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T和MRI的开拓者——苏学曾教授专访

2010-08-23 09:19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 2010年2期
关键词:磁共振教授杂志

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100061

苏学曾教授是我国最早临床应用CT和MRI的专家之一,1953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原国家科委咨询专家。他最早在国内媒体介绍临床CT和MRI,参与引进我国第一台肿瘤CT扫描仪,参与了原国家科委引进我国第一台MRI的整个过程,对我国CT、MRI的早期引进、临床应用、人才培养等作出了很大贡献,是我国CT、MRI领域的开拓者之一。阳春三月的一天,本刊记者有幸对年近耄耋的苏学增教授进行了专访。

本刊记者:磁共振成像技术日新月异,在我国发展很快,目前低场、永磁型MRI机在县级医院应用很广,1.0T~1.5 T的MRI机基本上普及到了地市级医院,许多三甲医院购置了3.0T MRI机,甚至有个别医院引进了7.0T MRI机,您对此怎么看?

苏学曾教授: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之所以在我国应用广泛,与MRI独特的魅力有关系。

MRI是核磁共振技术与图像技术结合的产物,原理是将人体置于特定的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发氢原子核共振,共振信号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这就叫作核磁共振成像,即磁共振成像。

早在1946年Stanford的Bloch和Harvard的Purcell各自独立观察到核磁共振现象,后来瑞士科学家Ernst对NMR波谱方法、傅里叶变换、二维谱技术进行了深入、卓有成效的研究,解决了磁共振信号成像的关键算法难题。1973年美国科学家Paul Lauterbur发表了最早的磁共振成像实验,并立刻引起了广泛重视,短短10年间MRI就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

MRI有三大特点:一是MRI无电离辐射,对人体检测无损伤。二是MRI可以任意断层成像,组织分辨率高,能够进行分子成像。三是MRI不仅能够显示有形的实体病变,还能够对脑、肾脏、肝等功能性反应进行精确的判定。集以上三大魅力于一身的MRI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应该说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MRI也有它的弱点,主要是设备购买成本高,从而导致患者检查费用也较高。这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我国临床应用的MRI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有着很大的配置差别。这与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开发能力有很大关系。任何事物发展总要有一个过程,任何一个国家科技发展都需要一定时间。当然,MRI扫描时间长,对体内有金属支架的患者不能检查也是它的缺点。

既然医院配置了MRI,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种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购MRI的所有功能,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价格为患者作出准确检查。MRI的序列比较多,医学影像科医师应该利用现有设备多钻研、勤实践,摸索出各种疾患的适宜序列和技术。这一点各级医院都应该加强重视。《磁共振成像》杂志也应该鼓励创新,优先刊登这类稿件。

本刊记者:是的。《磁共振成像》杂志对稿件要求有四性,即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对于非前沿但是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的科学性、实用性、原创性稿件也会得到优先发表。目的是为了推广适宜的临床MRI技术,使MRI技术惠及更多百姓。

苏教授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很关心,请您回忆一下当年引进第一台CT和MRI的情况,当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苏学曾教授:我1970年从协和医院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下乡到了青海,一开始在边远地区,后来被调到青海医学院教书,在那里工作了大约两年。197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从本单位和其他单位下放人员中调回和调入了40余名医疗和科研骨干,扩建和新建了一批研究室。我就是那时被调到肿瘤医院工作的。因为有这一段下乡的经历,所以我对边远地区、广大农村百姓的疾苦比较了解。无论做什么工作,我都忘不了那些基层百姓,MRI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一直是我牵挂的大事。

上世纪70年代,大约是1971年底,世界上第一台CT应用于临床检查了第一位患者,英国的工程师Godfrey N.Hounsfield在1972年4月召开的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这项成果,宣告了CT的诞生。CT的诞生震动了医学界,当时被称为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放射诊断学上最重要的成就,对此作出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Allan M.Cormack和英国工程师Godfrey N.Houns fi eld共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自1976年以来,CT技术逐步完善,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CT机型不断改进,有相关研究成果在杂志上陆续发表,我就是通过杂志知道国外有了这种新机器的。相对于普通X线,CT的优势在于对体内出血、钙化、骨骼以及脂肪等比较敏感,组织对比度较高,能够发现普通X线片上不能发现的较小病变。为了引进这项技术,我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研究了解CT的临床应用进展。1978年,我和陈盛祖教授在《国际肿瘤学》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电子计算机X线横体层扫描摄影在肿瘤诊断的应用(文献综述)”的论文,最早向国内同行介绍CT的临床应用进展。我们的吴桓兴院长非常支持CT的引进,后来得到了李先念副总理的高度重视,我们医院终于在1979年购买了第一台CT。CT机器买来后最大的困难就是怎么应用。好在我事先了解了许多CT知识,经过不断实践,我们终于能熟练掌握CT应用技术了。为了让更多医生学会CT的使用,我们除了在杂志上刊登经验介绍外,就是在全国各地的学习班、研讨会上讲座。到了1986年,我协助李果珍教授主编了国内第一本《临床体部CT诊断学》专著。从此以后,CT技术在我国逐步推广开来。

20世纪80年代初,大约是1982年开始,我参与了由原国家科委组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发研究课题,当时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的侯自强、电工所的张超骥和朱维衡、高能所的孔令圻、七机部的董佩刚、北京大学物理系冯义廉教授等都投身于这个课题,我主要参与了磁共振临床医学的开发应用。1983年,我在《北京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核磁共振成像在医学上应用”的论文,首次在国内媒体上介绍MRI的临床应用。1986年底,我国第一台国家科委引进的超导型MRI落户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我们在国内首家利用MRI对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后来北京天坛医院戴建平教授、北京医院李果珍教授等也很快引进了MRI对患者进行诊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MRI引进来后的最大困难也是如何用好它。我们根据国外文献结合临床实践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经验,1987年我与朱小平主编的我国第一本磁共振成像专著《磁共振成像入门》正式出版了,据同行们说,这本书对MRI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推广起了很大作用。

本刊记者:MRI技术在我国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推广目前已经遍布全国各大、中型医院,MRI设备也由0.15 T发展到7.0T,作为我国MRI的开拓者,您认为我们还应加强哪些工作?

苏学曾教授:MRI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很快,这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这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科学技术水平有了相应提高,MRI设备得到很好地开发。国内从安科公司生产第一台MRI设备以来,又涌现出了宁波鑫高益、沈阳东软、深圳迈迪特等企业,也研制出了MRI设备并且投入到临床应用。临床MRI医生利用MRI设备作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填补了国内空开,有的甚至居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都是好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国内使用的高场强MRI机基本上是被外国企业控制着。有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医院还没有配置MRI机。以上这些问题,不是我们医生能够解决好的,需要国家相关部门未雨绸缪、统筹规划。

作为MRI医生,我们首先应该打好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其次,加强MRI技术能力培养,就是我开始讲的要充分利用MRI设备的特点,尝试使用不同线圈、不同序列为患者快速作出精确诊断;最后,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医师、医院、科研机构,可以适时开展分子影像学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相关研究,可以与理工科专家合作研发MRI新技术,改进MRI设备。

作为我国第一本磁共振成像专业期刊,我建议《磁共振成像》杂志在报道MRI临床研究的同时,加强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报道,加强国外先进经验的报道,这一点杂志主编戴建平教授也是认可和支持的。

猜你喜欢
磁共振教授杂志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刘排教授简介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杂志介绍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