描述
(2)AG的基本功能。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中,AG多倍放置于小区的接入间或设备间内, POTS客户端与AG直接相连,通过AG对用户进行最后的铜缆布放。AG接入网关担负了将用户端的语音应用需求接入到分组交换网络中的重任,因此,AG不仅需要支持一般程控交换终端设备的语音功能,而且还需要具有分组网上数据业务功能[4]。AG的基本能主要包括:协议处理、呼叫处理、模拟用户电路、业务支持、媒体控制、语音处理等。除上述功能外,AG接入网关根据实际需要,往往还具有网管维护方面的功能。另外,一般AG接入网关设备采用蓄电池进行持续供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停电时造成网关接入中断的问题。
(1)AG承载网模型。一般情况下,固网NGN的承载网主要包括:IP骨干网和城域网两个组成部分,城域网又可以分为:城域骨干网和城域接入网两个分支,其中城域骨干网是指SR(链接覆盖度是指对同一个页面,能搜索到的对它有链接指向的页面个数。)以上的部分,城域接入网是指城域网SR以下到AG的城域接入网部分。一般情况下,SR以下城域接入网络是一个简单的二层网络,不作业务处理,只是承担数据传输和综合处理的任务[5]。网络技术人员通过构建AG承载网模型,可以对网络中的各种业务进行分类和控制,并能够对不同业务提出不同的优先级划分,进而更高效的完成固网NGN的接入。
图1 AG承载网简单模型
(2)AG承载Qos。在固网NGN的实际应用中,丢包率、时延、抖动等Qos参数都会对VOIP业务体验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以时延为例,目前,国际通用的固网NGN接入Qos参数为:话音业务端到端的时延应控制在小于150m的标准s,其中包括编解码时延和网络的时延。通常情况下,网络时延的指标更多来自距离产生的时延,而距离时延一般来说是刚性的,难以降低,所以,降低端到端时延的任务落到了AG承载Qos上。
图2 AG承载Qos模型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科技传播速度的突破性发展,以及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对于互联网络的实际应用需求的增强,安全、稳定、高效、快捷的网关接入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为全世界网络技术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技术课题之一。近年来,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应用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只有全面了解和认识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应用的基本要求,才能彻底解决和降低固网NGN连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1)可靠性要求。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运营商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级别的可靠性方案,即AG接入技术的可靠性方案不是统一的,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用途而略有差异。同时, AG接入技术可靠性方案即使应用于固网NGN单链路上行,也需要具备平滑演进到双链路、环形等具备更高可靠性组网方案的能力和升级空间[6]。对于AG接入技术而言,可靠性要求的弹性较大,根据固网NGN各局点大小的不同,以及用户保密程度与所在区域的不同,对可靠性的要求都会有相应有所变化。
(2)安全需求。固网NGN业务在互联网络中承载,必然有可能面临互联网络所固有的安全问题,为了保证固网NGN业务的运营安全性,必须对AG进行物理或逻辑上的隔离,同时,AG设备也应具备一定的防攻击能力。部分AG业务需要专网或VPN承载,还需要与其他业务进行隔离,以达到保证AG业务安全性的目的。另外,AG业务需要通过VLAN和VPN,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与措施将管理流和媒体信令流隔离也是十分必要的。
图3 AG接入固网NGN部分业务隔离示意图
(3)带宽要求。AG业务固网NGN的应用中对于带宽的需求不大,但是由于AG业务使用了网络中的最高优先级,因此必须谨慎进行规划和预留,既要保证AG业务有足够的预留带宽,又要避免对网络上其他业务的过渡挤占,全面保障固网NGN的运行畅通[7]。另外,在固网NGN构建的前期规划中,还需要考虑到关于AG业务控制信息,带内管理信息带宽的预留等问题。
在固网NGN的应用中,AG接入技术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全面实现AG接入技术的智能化升级,并逐步建立独立的AG业务集中用户运程控制与连接数据库,实现AG用户数据上移及用户数据管理的科学化与集中化。同时,AG接入技术的智能化升级还应通过软交换,替代固定电话网的独立汇接局,实现通过软交换访问SDC,完成用户属性的查询。优化后的AG业务技术模式具备足够的智能化,也有效提升了AG业务的服务能力。
实现AG接入技术的智能化升级,首先需要建立AG业务客户数据中心,将客户属性数据从端局或HLR中移出,实现全网统一数据管理,从而实现统一业务管理,并解决现有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对客户数据及行为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次,需要形成综合业务平台,将AG业务触发全部从端局上移,解决智能业务触发、业务互斥的问题,实现新业务快速布置,摆脱端局交换对业务实现的限制,进而使客户可以自助完成对业务的设置[8]。
固网NGN是实现人们进行信息传播与数据、资料传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有效促进了现代社会信息对于信息交流与流转的高速要求。AG接入技术是伴随着固网NGN在全球应用范围扩广,而逐渐发展和进步的一种新型技术模式。随着IP和以太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运营商的网络逐步IP化,对于传统的话音业务,也面临着向NGN演进的问题,在话音网络IP化的进程中,AG接入是一个重要的阶段,AG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话音接入的重要方式。国内的固网运营商,如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经明确提出停止建设电路交换机,新的话音需求以AG方式建设。而一些在网老旧机型的退网改造,一般也会采用AG方式建设。就目前国内的网络运营而言,固网运营商已经明确提出停止建设相对落后的电路交换机接入模式,新的网关接入均通过AG接入技术来进行。而部分原有网关接入的改造,也多是采用AG方式建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AG接入技术将在固网NGN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1]李鹏远,赵旭伟.浅谈国内面向固网NGN宽窄带综合接入技术与设备的现实[J].网络科技时代, 2007,(10).P26-28
[2]李芳梅,马超宇,刘平.全开放的固网NGN综合接入解决方案与具体措施[J].绿色科技,2005, (08).P19-20
[3]金洪强.固网NGN中双归属以及AG接入技术的研究[J].信息技术教育,2008,(05).P14-16
[4]孙露,王学礼.AG接入技术对承载网的需求分析与前景预测[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7,(08). P39-40
[5]吴平涵,刘亚文.综合业务接入引发宽带接入网设备的发展讨论[J].电子信息技术,2009,(12). P23-25
[6]宋志辉.现有固网NGN向IMS演进方案研究[J].网络技术导刊,2008,(03).P34-37
[7]王保华,郭建丽.固网NGN在固网智能化改造中的引入与发展[J].网络信息技术教育,2007, (10)
[8]孙小倩.浅析固网NGN综合接入方案带来业务领先优势[J].现代电子技术,2008,(02).P29-31
book=70,ebook=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