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贫血的发生和预后的生存分析

2010-09-03 02:04:48邓秋华杨海虹张鑫陈汉章邱源温丹萍熊信国王炜何建行
中国肺癌杂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生存期放化疗白蛋白

邓秋华 杨海虹 张鑫 陈汉章 邱源 温丹萍 熊信国 王炜 何建行

贫血是恶性肿瘤治疗中仅次于消化道反应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首先,恶性肿瘤本身可以导致贫血的发生;其次,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放化疗等治疗方法也可导致贫血。贫血可以损害患者各个器官系统功能,也可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最终影响肿瘤的治疗疗效而危及患者的生命[1,2]。目前肺癌是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80%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但是NSCLC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和预后之间关系的研究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 018例具有完整生存资料的NSCLC患者的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肺癌相关性贫血的发生情况,以及和生存预后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08年12月NSCLC术前患者1 018例。所有病例均有病理证实,无溶血及明显的营养不良等,无肝肾功能不全。

1.2 检测方法与数据收集 清晨抽取静脉血2 mL于抗凝管中,日本Sysmex公司的血细胞检测分类仪检测血红蛋白(Hb)。通过电话随访生存。

1.3 贫血分级标准 贫血诊断按照《内科学》的贫血诊断标准,即贫血是指Hb<120 g/L(男)或Hb<110 g/L(女)。

1.4 临床分期标准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2008版肺癌分期手册进行TNM临床分期。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贫血和NSCL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贫血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建立Cox模型进行患者预后相关的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临床情况 选取2000年1月-2008年12月NSCLC患者1 018例,其中男724例,女294例;年龄30岁-82岁。I期患者500例,II期患者249例,IIIa期患者269例(表1)。单纯手术患者571例,术后辅助化疗病人446例。按治疗前Hb值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男Hb≥120 g/L或女≥110 g/L为无贫血组,男Hb<120 g/L或女<110 g/L为贫血组。在不同年龄(P=0.014)、肿瘤大小(P=0.042)、病理类型(P=0.045)、血清白蛋白(P=0.002)和化疗(P=0.001)组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2 生存分析 将贫血作为预后因素,分析其对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首先将患者按有无贫血分组:无贫血患者的生存期为(2 425.98±50.03)天,贫血患者的生存期为(2 107.15±93.86)天,提示无贫血和贫血患者的生存期存在显著差异(P=0.001)(图1)。

将患者按肿瘤TNM分期分为3个亚组,在不同肿瘤分期亚组中进行贫血的发生和生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NSCLC患者肿瘤分期和贫血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P=0.002),且在I期肺癌患者中,无贫血患者生存期(2 686.10±62.27)天,贫血患者生存期为(2 186.37±123.12)天,I期NSCLC患者无贫血者的生存预后显著好于贫血患者(P<0.001)。但是在II期(P=0.310)和IIIa期(P=0.458)NSCLC患者中,有无贫血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无统计学差异(图2)。I期、II期和IIIa期的NSCLC患者累计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图3)。

对1 018例NSCLC患者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P=0.002)、肿瘤大小(P<0.001)、和临床分期(P<0.001)、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低白蛋白(P=0.017)、贫血(P=0.001)的患者有明显的生存差异,但是不同年龄(P=0.125)、病理类型(P=0.650)和化疗(P=0.300)的患者无明显生存差异。

2.3 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将患者的性别、贫血状况、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白蛋白情况等单因素引入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只有TNM分期、性别、肿瘤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显著相关,而白蛋白情况、有无贫血和有无化疗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表2)。

3 讨论

贫血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大约50%的肿瘤患者发生贫血,而在晚期肿瘤及接受化放疗的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则高达90%[3]。肿瘤相关性贫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贫血与生活质量及治疗结果有关。本研究中已排除了出血、溶血、明显的营养不良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因此患者的贫血可以认为是癌性贫血或癌症治疗相关性贫血。本研究中贫血的发生率为24.1%。Ludwig等[4]报道,1 898例欧洲肺癌患者癌症相关性贫血的发生率约为77%,治疗相关性贫血为50%左右。本研究中的患者均为初诊病人,未经过放化疗治疗,因此无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癌症相关性贫血(非治疗相关性)的发生率和该报道类似,且我们发现在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血清白蛋白和化疗组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与顾琳萍的研究[5]中放化疗组贫血构成比具有明显差异基本一致。这因为放化疗本身就可以引起患者贫血,而病理状况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影响NSCLC患者贫血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加重NSCLC患者的贫血,而≥70岁的NSCLC患者比<70岁的患者更易发生贫血,估计是与老年人对治疗的耐受性差有关。

贫血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降低患者的认知能力,并且可引起肿瘤细胞内乏氧,造成肿瘤药物治疗的耐药而影响疗效。因此,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之一,多项研究报道[6,7]发现贫血可作为与肿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关的一个独立因素,纠正贫血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转归[8-13]。但是目前仍有不一致的报道[14]。我们通过研究1 018例NSCLC患者的生存数据,分析了贫血和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分层分析NSCLC患者的生存状态,发现本研究中的肺癌患者中,无贫血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贫血患者的生存时间(P=0.001),与文献的结论[15]相似。对患者按TNM分期进行分层分析,发现I期NSCLC无贫血患者生存明显好于贫血患者,但是在其它分期患者中无明显差异。我们的结果显示I期NSCLC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肺癌生存期显著相关,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之一,而在II期和IIIa期NSCLC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肺癌生存期无相关性,估计因为影响II期和IIIa期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比较多,例如有淋巴结的转移、化疗等影响,Ia期可以

排除这些方面的影响。

表 1 1 01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Tab 1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 018 NSCLC patients

表 2 影响1 018例NSCLC患者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Cox回归分析)Tab 2 Prognostic factors for surival in patients with 1 018 NSCLC patients (Cox regression model)

本研究在单因素分析中显示临床分期与生存时间有关,这与文献报道一致[16]。并且无淋巴结转移、正常白蛋白水平、无贫血的生存率较有淋巴结转移、低白蛋白、贫血的患者明显增高,提示临床医生积极纠正NSCLC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会有利于改善NSCLC患者的预后。我们进一步建立了Cox模型,将上述6个因素作为独立变量纳入此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发现在上述6个因素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TNM分期、性别、肿瘤大小、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性别是独立预后因素之一,考虑其原因可能与我们选择的病例中大部分是男性患者,存在性别分布不均有关。但是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并未发现贫血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因此贫血可能只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之,贫血是NSCLC可手术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之一,但在I期NSCLC患者中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图 3 I期、II期和IIIa期患者Kaplan-Meier累计生存时间曲线Fig 3 Kaplan-Meier cumulative survival time curves of stage I, stage II and stage III group patients

猜你喜欢
生存期放化疗白蛋白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11期)2016-03-20 13:16:04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7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白蛋白不可滥用
祝您健康(2014年9期)2014-11-10 17:29:39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应用化工(2014年9期)2014-08-10 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