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赤湾”轮事故谈如何处置不知名危险品集装箱火灾

2010-09-05 10:01:22韩传军
水上消防 2010年6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危险品测温

□ 陈 勇 韩传军

2010年7月3日至4日,中海集运公司所属集装箱船 “新赤湾”轮和青岛港公安局消防支队采取有力措施,成功处置了一起集装箱在航行途中自燃起火事件。这次灭火的最大特点是从船方发现火灾直至灭火作战的后期,都无法判别起火危险品的类别和性质,最终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是船方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地进行先期处置;港口消防力量始终谨慎对待,有效控制,试探进攻,待探明危险品性质后,再发动总攻,确保灭火安全有效。

一、火灾事故处置过程

发现火灾,迅速控制。7月3日上午10时许, “新赤湾”轮从新加坡港驶向青岛港,当航行到青岛潮连岛海域附近时,二舱 (普通货物舱)内烟感报警器突然发出火灾警报声,船上立即派人确认,随后拉响火警警报,启动船舶应急预案,组织船员出两支水枪对二舱及周边舱壁进行冷却降温。然而,在两支水枪的夹击下,二舱的烟气反而越来越大,气味刺鼻。现场人员判断:不像是普通物品燃烧。船长立即改变作战方案,启动封舱灭火程序,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封闭二舱的所有通道、管路、孔洞,注入CO2158瓶,并安排人员对二舱舱壁实施测温。因为船舱内烟雾很大,船方人员无法下舱查看,不能判断着火集装箱的具体位置,在与中海集运公司通报研究后,决定继续封舱测温观察效果,保持航行状态,如果没有意外,到锚地停泊,待第二天上午11时靠泊青岛港QQCT公司 (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码头后进行处理。同时由中海集运公司通过青岛港QQCT公司向青岛港公安局提出火灾处置申请。

研究应对方案,做好灭火准备。7月3日晚8时许,青岛港公安局消防支队获悉火灾信息,立即部署相关单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于7月4日一早,派员与中海集运公司、QQCT公司有关负责人研究火灾处置方案。虽无法确定燃烧物,但从船方提供的情况判断很可能是化学品燃烧,鉴于封舱后温度没有升高,火势可能已经得到控制,因此会议作出四点决定:一是港口消防部门做好一切抢险救援的准备;二是QQCT公司在码头区域内预留出两片场地,一片作为临时放置受灾集装箱使用,一片作为对受灾集装箱的应急处置场地,在两片场地都配备相应的消防监护力量;三是船公司立即与货主、海事、起航港等部门联系,尽快查清燃烧物的名称、性质;四是等船靠码头后,由消防人员登船开展先期侦查,摸清情况,再确定具体作战方案。

开启舱门,寻找灾箱。上午11∶30时, “新赤湾”轮顺利靠泊QQCT公司码头77泊位,3辆早已到达的消防车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消防救援人员登船与船方取得联系。经对船方提供的封舱期间的测温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温度已降低至正常值,决定在消防车实施现场监护的同时,让船方开舱通风,一边抢卸,一边查找受灾集装箱。

发现灾箱,谨慎处置。13∶30时,桥吊开始作业。14∶20时,二舱甲板上的集装箱全部卸完。14∶30时二舱舱盖打开,消防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到二舱舱口侦察火情,没有发现明火和烟雾,只是舱内集装箱上落有一层烟尘,靠近舱口的舱壁已经熏黑,初步确定了起火箱的具体位置在左后舷附近。15∶30时,随着集装箱陆续吊出船舱,发现舱内第六层的一个集装箱严重变形,箱体的油漆已经脱落,其周边集装箱靠近该变形箱的一面被熏黑甚至变形,因此确定该箱为起火集装箱。经用测温枪对该箱箱体进行测温,温度为45℃,较周边箱箱体温度仅高出2℃~4℃,虽稍高于正常范围,但应当可以吊运出舱。立即组织码头机械吊运,受灾箱落地后,在消防车监护下运到应急处置场地。

有效控制,试探进攻,摸清性质,发动总攻。将受灾箱放置于应急处置场地的中央位置,两侧箱门正对方向保持至少80m空地,两侧箱壁正对方向至少保持30m的距离的空地。首先由两部消防车从箱体的侧前和侧后方对箱体进行喷淋降温,每喷淋1min,用测温枪测温,待箱体达到正常温度38℃后。佩戴防化装置的消防人员对一侧箱门实施破拆。开箱后,近距离观察发现箱内大部分是已燃烧成的焦炭状物质和已被烧焦的塑料制桶形包装物,箱内已无明火,但燃烧的物质仍在散发烟雾。消防人员提取尚未燃烧物质进行初步判断,该物质为白色粉末,具体名称、性质不清,从船方施救情况看,该物质与CO2不发生反应,限于当时具体情况,不具有使用CO2灭火的条件。指挥部决定用开花水枪少量喷淋的方式对燃烧物进行试探性射水,经过连续5min喷淋,配合测温,发现燃烧物遇水没有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最后用直流水枪加大射水力度,直至烟雾消失。17∶00时,灭火任务圆满完成。

