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
翻译观是对翻译的认识和态度。翻译观涉及翻译“怎么样”,阐释“翻译是怎样的”,即翻译是什么,这是译学的根本范畴,对译学研究有“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文心雕龙·章句》)之功效。“译学观念是人们对翻译活动的本质的总的看法。”(郑海凌2005:13)人类翻译实践表明,翻译直观地看是对原作施以变化的行为,其结果就是译作,变化是翻译行为的固有属性。变译论(黄忠廉1999)自提出后,得到越来越充分的研究,与钱钟书所研究的“化”并存,足以反映翻译的本质特征。何谓翻译变化观?具言之,是“变”“化”共存观,包括以变通为核心的变译观和以转化为核心的全译观。
取现代汉语和语文学的理解视角,变意为“和原来不同;变化”,化意为“变化;使变化”,二者成了同义字,组合为“变化”,成了联合式复合词。若取古代汉语和哲学的理解视角,二者则有区别,而且正可以解释两类翻译行为:变译与全译。换言之,变与化虽说近义,“变”相当于哲学上的“运动”,即绝对运动,“化”相当于哲学上的“静止”,即相对运动。正是基于这一哲学背景,我们讨论翻译的变化观,因为“作为人类思想史之结晶的哲学,历来是各门学科、各种理论发展最有力的后盾、最坚实的基础”,“翻译研究的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理论途径作为一种方法论意识在我国翻译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理论界正在努力建立翻译学的本体意识”(杨晓荣2005:204,VIII)。
“翻译”汉语有三解,英俄语也有相应的界定,现取其动词义,选择中外几种代表性的翻译认识,作一简析。
下面选取西方和苏俄几位较有代表性的翻译观,并略作分析。国内对英语世界的翻译了解得多一些,因此我们多引几种俄苏翻译观;其中英文部分不译,俄语部分译出,供参考。
① Eugene Nida& Charles,R.Taber(2001:12):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②Peter Newmark(2001:5):Translating is rende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e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
③ Wilss(1977:70,Christiane Nord 2001:7):Translation leads from a source-language text to a target-language text which is as close an equivalent as possible and presuppos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
④ 费达罗夫(Фёдоров 1983:13):翻译是一种心理过程,即把一种语言(原语)的言语产品(文本或话语)用另一种语言(译语)再现出来。
⑤ 巴尔胡达罗夫(Бархударов 1975:11):翻译是将某一民族语言的言语产品在保持内容(即意义)不变的情况下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品的过程。
⑥ 切尔尼亚霍夫斯卡娅(Черняховская 1976:3):翻译是旨在改变言语产品的结构,即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表达方式,用一种语言来代替另一种语言的言语活动。
⑦ 拉特舍夫(Латышев 1988):翻译是一种语言中介,其社会使命在于使双语交际在完整性、有效性和自然性上尽可能地接近于普通的单语交际。
⑧ 维诺格拉多夫(Виноградов 2001):翻译是根据社会需要将甲语口头或笔头文本所表达的信息(内容)通过乙语等值文本予以传达的过程和结果。
⑨ 加尔博夫斯基(Гарбовский 2004:214):翻译的社会功能是在使用不同语言体系的人们之间具有交际中介作用。这一功能是双语人凭其个人诠释能力反映现实的心理生理活动来实现。诠释者实施两种符号系统的转换,以求为交际双方等值地(尽可能完整地,但总是部分地)传达原作的意义系统。
翻译观1和翻译观3中close和equivalent旨在使译作与原作趋同求全;翻译观2比较模糊,涵盖面也就较广,从Newmark的翻译分类也能证实。翻译观4是比较宽松,费达罗夫1953年最初的定义是:“翻译是用甲语将乙语内容与形式整体所表达的产品准确而完全地传达出来”。翻译观8和翻译观9的“等值”显然是求全定义,费氏前后观点的变化,实为进化,对翻译更宽容,其外延也更宽广了。翻译观5和翻译观6要保持内容或意义不变,翻译观7追求“完整性、有效性和自然性上尽可能地接近”都以原作为中心,求得译作与原作信息量的最大程度的近似。
