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2010-08-31 03:58陆锋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0年7期
关键词:冷雨余光中乡愁

陆锋磊

8年来执教《听听那冷雨》,无论是家常课还是外出示范课,总觉得课堂上学生很少能走进“美的历程”。静心分析,有三个主要原因:1.教学内容有难点,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成丰厚沉郁的鸿篇,超出学生的一般理解水平,而且课时紧张;2.教学目标有盲点,教师往往认为本文难学难教,只希望学生理解游子对故国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初中教材《乡愁》诗无异,导致课堂缺乏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快乐;3.教学方式定位有误区,基于以上两点,一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精读精讲,文本研习,导致讲解琐细呆板,缺少任由学生徜徉于文本的空间时间。

今年参加无锡市学科带头人评课,我重新调整教学设计,课堂赢得了同学的热烈呼应,课后学生认为《听听那冷雨》是他们目前读到的最精微美丽的散文,课后许多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余光中散文集,现将教学设计写出来与同行交流。

一、确定文本核心价值

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往往含有多方面的文本价值,在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课堂教学不可能对许多重要的文本价值展开研讨。教学设计,应当从确定选文的核心语文价值开始。

我认为“古典意境”“文化乡愁”“诗质散文”是《听听那冷雨》的核心语文价值——

1.“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这绵密的雨滴连接这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密码——那种婉约缠绵的怀旧心境,那种象声词叠词联用的诗化表现,呈现在朦胧氤氲的雨意中,渗透在听的心境里,课堂感悟美的起点应当设计为品味雨的古典乐韵。

2.“文化乡愁”不能等同于“地域乡愁”,“一个人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余氏所谓“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这是深沉的文化眷恋。这也是《冷雨》和《乡愁》两文应区别的境界。课堂发现美的重点应当定位为对话雨的精微意韵。

3.余先生的散文是“缪斯的延长”,风格即生命,“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柯灵)。”诗质散文是余氏独步文坛的秘技,也是文学史上的绝唱。课堂创造美的高潮点应当生成为提纯还原雨的神妙诗韵。

二、设计对话主话题及其切入点

以往,教师施教此类存在阅读困难的文本,总想方设法在学生阅读之前先提供各种帮助,尽可能帮他们扫除障碍,以致课堂上呈现出“我在,我读,我看,但我不思”的学习状态,难以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审美快感。然而經典阅读的魅力,就是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丰富的“自我发现”。

基于这等学情,课堂学习方式定位为:围绕文本核心价值,对话两个主话题,探究一个学习难点。

对话话题一:“听”——听雨意境,品味文本雨的意象美,音韵美,文化美。

对话话题二:“冷”——冷雨情怀,体悟文本意蕴“不完全由地理造成”的“文化乡愁”。

探究性活动:“诗”——诗质散文,提纯还原余光中散文中诗的内核。

课堂上对话话题如何提出,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徜徉于语言,是细读文本之途。教与学紧扣三个关键句“在听觉上总是有一种美感”“雨是回忆的音乐”“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组织话题一二的深入对话。学生尝试将散文还原成诗歌来推进探究“诗质”散文的活动。

三、课堂对话片段呈现

对话话题一:“听”,意境

主问题:作者说“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有一种美感”,5—11节里,作者听到了哪些雨声,又给他怎样的美的感受。(结合文本谈)

生生交流——

“有这些雨声‘竹楼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如碎玉‘灰瓦细雨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按摩耳轮‘日式古屋雷雨一通一通如羯鼓,暴雨滂滂沛沛如电琵琶……”

“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美玉脆竹楼”、“纤手弄琴键”、“寒雨打芭蕉”都是美好听觉,同时又是美的意境。

老师提议鉴赏比喻“……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师生交流:把雨声之美比作?——钢琴演奏;把演奏者比作?——美人,“温柔的灰美人;为什么把美人说成是灰色的?——和满天烟雨有关,灰蒙蒙的,让人想到西方童话中的灰姑娘。加上了一个定语“温柔的”,是在形容美人,但更和绵绵细雨相沟通;美人的纤手为何是冰冷的?——冷雨的冰冻感。