二、对不知名危险品集装箱火灾的处置原则

该起火灾处置后期,消防人员才从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得知,该着火货物可能为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水合物属9类的危险品,UN号:3077,或为二氯异氰尿酸钠,属5.1类危险品,UN号:2465。货主按照普通货物进行的申报,属瞒报行为。因危险品性质复杂,不同种类的危险品有不同处置措施,一旦这些夹带、瞒报的危险品出现问题,现场人员因为无法在第一时间摸清危险品性质,不可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置。因此,掌握对不知名危险品处置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措施,应当作为船员、港口码头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进行日常训练的基本课题。从本起火灾的处置过程,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认为处置不知名危险品集装箱事故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迅速反应,冷静对待。集装箱堆存场地现场工作人员或运输船船员应当具备良好的紧急事故处置能力,这要靠平日良好的培训教育和训练演练,提高员工相应的素质。对发生的事故,要根据各种表象,如:火焰颜色、烟气味道、燃烧激烈程度以及对灭火剂的反应情况等,及时做出判断,是普通货物燃烧,还是化学物品燃烧。例如,蓝色火焰的可能为硫的化合物,黄色火焰的可能为钠的化合物,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才能确保安全施救,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本次火灾处置中,“新赤湾”轮船员的表现,有条不紊,处置得当。

原则二:考虑最危险的后果,制定最安全的战术。化学危险品具有多种性质,从其危害性上来说不外乎爆炸、燃烧、剧毒、腐蚀、放射等,如果发生事故的物品性质不清,应当首先设想最危险的可能性,采取的措施尽可能保守一些。如:保持安全距离、封闭相关区域、避开爆炸面布设灭火力量、释放惰性气体等。而参加事故处置人员应当选择消防业务素质高的人在第一线,并且配备空气呼吸器、防毒面罩、防化服等必要的防护装备,有条件的还应使用测温仪、测毒、测爆仪器等,尽最大可能保护灭火作战人员的人身安全。特别注意灭火力量的站位应当布置在受灾集装箱的斜侧面,一旦发生爆炸,也能够避开爆炸的波及面,在“新赤湾”轮火灾中,消防人员就是按照这一原则布设的力量。

原则三:先控制,后消灭。这里主要指对受灾集装箱的开箱、破拆等操作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集装箱有一定的水密性,且箱内空气不流通,即便发生火灾也大多处于阴燃状态,一旦开箱,大量空气涌入,且箱内物质性质情况不清,存在剧烈燃烧、甚至爆燃、爆炸的可能。因此,对受灾箱首先要采取整体的冷却降温,其间不断进行测温、测毒等检测,待各种数据符合要求后,再行开箱灭火。

原则四:取样试探,选择适合的灭火剂。

因受灾物质性质不清,因此在集中力量攻坚阶段,切忌盲目使用大量的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进行灭火,一旦物质与灭火剂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则造成损失扩大,甚至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应当首先设法提取受灾物质样本,有条件的可进行检验,初步确定该物质性质,不具备条件的,可以用少量灭火剂,进行试探性灭火,其间对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检测,然后逐步增加灭火剂的数量。

三、对不知名危险品集装箱火灾事故处置的一些基本战术

1.保守战术:将受灾集装箱转移到安全区域,或采取措施封闭受灾箱所在区域,等待燃烧反应完毕。这种战术适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灭火力量不足或缺乏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和消防器材仪器的前提下,采取该种战术。另一种是在集装箱燃烧态势不猛烈,不会造成蔓延等情况下,采取该种战术。其优点是安全性较大,只要监控、冷却降温到位,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对于不知名危险品集装箱的控制,一般情况建议采取这种措施。缺点是灭火的时间过程较长。

2.控制战术:该战术实施条件是要有足够的消防设施、器材、仪器、物资储备,要有足够的预留场地,如有可能,转移受灾集装箱至预留场地,及时疏散周围人员,划定警戒线,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这样即使发生更大的灾情,也能将灾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根据火灾情况,初步判定可能的危险品种类和物质,首先进行冷却控制,待温度降低后再进行试探性灭火,观察灭火效果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措施。如果效果比较好,则加大灭火力度,一举歼灭火灾。如果效果不好,特别是出现异常情况,如火势扩大、产生有毒气体甚至发生爆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灭火,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外,根据现场出现的异常情况,重新研究决定采取的灭火措施。

3.攻击战术:顾名思义,就是根据现场条件,对受灾集装箱发动主动进攻。如果集装箱火势较大,可能发生爆炸,不能移动,并且有蔓延扩大趋势,根据火灾的特征,可以初步判定燃烧物质的种类,为了及时消灭火灾,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和出现次生灾害。但战术冒险成分大,万一扑救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般不推荐使用此战术。

4.催化燃烧战术:即将受灾箱转移至安全区域,主动添加燃烧物质,加快其主动燃烧,使受灾物质全部燃烧完毕。这种战术主要使用于受灾箱燃烧已经进入猛烈燃烧阶段,货物已无使用价值,并且火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使其加速反应,达到迅速消灭火灾的目的,或对于有毒害、腐蚀性质的物品,为使其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蔓延出去,主动为燃烧箱提供大量空气、热量以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使其变为水、CO2等气体,再用喷雾水的方式稀释,防止次生灾害,减少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对于不知名危险品的处置,应当十分谨慎,尽量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扑救,防止火灾蔓延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和环境的影响。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危险品测温
这些标志带你了解九大危险品
灭火救援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基于WiFi无线通信测温系统的设计
电子测试(2018年22期)2018-12-19 05:12:06
变压器光纤测温探头的安装固定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基于DS18B20的单片机测温系统
电子制作(2016年21期)2016-05-17 03:52:50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37
读图
方圆(2015年16期)2015-09-10 07:22:44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专用汽车(2015年4期)2015-03-01 04:10:11
基于ARM的危险品搬运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一例红外测温技术诊断220kV隔离开关过热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