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0-08-28 07:37唐惠忠
中学语文 2010年11期
关键词:宾客司马光观点

唐惠忠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点全突破之七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唐惠忠

[考点解说]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准确地筛选出作者的看法,进而恰当地进行分析或概括,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相应会大一些。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是《考试大纲》中多年延续下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阅读材料的限制,常常较难对此设题。在1992年全国卷中,曾经涉及这一问题。当时是节选《晋书·陈寿传》作为阅读材料,文末“或云……”一段材料正是作者对陈寿的评述。据此设计了“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这样一道题。2003年全国卷在十多年之后,再次使用这类试题,考查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请看当年的第15题: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了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本题答案为B项。A项是司马光对阅读材料中内容的总结,认为唐太宗能够纳谏,隋炀帝则爱好逢迎。C项说司马光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当起表率作用。D项以《资治通鉴》的作用作为切入口,说明司马光的话意在启示后世君王,注意吸引经验教训。这三项均符合司马光一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没有问题。只有B项,讲裴矩自隋入唐后,品性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正与司马光所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因而是错误的。

[试题解析]

例题:(2009年浙江卷第24题)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解析]答案为:(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评析示例:我认为这一原则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首先,教师以身作则,能使学生在模仿和学习中得到教育;其次,言传有时不如身教,高尚的行为比单调的说教更具说服力。说明:第一问难度不大,考生容易根据积累,由“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概括出成语“举一反三”;第二问则需明白两人对话的内容,尤其注意“子欲无言”、“天何言哉”,才能概括出来并作评析。

[锦囊妙计]

一、依据选文特点和试题特点,强化整体理解

高考选择的阅读材料多为“浅易”古文,具体地说,就是选取比较典范的史传文中相对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片断设题考查。依据这一特点,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知人。就是要把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二)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作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是借人物之口表达的,更多的却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试题,既有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的辨别,有文句的翻译,又有筛选信息、分析文意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述。虽然考生在实词、虚词的理解上也会出现误判,但更多的是在翻译文句、筛选信息、分析文意和评述观点态度上出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考生不了解考试出发点和侧重点造成的。他们不知道这些试题其出发点就是考文意的理解,考查对选文的句子含义、事件之间逻辑顺序的把握。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的选文内容比前些年要复杂一些,分析、评述性的试题要略难一点,因此阅读时就更要注意对文意的分析、对内容要点的归纳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把握。

二、分析文章主要倾向,深入理解阅读材料

文章的主要倾向,有的是通过文末的议论直接显露的,如1991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主体部分叙述一位君主对两个儿子的不同态度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文末议论道:“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这段议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如2003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一段摘自《旧唐书·裴矩传》,主要叙述裴矩“佞于隋”、“忠于唐”的种种事实,一段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八》。后一段文字是司马光就裴矩之事对“君明臣直”所发的议论。这段议论既表明了司马光的观点态度,更使叙事部分的倾向性更加鲜明。

不过,像这样通过议论直接表达观点态度的文字,就高考选用的材料来说,并不多见。更多的是需要考生根据所叙之事自己来作分析。对于这样的材料,注意人物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倾向性。此外,如果能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分析某个事件导致的结果,或分析某种议论形成的根据,都会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介之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①,介之推不言禄②,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无亲④,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注]①晋侯:指晋文公。从亡者:随晋文公流亡、共过患难的大臣。②禄:禄赏,封赏。③献公:重耳的父亲。④惠、怀:晋文公之前的两个国君。晋献公死,子吾、子圉先后继位,称惠公、怀公。 ⑤怼(duì):怨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外内弃之 弃:厌弃。

B.不亦诬乎 诬:欺骗。

C.焉用文乎 文:文饰。

D.以绵上为之田 田:田地。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禄亦弗及/盍亦求之

(2)罪又甚焉/焉用文之

A.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不同。

B.两个“亦”字相同,两个“焉”字也相同。

C.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也不同。

D.两个“亦”字不同,两个“焉”字相同。

3.“其母曰:‘能如是乎? 与汝偕隐。 ’”一句中的“是”,指代的是( )

A.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B.身将隐

C.介之推不言禄

D.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4.对文章写介之推之母三次设问的目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诱导儿子追求名利。

B.考验儿子是否坚决隐退。

C.使文章曲折跌宕。

D.表明她是个深明大义、教子有方的人。

5.对介之推让禄一事的分析与评价,最确切的一项是( )

A.本篇表现了介之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和在荣誉地位面前的谦让精神。

B.文章表达了介之推对天命的迷信和对争功求赏者的不满。

C.文章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求赏赐、不图浮名的品行。

D.文章中的晋侯是个卑鄙小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6.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①,常置驿马长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武帝立,稍迁为鲁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为右内史。以武安侯、魏其时议,谪秩为詹事,迁为大农令。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于己。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②称郑庄。然郑庄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及晚节,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③人,多逋负。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庄以此陷罪,赎为庶人。顷之,守长史。上以为老,以庄为汝南太守。数岁,以官卒。郑庄始列为九卿,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庄兄弟子孙以庄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郑亦云,悲夫!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注]①洗沐:假期,犹今星期日。②翕然:形容言论、行为一致。③僦:运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问候。

B.与官属言,未尝·名吏 名:名称。

C.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匮:缺乏。

D.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 阗:充满。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司马安为淮阳太守,发其事/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①以·武安侯、魏其时议/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C.①常引以为贤于己/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①翟公乃大署其门曰/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郑庄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脱张羽于厄,声闻梁、楚之间 ②其慕长者如恐不见 ③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 ④推毂士及官属丞史 ⑤与官属言,未尝名吏,若恐伤之 ⑥常趋和承意,不敢甚引当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喜好交友,乐于助人,每逢休假日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拜谢宾朋,往往通宵达旦。

B.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并推荐贤士和属下的丞史。

C.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受其影响,在朝廷议事时,常常随声附和,迎合皇上意旨,从不随便说是论非。

D.郑庄为官廉洁,平时完全依靠俸禄和赏赐来结交朋友,虽官至九卿,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学家的眼光评价郑庄、翟公“有势”和“无势”时的不同境遇,视角新颖。

B.司马迁的观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危难之中见真情”,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C.启示后人在交友时要慎重,要以情待人,不可以富贵贫贱为原则,发人深思。

D.运用对比手法,如翟公与郑庄对比,贫富、贵贱对比,将观点阐述得鲜明深刻。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应释为“封地”。) 2.A(两个“亦”字都是“也”的意思。前一个“焉”是语气助词,后一个是疑问代词,哪里。) 3.B(指代的内容在上一句。) 4.A(意思说反了。)5.B(注意原文中的“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等句子。) 6.(1)在下的臣子把自己的罪恶当作正义的行为,在上的国君奖赏他们的邪恶行为。(2)怨恨他们的行为却又效仿他们争功求赏,罪过更严重了。(3)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表彰他这个善良的人。

二、1.B(名:动词,称名。) 2.D(均为副词,“于是”。 A项,①代词,指“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②副词,表推测,“大概”。 B项,①介词,表原因,“由于”;②连词,表目的,“来”。 C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在”。) 3.B(①是说他乐于助人,④是说他重视人才,⑥是说他迎合皇上。) 4.C(前后无因果关系。) 5.D(“翟公与郑庄”不是对比。) 6.(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

江苏太仓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宾客司马光观点
名利如“宾客”
司马光砸缸之谜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名利如“宾客”
观点
刘宾客常论医 信方传世
热闹婚礼季,如何在宾客中脱颖而出?
司马光“警枕”夜读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