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丰 姚丽萍
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48例
王勤丰 姚丽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将96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入院后第4日即行穴位按摩,2次/d,连续10d;记录患者每日的排便情况。结果对照组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为52.08%,观察组中风后便秘发生率为1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对中风患者便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方法简便,普通护理人员均可掌握。
中风 便秘 穴位按摩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嘉善314100)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是人类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便秘是中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与中风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有关,据调查显示,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 ~60%[2]。我们采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急性期中风患者96例,入选标准:(1)临床证实无肠道器质性病变。(2)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的中风患者。(3)初次发病,发病7d内。排除标准:(1)发病3d内死亡的患者。(2)出现严重并发症。且符合以下6项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视为便秘:①1/4的时间里有排便困难。②1/4的排便为颗粒状或硬便。③1/4时间中有排便不尽感。④1/4的排便中有肛门直肠梗阻感。⑤1/4的排便需人工辅助(如用手指抠、按压盆腔)。⑥排便次数 <3次/周[1-2]。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4~82岁,平均67.5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29例,病程16~36d,平均24d。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48~81岁,平均65.3岁;脑出血17例,脑梗死31例,病程15~39d,平均29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另予穴位按摩,采用指按法及指揉法按揉足三里、三阴交、支沟、合谷、天枢,大横,每穴2min,于吸气时用力点按,呼气时放松,以患者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日上、下午各1次,连续10d。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每日的排便情况。患者入院第4日开始,持续观察10d。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
见表1。观察组便秘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穴位按摩可有效降低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
表1 两组便秘发生情况比较(n)
中风患者由于起病突然,患者紧张,自主神经絮乱,肢体活动障碍,使肠内容物在肠内运行迟缓和停滞,水分被过分吸收,加之长期卧床,吞咽困难,饮水量减少,致使粪质坚硬,排便次数减少。便秘可加重中风患者脑部损害,降低患者的活动能力,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采用多种方法治疗便秘,包括:调整饮食,口服缓泻剂及灌肠。调整饮食较难控制,长期使用缓泻剂会造成依赖性,相比对而言,穴位按摩应用安全、方便。中医学认为,足三里、三阴交可调理脾胃、扶助正气、生气化血、滋阴通便;支沟宣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合谷泻大肠实热;天枢、大横、疏通肠腑[2],有理气化瘀、通导肠腑之功。采用指按法和指揉法作用于相应穴位,气随经络行至胃肠,可攻下逐瘀、行气通便以达到治疗腹胀及便秘的目的[3]。采用穴位按摩,使对胃肠道完全是依靠自身植物神经系统实现自我调节[4],预防效果较好,方法简便,普通护理人员和家属均能掌握,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1]张审恭.内科护理学[M].3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87.
[2]康锁彬.经脉腧穴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1-160.
[3]罗才贵,刘明军.实用中医推拿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5-26.
[4]黄曼博.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45例临床观察 [J].北京中医药,2008,27(1):43.
R255.2
B
1004-745X(2010)10-1790-02
201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