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翠萍 陈无疾
摘 要: 传统儿童游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营造儿童文化氛围、促进儿童发展、培养儿童文化认同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时代在发展,传统儿童游戏离现代儿童的生活越来越远,鉴于此,本文对如何激发儿童对传统游戏的兴趣,如何让儿童走进传统游戏,真正喜欢上传统游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传统儿童游戏 传承 创新
中国的传统儿童游戏产生于中华民族的早期社会,随历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儿童参与传统的户外集体游戏,对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创造性、群体合作性,形成快速反应判断能力、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增强体质和身体协调能力,锻炼意志,养成开朗的心态大有裨益。同时,传统儿童游戏作为我国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对于传统文化传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而且广泛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社會生活,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电脑网络游戏挤占了人们大量的业余时间,儿童的生活中也很难再寻觅到传统游戏的身影。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九成很多热衷于玩电脑游戏,不爱参加运动,肥胖、近视等现象非常普遍。久而久之,现代儿童的性格日趋内向、不善交际。正因如此,传统儿童游戏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我们要了解当代儿童对传统儿童游戏的认知和理解,诠释传统儿童游戏的特殊意义,让更多的孩童加入到传统儿童游戏中来,更好地传承和创新传统儿童游戏,既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又对儿童群体发展和个体成长特别是社会化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认识儿童传统游戏:激发对儿童传统游戏的兴趣
在儿童眼里,游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活动,而且是其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朱自强先生所说的:“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游戏的意义即生活的意义,游戏是纯粹的生活,生活是纯粹的游戏。”[1]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存在方式,而且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儿童是以游戏的形式和态度拥有世界,他们的学习、生活等一切方面都渗透着游戏的精神和态度。对于儿童游戏,刘颐进一步解释:“游戏精神应该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一种审美态度,并不是说玩游戏就是一种游戏精神。它是认知世界的一种豁达、幽默,一种愉快,一种自我调节!”[2]更有教育专家与童年早期专家发现:玩就是学习,甚至更进一步,玩是最有影响力的学习方式之一。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如何在纷繁多样的游戏中凸显传统儿童游戏,让儿童真正接受并参与其中,这正是我们在实践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设计了一些活动,对激发儿童对传统游戏的兴趣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1.“古今游戏知识竞赛”。通过观看传统游戏的影像资料,阅读传统游戏的图书,在网络上搜集各地盛行的儿童传统游戏,和现代社会儿童自己热衷的游戏对比,让儿童在收集、整理传统游戏中全面了解传统游戏的起源、内容、典故,在和现代游戏对比中发现传统游戏的魅力,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传统游戏我会玩”。在充分了解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背景下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以后,通过亲身参与儿童传统游戏,从最简单的“包剪锤”、“跳山羊”、“鸡毛信”,到较为复杂的“丢手绢”、“过家家”,通过这种面对面的双向传播,在参与者的言语、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中切身感受传统游戏的魔力,让孩子惊喜地发现现代网络游戏之外的更有趣的游戏世界。
3.“游戏背后的小秘密”。这个环节设计目的是深化游戏内涵,让孩子们自己探讨玩游戏对自身的影响。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后认识到,高级玩具、电脑游戏固然吸引人,但是无形中把自己封闭起来,和同龄小伙伴共同玩耍交流的机会减少,容易造成性格的缺陷。而传统游戏多为集体活动,运动量大,富有情趣,游戏规则又可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如何与伙伴相处。中国传统的儿童游戏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种类齐全,无论哪种类型的传统游戏,都具有促进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功能。
实践证明,要让传统游戏回到孩子们的身边,让民族瑰宝发挥作用,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游戏内涵,培养孩子们对传统儿童游戏的兴趣。
二、走进儿童传统游戏:体味传统游戏魅力
让孩子真正走进传统游戏的第一步就是带孩子走出家门,进入户外。现代游戏大多是可以单独在家玩的电子游戏,与传统游戏相比,缺少身体活动,缺少合作与实践。长期沉迷其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我,不会忍耐克制,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情商”越来越低,长大后容易产生人际沟通困难,不利于个人的发展。而户外,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活动场所,而且为孩子们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提供了条件,而且在这里,孩子们还可以结识更多的同龄伙伴。
