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农信联社:畅通农村信贷通道全心全意服务三农

2010-09-04 09:52文叶飞翔秦
当代贵州 2010年14期
关键词:支农信用社联社

■ 文/本刊记者 文叶飞 罗 翔秦 涛

玉屏农信联社:畅通农村信贷通道全心全意服务三农

■ 文/本刊记者 文叶飞 罗 翔秦 涛

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坚持市场运作和政策性支农相结合,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不仅破解了农民贷款难题,还创新产品形式,撬动农村信贷通道的黄金支点,将支农工作向纵深推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盛夏时节,走进“中国箫笛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北侗文化艺术之乡”——玉屏侗族自治县,只见舞阳河水碧如玉,葱翠山峰耸如屏,处处充盈着勃勃生机。

“在我们这个地方,过去存款要到方圆十几公里外的信用社。现在好了。不但农信合作社网点离我们很近,如果经商出现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信用社的同志就会主动上门为我们排忧解难。”在朱家场镇畜禽交易批发市场,56岁的朱家镇农民雷老伯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亲身经历。

“从某种意义上讲,朱家场镇畜禽交易批发市场的发展轨迹,也是我们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以下简称为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可以说,一个个农村信用社见证了玉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喜变迁!”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理事长刘志满怀豪情地说。

“我们始终坚持市场运作和政策性支农相结合,支农工作纵深推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同时,我们把服务‘三农’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努力增加贷款投入,既承担社会责任,又促进业务发展,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主任梁勇告诉记者。

支农投入逐年扩大,破解“农民贷款难”

又到杨梅飘香时。

玉屏农信联社本着以农为本、为农服务、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理念,积极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促进新农村建设。图为充满活力的玉屏农信联社队伍。(作者供图)

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素以“黔东杨梅第一村”闻名遐迩的大龙镇清水塘村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初步统计,今年清水塘村杨梅总产量达240万公斤,销售额约1200万元,仅杨梅销售这一项就使该村平均每户增收1.2万余元。

“由于农贷资金可靠而安全的源源注入,当地杨梅生产稳步推进,村民们没有因资金困难而表现出任何的担心。”据当地杨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与省外一家企业洽谈,准备引进相关企业走杨梅深加工这一发展路子,从而更加扩大杨梅市场规模,使“清水塘牌”杨梅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十分注重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支农服务的方向引导,明确阶段性支农工作重点,合理调整信贷结构,灵活调节资金头寸,有效落实加大支农投入措施,使支农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农户贷款辐射范围和支农贷款投放总量明显增加。今年6月底,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2亿元,比年初增加9551万元,增幅达29.8%;各项贷款余额4.03亿元,较年初增加6936万元,其中对个体工商户和涉农贷款增幅远高于其他贷款;不良贷款稳步下降,较年初下降3.3个百分点。

该县联社根据实际需求,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策略,确保支农贷款优先增长;推行“阳光信贷”工作,将其作为增加对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建立信贷计划旬报制度,加强信贷投放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实惠型服务。

前不久,记者在朱家场镇茅坡村采访时看到,许多农民拿着户口本或身份证络绎不绝地来到村委会活动室,围拢在农信社办理农户贷款业务桌前。原来该镇农信社工作人员正在现场核对农户经济信息档案等资料,对农户发放信用贷款,一派忙碌的景象。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增强农村信用社与广大农民的血肉联系,该县联社在开展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中,通过建立农户经济信息档案、评定信用等级、发放贷款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实行现场办理贷款证,农户只需凭“两证一章”,即贷款证、身份证、印章,不需要任何抵押担保,就能方便快捷地得到贷款。

创新产品形式,撬动农村信贷通道的黄金支点

创新,一直是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贯穿工作始终的主题。

“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应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等政策,在刚刚出炉的中央“一号文件”里得到进一步细化。近年来,该县联社也一直将“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作为信贷支农工作准则。

无论从机构、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金融服务的品种来看,农村地区金融覆盖率和服务水平都相对较低。几千块钱额度、单一的贷款品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势在必行。