不难看出,上选翻译观主要来源于翻译学语言学派,其他各学派林林总总,时不时关涉翻译观,站在外围看,也看出了门道,更多的却是热闹,因为他们离翻译本体渐行渐远了。
宽泛的翻译观历来就有,往往内涵简略,外延宽广,而且很经典,易于传诵,如唐贾公彦《周礼义疏》的“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易即变化),罗新璋(2008)认为该定义最简明,可谓对翻译本质最精要的表达,真是一字见义,一语中的,一言穷理,独冠古今中外;他进而指出,做学问就是要能化繁为简,因为说到底,“大道至简”。王宏印(2003:12)认定道安之“‘五失本,三不易’具有至关重要的翻译本体意义”,究其翻译行为,可以说是全译之中含变译。许钧(2003:75)认为“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这是一种宽泛且更具体的定义,可以说潜含着变化一义。
张今(1987:9)给文学翻译下了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完好无损”指定是全译观,颇具代表性。赵彦春是最近对翻译本质思考较多较深的学者,他(2005:31)说:“我们不难判断文化派学者提出的‘翻译即改写’、‘翻译即操纵’的片面性。‘改写’、‘操纵’淡化了客观性,突出了主体性,放任了随意性,构不成严格意义上的翻译”。他的定义是:“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可是他又说:“我们也不要狭隘地理解翻译,它不仅包括口译、笔译而且包括各种文体的翻译,甚至包括摘译、节译、转述、概述等人们一向认为不属于真正意义的翻译的翻译”(赵彦春 2005:99,113)。二者矛盾,要求趋同,说明他追求全译观,承认“不属于真正意义的翻译”也属翻译,无意中又肯定了变译。
应该说,在对翻译事实考察越来越多样和国外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下,近来国内对翻译的认识更为全面,如杨自俭对翻译取全景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翻译观:“翻译(包括口译、笔译、同传与机译)是有文本参照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人类有目的的社会交际行为与活动;其对象、过程因译者意愿与社会需求的不同而不同,同理,其结果产生出无数种跟原文距离(包括内容与形式)远近不等的译文变体(translation variants),其变体在原文和译文作品之间构成了一个集合(set)”(杨自俭2008)。可见,杨氏定义欲涵盖全译与变译两种行为。又如庞秀成认为,“变译的两极是全译和写作。这是一个连续统,翻译可以趋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写作。这一结论不断为文学创作实践所证实”(庞秀成2008:40)。
王克友反对“将一切语言活动(甚至非语言活动)都归结为翻译”(王克友2008:251),我们极为赞同,“将翻译和其他语言文字处理工作严格分开,容易界定出翻译的原型概念,从而确定翻译研究的对象,明确翻译和其他语言工序的界限,如编译、变译、阐释、改编、摘要、扩写、再创造等”(王克友2008:270),则表明他所锁定的翻译仍是狭义的,可以说就是全译。他随后又说“翻译和非翻译界线的混乱,容易导致为追求临时功利而对文本进行的非法(在翻译名义下)重写、改写、仿拟、阐释以及形形色色的著、译不分的文本”(王克友2008:271)。其实,在语际变化活动中,除了纯粹的作(创作)和纯粹的译(全译)之外,还有译与作相融的广阔区间,王克非(1997)的翻译文化研究和谢天振(1999)的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大都落在其间,由此看来罗新璋(1995)所释的“译作”似乎又有再释的必要了。
黄忠廉、李亚舒(2004)遵循翻译变化观,将变译与全译同归于翻译策略,并力求建立变译策略体系和全译策略体系。其中对变译的理论研究,方梦之(2002)曾认为,“把本来彼此分散的、看来似乎没有联系的译文形式,用‘变译理论’把它们串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我们对问题看得更清楚,有利于指导实践”。
变与化的哲学范畴,张立文(1988:424-434)做过专门研究。所谓变,本意是改变。《小尔雅》:“变,易也。”春秋时期,变与化单独使用,二字连用,见于《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二字同义,是一个概念,而非范畴。将二者结合起来,从思维的角度说,是一个进步。战国时期,变与化由概念转为范畴。
以明确清晰的语言论述变化范畴的是《易传》。如变化是一事物产生了新的状况或转化为新事物。变有通的意思,“易,穷则变,变则通”,“变通者,趣时者也。”(《周易》);变是一事物转化为性质相反的另一事物;变是事物运动的过程。所谓化,有生化、化成的意思。“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周易》)《荀子》在《易传》基础上发挥:“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形异质同,这是化,即没有改变事物性质的渐化。《管子》也曾说:“渐也、顺也、靡也……谓之化。”