我们要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游戏,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保证人人参与。传统儿童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往往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氛围,形成一个儿童的“小社会”。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孩子们在做游戏时,通过相互间的争执、吵闹,逐步懂得并遵守规则。每个孩子在游戏中不再是家中可以享受特殊待遇的“小皇帝”,大家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游戏规则。如果孩子以自我为主心,不顾别人,别的孩子就会说“不跟你玩了”。当很多孩子都不愿跟他玩时,他就会尝到孤立的滋味。如果他在游戏中与他们合作,表现出才能,那么他就会被其他孩子所喜欢,这样就会使他体验到友谊、信任、成功的含义,慢慢就会懂得团结互助、协同努力的重要性。
传统的儿童游戏中有大量的运动类游戏,如跳格子(跳房)游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儿童游戏。此外还有一些时令性的儿童传统游戏,针对季节特点,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增强体质。如冬天时踢毽子,其运动量完全符合儿童的身体特点,既可以活血御寒,又可以锻炼身体。再如春天放风筝,除于奔跑中锻炼肢体外,还能在追逐空中的风筝时清眸健目。
许多传统儿童游戏属于智力型游戏,游戏强调的是动手动脑。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七巧板”和“九连环”。“七巧板”亦称“七巧图”、“智慧板”,即用正方形薄板、三夹板或硬板纸,分截为七块,稍加剪裁即成。玩法是将七块板拆开,拼凑成七块图形。如人物动态、动物植物形象、住房建筑、山亭楼阁、船轿车马、花卉鸟虫、太空星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可一个人玩,亦可几个人进行各种比赛。由于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提高人的想象和判断能力,启发儿童智慧。而“九连环”形成于明,流行于清,当时的九连环,采用金属丝制成圆形小环九枚,彼此相连,套在条形横板或各式框架上,其框柄有剑形、如意形、蝴蝶形、梅花形等,各环均以铜杆与之相接。玩时,依法使九环全部连贯于铜圈上,或经穿套全部解下。后来采用铜或铁制作。其解法多种多样,可合可分,变化多端。虽然比起高科技的电子玩具来,这些传统儿童游戏的工具显得较为简单,但却可以锻炼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让他们充分地体会到创造的成就感和思索的乐趣感,这是电子玩具所不可比拟的。
不少传统的儿童游戏还是一种说唱艺术,在活动过程中经常伴有歌谣、对话等语言形式。像跳皮筋时唱的童谣:“小皮球,香蕉油,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和着节奏跳,既协调、不易出错,又不会感到累。儿童游戏中经常伴有歌谣和对话,主要是为了加强游戏的形象性。而儿童认识事物,主要正是通过形象的动作和语言来进行的。在游戏活动中一边做动作,一边唱歌、对话,既使游戏活动变得更加形象、更富有真实感,对提高其语言技巧能力又大有益处。
我们在调查中走进了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第二中心小学,这个小学在操场边的空地上开辟了一个传统游戏专区,设置了十余种传统游戏项目,孩子们在课余就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游戏。这种游戏实践,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尝试中摸索,在体验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合作中学习相处。游戏中相互交往所形成的欢乐气氛,能够有效引导孩子的行为思想。孩子通过游戏彼此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建立友谊,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实践证明这种游戏中所产生的集体气氛,是孩子们的主动性、创造精神和思考能力养成的重要环境条件。
三、玩出新花样:我的游戏我做主
要让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我们还要发挥创新精神,创编、创新游戏,玩出新意,玩出成就感。
首先,可以改變游戏的工具及制造方法。传统游戏大多采用自然材料或自制玩具,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动手创造的能力,并使他们产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创新传统儿童游戏也应该注意从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动手创造的能力方面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让儿童自己制作游戏道具,儿童在利用自然材料自制游戏道具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自然界中的沙石、贝壳、冰雪、麦秆、花鸟树虫等都会带给儿童无限的灵感和欢乐,他们会深深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从而产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在倡导传承的同时,结合现代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改变游戏工具及制造方法,搞小发明小创造。比如“打陀螺”,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陀螺,看哪种材料的陀螺转得又快时间又长。还可以在木陀螺上涂上不同色彩,画上不同的图案,比比看谁的陀螺转起来视觉效果最棒。我们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把陀螺制作成各种形状。
