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光
(江西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南昌330006)
准分子激光是由氟氩气体在激发状态下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冷激光”。医生将患者术前检查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来控制准分子激光进行精确切削。准分子激光手术是通过激光光子的能量打开组织分子化学键,使组织气化起到切削作用,改变角膜曲率,重塑角膜弯曲度,让光线能够聚焦于视网膜上,使视力变得清晰,从而达到治疗近视、远视和散光的作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的疗效已被广泛公认,具有安全性高、治愈快等特点。其并发症的治疗及预防已成为屈光手术医师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经角膜上皮进行的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术(PRK)激光治疗,其角膜上皮的修复是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有必要探索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角膜上皮修复。
选择2010年1-6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PRK手术的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贝复舒组50例、玻璃酸钠组50例、氧氟沙星组50例;年龄 17~ 38岁,男 79例,女71例。
贝复舒组采用贝复舒滴眼液(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813);玻璃酸钠组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批号:091103);氧氟沙星组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批号:091007)。给药方法:按常规点眼,6次·d-1,连用7 d。比较3组疗效。
自觉症状:疼痛、畏光、流泪及异物感。体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角膜荧光染色阳性。
痊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上皮缺损修复,荧光染色转阴性;显效:病情明显好转,症状减轻,角膜上皮缺损面积修复70%以上;好转:病情好转,症状减轻,缺损面积修复30%~70%;无效:病情无好转,角膜上皮缺损面积修复<30%。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组疗效比较见表1。不良反应:贝复舒组未发现有局部刺激症状及其它不良反应;氧氟沙星、玻璃酸钠组中少数有一过性眼部轻微刺激症状,绝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眼部刺激症状。3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后均不再出现刺激症状。
表1 3组疗效比较
准分子激光屈光不正行PRK治疗方法是指角膜上皮去除后,在角膜前弹力层及部分基质层的手术。术后要求角膜上皮迅速铺盖手术床,角膜上皮细胞愈合延迟将会导致角膜基质过度增生,影响屈光不正手术效果,角膜上皮正常愈合铺盖手术床是PRK手术的关键。
贝复舒的主要成分是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bFGF是哺乳动物和人体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微量蛋白质,对多种组织细胞具有促分裂增殖作用,对多种中胚导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细胞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经研究已经证实bFGF能有效地刺激外培养的动物及人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增生、移行[1]491-493。
玻璃酸钠主要由透明质酸钠成分构成[1]473-474,是从人脐带和公鸡鸡冠组织中提取的一种无抗玻璃酸钠原性的单纯高分子物质,玻璃酸钠的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钠,其添加剂为氨基乙酸、依地酸钠和苯扎氯铵,其在干燥性角膜、结膜炎和正常角膜表面可以停留较长时间,防止角膜干燥,促进角膜上皮细胞正常生长,在干燥性角结膜炎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证明,贝复舒与玻璃酸钠均可有效治疗角膜上皮缺损,促进上皮细胞愈合,覆盖手术床。贝复舒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0%与96.0%,玻璃酸钠为84.0%与 92.0%,二者的治疗效果均高于氧氟沙星组。因此,贝复舒与玻璃酸钠用于治疗PRK术后的角膜上皮缺损是安全、有效的。
[1]徐锦堂,孙秉基,方海洲.眼表疾病的基础理论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