变与化的关系也得到了研究。如“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周易》)渐化而裁成(裁节),叫做变。变由化来,以化为基础。
翻译性质是从原作的形态变化得出的,只有通过认识译作与原作之间的形式变化才可能认识翻译。变化是翻译必然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属性。但是变与化又是不同的哲学范畴,正如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一样,如前所述,翻译的“变”是绝对的,“化”是相对的。
变是绝对的变化形式,化是相对的变化形式,有两层意思:第一,化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变化形式,第二,化是对翻译的质变而言,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化确保了全译的进行,产生了与原作趋同的译作,是原作以译语为工具得以保全的根本条件,是原作在译语中求全生存的前提。因为化及其全译成品的存在,变及其变译成品才有计量的参照系,变应从与其对应的化中找到反观自身的量度。除原作外,全译便是最好且能为不懂原语者所运用的参照系,实践中也正是如此考量的。
变与化二者的主要对象不同。总的来说,翻译变化的主体是原作信息,但信息可分为内容与形式,求变的主体是原作内容,然后是内容决定形式;求化的主体是原作形式,然后是力求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配以最佳的译语形式。
翻译分类具有相对的意义,对翻译类型的认识必然随着翻译活动的丰富而变化。变与化既互相联系,又互有质的区别,有各自的特殊规律,不能混同,不能把以化为主的翻译硬套在以变为主的翻译上,这也是区分翻译学各具体研究对象的客观基础。对严复和林纾翻译产生误解的结症正在于此。
“在不同的翻译观念的支配下,人们对翻译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也会有异。”“基于不同的翻译观,对翻译矛盾会有不同的认识和处理原则。”(许钧2003:260)
人类翻译活动旨在解决两大矛盾,一是原作与译语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文化间的矛盾;另一类是内容与各种语言表达形式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语言间的矛盾。两对矛盾,前者为大矛盾,后者为小矛盾,在不同的翻译活动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不同。
与变相应的变译,以读者为中心,解决的是大矛盾,即原作与多层次译语读者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一“本”多“读”式矛盾。变译研究和当下热门的文化转向更倾向于翻译的外部研究,趋近于读者指向;对此,王洪涛(2008:265)识得其三味:“翻译研究学派各位学者……对翻译过程外部制约因素以及译作功能、作用与影响的考察形成了翻译学一直缺少但非常重要的外部研究。总之,翻译研究学派通过翻译学的文化转向革新了翻译学界固有的翻译观,丰富了翻译学的研究类型,促进了翻译学研究在其外部研究领域的繁荣”。
与化相应的全译,以原作为中心,解决的是小矛盾,即同一内容与多语种形式之间的矛盾,是意“一”言“多”式矛盾。全译研究或传统的翻译研究更倾向于翻译的内部研究,趋近于原作指向;对此,赵彦春(2005:100)看得很清:“简言之,形式与意义的关系问题是语言最本质的哲学问题;两套形式-意义关系系统(源语和译语系统)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便是翻译最本质的哲学问题”。为理解上述观点,不妨取例为证:
① Moreover,with all their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natural endowment,men agree in one thing,and that is their innate desire to enjoy the pleasures and to escape the pains of life;and,in short,to do nothing but that which it pleases them to do,without the least reference to the welfare of the society into which they are born.