其次,要大胆改变游戏的玩法。传统儿童游戏因为在民间流传时间较长,所以游戏的内容与现代社会存在严重的脱节,如果在内容上不加以变化创新,就很难让孩子真正理解游戏,不能真正投入到游戏中去,游戏的可玩性和作用都会大打折扣。如过城门,现代城市孩子很难理解游戏中过城门的意思,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游戏的场景布置为路口,城门变为红绿灯,内容也就由过城门改为过路口,这样一方面贴近孩子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在游戏的同时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儿童传统游戏历经多年传承,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我们可以在孩子中间搞“传统游戏创新玩”比赛,比如“老鹰捉小鸡”,传统的游戏到老鹰捉到小鸡就结束了,在新玩法当中,我们可以加入“鸡妈妈救小鸡”的环节。“鸡妈妈”可以救每个“小鸡”一次,救的方法由“老鹰”规定,可以是猜谜、唱歌、算题等,如果救不到“小鸡”就失败了。再如跳绳,不借助绳子,而凭借想象,跳看不见的绳子,等等。这样,同样一种游戏多种不同的玩法会让孩子们觉得更加有意思,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传统游戏,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进入到小伙伴中集体游戏。
最后,要注重在传统游戏中融入更多现代因素。要让古老的传统儿童游戏涣发出现代的气息,真正为现代儿童所喜爱,就必须在传统游戏中融入更多现代因素,对传统游戏的形式进行创新。例如引入现代游戏中的“角色扮演类”、“冒险类”、“模拟类”等游戏元素的新形式,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如在“老鹰捉小鸡”中,将游戏的场景改变成目前儿童熟悉和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老鹰换成了灰太狼,小鸡们则换成小羊们。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再借助自己的想象,就能够将传统的游戏幻化成一场想象的盛宴、精神的狂欢。同样捉迷藏、丢手绢等传统游戏都可以像这样引入孩子们最喜欢的流行元素。因为这样会更贴近当代儿童生活,自然也就更容易被儿童接受。
儿童传统游戏的主体创新,是创新实践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儿童传统游戏往往非常重视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但过于讲求“规矩”会禁锢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天性,非常不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儿童教育观是背道而驰的。对于儿童传统游戏,我们要发挥儿童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倡导“我的游戏,我做主”。老师在游戏中要注意自我定位,老师只是儿童游戏的引导者。在游戏过程中尽量不要过多干预儿童,要引导儿童理解游戏,启发儿童开动脑筋,想办法在不脱离游戏核心主题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游戏。增强儿童自主性,大胆进行想象、创作,使自己成为游戏活动真正的主体。在儿童在游戏中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个主体不仅仅是儿童个体,而是参与游戏的整个集体。这主要是针对现代儿童,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大多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传统儿童游戏创新过程中,应该注意儿童集体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儿童传统游戏的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设计过程。一个传统儿童游戏的重新设计是否成功?它的成效如何?这都要有一个评价标准,以保证我们的工作没有偏离最终的目标。通过长期实践,我们认为这个评价标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是否符合儿童传统游戏的健康发展方向,是否承袭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否符合现代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是否具有持续性和可玩性。在进行儿童游戏的创新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绝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儿童传统游戏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其精华所在。
创新儿童传统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宽容、理解;有规则、有竞争、有目的的创新型传统游戏,还能让孩子掌握现实规则,从而切身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等;让孩子学会努力,学会怎么样与人和谐相处,如何通力协作,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创新型儿童传统游戏既有娱乐性又有竞争性,在游戏中获胜,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当面临失败所产生的挫折感时,又促使孩子忍受挫折,克服弱点。因此,传统游戏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当然,如何创新开发出承袭我国文化传统、满足我国儿童需求、符合儿童游戏发展方向的优秀的儿童传统游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其中不仅涉及时代特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儿童传统游戏发展现状及文化潮流的发展,而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众多方面的知识,需要我们不断探索,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实践,将儿童传统游戏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渐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刘颐.为快乐而写,为生命而写.文艺报,2006.4.1.
本文为200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感谢课题组成员李莹、刘敏、吕娟、张华香同学给予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