基于此,该县联社在全国率先试点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即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无需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体验过信用贷款的农户是这样形容的:和存款一样方便!眼下,该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早已实现百里侗乡农村全程覆盖。

同时,该县联社积极探索支持“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信贷支农新思路。通过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带动和支持了全县粮油作物、畜禽饲养、特种水产养殖等一大批地方特色产业群体。在公司和种养户签订协议、确保收购的前提下,及时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持种养户发展,满足其生产、经营流动资金需求。种养户产出的油菜籽、禽蛋、紫菜等农副产品由公司收购,并代为归还贷款。这种贷款方式既解决了种养户贷款担保难的问题,支持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做大做强,又解决了种养户贷款管理难和风险控制难的问题。

科学定位,为“三农”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

来自湖南怀化的商人张平自2007年自筹资金到玉屏创业,经过艰苦打拼,如今事业有所起色。在谈到事业发展走好时,他感叹地说:“这还得感谢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啊!以前想贷款,首先要找担保,还要准备各种各样的财务报表,等着银行贷款审查,等到拿到贷款起码过了3个月时间,时间上耗不起。”自从该县联社实施“阳光信贷”后,张平从提出申请到信用社发放贷款只花了几天时间,并授信150元。他第一笔用了80万元,10天后又用了70万元,20多天后回笼资金50万元,立刻还上,这样一来,光利息就省了2万多元。

该县联社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引,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想农民所想,急企业所急,精心设计并及时推出各种新产品、新服务。

2010年,为了更好的服务基层,该县联社把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作为工作重心来抓。县联社调整了对一线员工的考核办法,把单纯量的考核变为量与服务、管理的综合考核,充分考虑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委派会计、社主任、柜员、信贷人员都拿出不同比例的分数进行定性考核。同时,联社机关职能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设置了不同的定性考核内容,由基层信用社员工对联社机关进行考核,改变了机关不考核的“灯下黑”做法,也让基层了解联社的工作,缓解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

据悉,该县联社这种做法在全县各网点已经推开,将“三农”贷款、农业贷款、农户贷款、小额农贷增幅列入信贷支农工作专项考核,将存贷比等指标纳入等级考评和年度经营目标考核,通过激励机制推动支农贷款投放。

“我们的根在农村,我们的服务也在农村,我们的服务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信用社的发展。多年来,我们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服务‘三农’,可以说为农村经济发展提速增加了‘新引擎’。”梁勇表示,“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2010年年初以来,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抢抓春节前后组织资金旺季,早部署、早行动。通过提前走村串户,走访广大农户、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农村经纪人等,建立健全农户电子档案,做好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开春生产资金需求调查、扩大农民信用卡发行、增加自助网点在乡村布点等实实在在的惠农扶持举措,赢得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将年终分配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城乡网点,不断壮大了支农资金实力。

“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在积极承担政策性支农业务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可以说,为农民增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谈到该县联社从当年的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到今天的生机勃勃、意气风发,从当年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家喻户晓,该县县委书记杨春光感慨颇深。

采访手记:

在百里侗乡,人们谈起农村信用社时,无不笑颜逐开。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在农村,前途和希望也在农村,“为农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事实上,不管是“信贷”也好,“存款”也好,从根本意义上说都离不开“服务”二字。在农村开展金融信贷工作,农民兄弟看重的就是“服务”,看重的就是“真情流露”,“服务”二字,可以说给广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玉屏侗族自治县联社服务三农的贴心行动,成为塑造“信合精神”的一个典型样板,他们的实践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面对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他们智慧应对,以坚定、理性的追求,以大地为纸,奋力书写着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的支农日记。玉屏农信社人把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及时兑现给千家万户的生动实践,让人称道。

book=62,ebook=46

猜你喜欢
支农信用社联社
新发展阶段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会计绩效考核应用研究
河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岳池县联社
井研县联社模拟实战演练
岳池联社开办兴趣课堂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资中联社:存款破110亿元
新时期创新信用社经济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