亚里士多德说“比喻是天才的标志”,此交流实质是引导学生深入品味雨韵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对话话题二:“冷”,情怀

主问题1:乐声盈耳,绵密的雨弹奏成一曲音乐和文学的绝唱。“雨是回忆的音乐”,如何理解这样的人生感喟?(联系文本揣摩体会)

生生交流——

“‘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作者写此文时,离开大陆已经25年,‘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再还乡时已经六十四岁”。

“唯有雨与故乡相连,‘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雨寄托着作者的思念,所以写大陆的雨景用词是凄凉、凄清、凄楚,一切都是在回忆之中,‘如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学生深情背诵《乡愁》。老师:诗人人生的感喟、浪漫的怀想,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切都沉浸在回忆的呢喃中,甜蜜又忧伤,正如批评家所谓“愉悦的割伤”。

主问题2:作者深情倾诉“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如何理解“绝响”?

深读文本后师生交流——

“‘公寓时代来临:树也砍光了,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这是现代生活的真面目,在忙碌与庸俗中,早就消失了听雨的意境”

“作者说‘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去寻找,传统文化的消亡,作者感到了一种内心的失落,只能到古典文化中寻找慰藉。”

教师发言——

“听雨,这是整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留得枯荷听雨声‘梧桐更兼细雨,而现在这记忆的纽带断了。余光中曾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

主问题3:作者说“我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思考2—4节谈谈你的体会。

深读文本后生生交流——

“2—4节,作者畅想中国诗词以及米家山水的意趣,其实是挥洒对古典传统及文化的记忆。”

“余先生眷恋美丽的中文,中国的文字可以带给人对自然万象的联想。文中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余先生曾说‘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

“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再到公寓时代,从美国到台湾再到大陆,‘前尘隔海,古屋不再之叹郁结着深重的中国情结,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教师交流人生感悟——

“余光中曾说‘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蕴藏着一份文化乡愁:你谙熟乡味变了,你所怀恋的生活意趣消失了,曾经的夏夜星空,蝉噪蛙鸣,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成了老照片,物是人非,其愁更深。”

四、探究活动还原诗的内核

余光中先生自称“右手为诗左手为文”,细读文本,吟哦文本,冷雨的音韵情韵中流动着诗的音律与风雅,有些小节,只需稍稍改动文字,强化抑扬顿挫,就可以读成一首婉约词。

活动设计1:读出诗的声韵(10分钟读最喜欢的1节,可以忽略个别词语,还原诗的节奏)

学生活动示例:

清 明 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料料峭峭/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

时而淅淅沥沥

天潮潮地湿湿

即连在梦里

也似乎有把伞撑着

而就凭一把伞

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

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曲折穿过

金门街到厦门街

迷宫式的长巷短巷

雨里风里/走入霏霏

令人更想入非非……

活动设计2:还原诗的神韵(就最喜欢的一节,尽量保持原文语句,改写成小诗)。学生参与踊跃,才情挥洒。

学生活动示例:

听雨一夜

雨,

冷雨。

听冷雨,

瓦的音乐,

竟成了绝响;

灰蝴蝶美丽着,

飞入蠢动的记忆;

在没有诗经的雨季,

不再有丛叶切切嘈嘈。

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

剩下的那张黑白的默片,

诉说公寓的时代来临。

乐队昨夜遣散尽了,

时代走向了今天,

记忆丢了一切,

听那冷雨吧,

听那冷雨,

已不再。

雨冷,

冷。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

猜你喜欢
冷雨余光中乡愁
乡愁
乡愁
清平乐·初冬夜半惊雷
相见欢·无聊独自彷徨
卜算子·清明
不怕找茬
立冬
回头一望是乡愁
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