表1 变译与全译对比
严译导言12段1句16是原文的译述,几近缩译,既用了句内对偶(如“好甘而恶苦”),又用了句间对偶(“好甘而恶苦,曰先己而后人”),这是典型的求雅;而句17,严复联想到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施以同类添写,并用最后两句作评。严复在此采用了求雅的最好手段之一,即用典,不仅形式求雅,思想内容也求雅,最能引起读者共鸣。语言是尔雅的,思想是古人的,严复如此费心,译与作双管齐下,相应的原作内容能不抵达当时知识界的心灵?而中国科学院的全译只是将原文复句换作了译文的句群,完成了语际的转化过程,结果是两个文本信息未变,仅易载体。
翻译“变”“化”观将统摄两类矛盾,是解决翻译大小矛盾的最佳出路,二者各取所需,各司其责,前者考虑了翻译的外部语境,后者考虑了翻译的内部语境。
仅将翻译与变化联系起来,也有学者涉及,如“翻译活动是一种变化行为。既要变,又要不变,状变而实无别。一般说来,变化的是言语的形状,尽可能保持不变的是言语的内涵,即蕴涵的意义和精神韵致”(郑海凌2005:143)。究其实质,郑氏所言,仍然是全译,即变形不变意。还有学者指出,变译是一种方法,不可成为理论。前一句没错,点明了实质,因为没有翻译行为,既不存在翻译主体,也不存在翻译作品,一切与翻译相关的研究皆不可能;而后一句我们从来没说,但可以说变译理论是一种理论,更准确地说,变译方法可以衍生理论。一切缘于方法,方法是实践的总结,发展中的实践为译论提供新选题,对实践的敏感是研究的试金石。变译理论的提出,源自变译实践以及从中提练出的系列策略和方法。
“从历史上看,一个学科的理论突破,常常是从方法的突破开始的。方法上无突破,理论只能在旧的圈子里打转停留在旧的体系里边。”(周来祥1996:135-136)正是变译理论的提出,才使得翻译研究多了一个参照系,进而使全译行为变得明晰起来,我们(余承法黄忠廉2006,黄忠廉2008)认为,全译以小句为中枢单位进行内容转移和形式更换,化是全译转换的精髓。无论是专业或非专业考察,都可将翻译当作人类的一种行为,因此可将翻译的二级行为范畴“变译”和“全译”的本质属性“变”与“化”进行动词义素分析。(见表2)
表2 “变”与“化”的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法能比较透彻地考察一对范畴之间的细微差异。由表4可知,变与化在施事、受事、工具和类属方面基本相同,最大差别在于目的、行为和结果,这正是变与化的本质区别,表明目的不同,采取的行为也就不同,其结果自然不同。有鉴于此,据语义学理据的分类应该是翻译学分类的主要标准。
从哲学高度俯视翻译本质,从语言转化和文化摄取两个角度考察人类翻译活动,发现变是变译的本质属性与精髓,化是全译的本质属性与精髓,由此可知翻译变化观是翻译本体观,是宏、微观结合的翻译观,是解决翻译大小矛盾的翻译观,是读者中心论与原作中心论结合的翻译观,是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结合的翻译观,是历史与当下翻译研究成果的集成。翻译变化观认为,翻译是人或机器将甲语文化信息变化为乙语并求其相似的思维活动和符际活动。持有翻译变化观,可分头研究变译策略和全译策略及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可构建变译理论和全译理论,二者自成体系,并行不悖,又可相互接合,共筑翻译学基本理论体系,并形成相应的应用理论体系。
方梦之.近半世纪我国科技翻译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上海科技翻译,2002(3).
高金岭.朱光潜西方美学翻译思想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黄忠廉.变译(翻译变体)论[J].外语学刊,1999(3).
黄忠廉.小句中枢全译说[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黄忠廉李亚舒.科学翻译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李亚舒.全译与变译研究:翻译学的基石[Z].哈尔滨:翻译本质与译学方法专题研讨会,2008.
罗新璋.释“译作”[J].中国翻译,1995(2).
罗新璋.一言穷理[Z].哈尔滨:翻译本质与译学方法专题研讨会,2008.
庞秀成.翻译的文化视角与辩证思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王洪涛.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学派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王克友.翻译过程与译文的演生——翻译的认识语言交际和意义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许 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杨晓荣.翻译批评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杨自俭.对几个译学理论问题的认识[A].张柏然 刘华文张思洁主编.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余承法 黄忠廉.化——全译转换的精髓[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5.
郑海凌.译理浅说[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Nida,Eugene A.& Charles,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Фёдоров А.В.Основы общей mеорuu перево∂а (лuнгвuсmuческuе проблемы)(Из∂.4-е)[M].М.: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3.
Бархударов Л.С.Язык u перево∂.Вопросы общей u часmной mеорuu перево∂а[M].М.: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1975.
Черняховская Л.А.Перево∂u смысловая сmрукmура[M].М.: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1976.
Латышев Л.К.Перево∂:проблемы mеорuu,пракmuкu u меmо∂uкu препо∂аванuя.М.:Просвещение,1988.
Виноградов В.С.Вве∂енuе в перво∂овен∂енuе(общие и лексические вопросы)[M].М.:Высшая школа,2001.
Гарбовский Н.К.Теорuя перево∂а[M].М.:Изд.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