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100061
俯首甘为孺子牛
——中国磁共振成像事业开拓者黄其鎏教授专访
To be a willing horse for the people: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one of the pioneers of Chinese MRI Huang Qi-liu
贺光军
《磁共振成像》编辑部,100061
黄其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影像学专家,是我国第一台磁共振成像扫描仪的引进和使用者之一,也是全军第一批CT扫描仪的引进和使用者之一。1949年,黄其鎏教授从香港圣保罗书院高中部毕业,1950年,成绩优异的他同时拿到了香港大学和燕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黄其鎏教授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憧憬而选择了后者。1957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工作,黄其鎏教授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精益求精,对病人认真负责,很快就成为科室骨干。1979年,我国决定引进CT技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成为部队第一批引进CT设备的医院,他们要和地方的几家医院一起承担起推动中国CT技术发展的重任。鉴于黄其鎏在工作上的勤奋与努力,加之又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他作为部队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CT技术,成为中国大陆早期少数赴美参加学术交流及北美放射学年会的放射学学者之一。1984年初,黄其鎏教授调到南方医院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再次创业生涯,1985年底,他参与引进了我国第一台磁共振扫描仪,随后他和他的同事及弟子们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直到现在,他仍为人民健康事业默默耕耘奉献着。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黄其鎏教授,仍然每周都到科室读片、指导签报告,他常说:“人生不会再有另一个五十年,我会利用余下的时光,根据医院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不言老,不歇气,继续学习,为医院的放射学事业继续发挥余热,作出自己的些许贡献。”黄其鎏教授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2010年4月19日,我终于见到了敬仰已久的黄教授,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声音洪亮,采访很快就顺利开始了。
本刊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南方医院引进国内第一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背景,最初在临床应用中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是怎么克服的?
黄其鎏教授:我早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工作时,就通过相关文献对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技术有所了解。1984年初,我被调到南方医院工作,到了南方医院以后,当时医院放射科基础条件比较差。我向校院领导建言,要想大力发展医院的影像诊断技术,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引进先进设备是必经之路。当时的赵云宏校长等领导认为我具备引进国际新技术的科研水平和素质。于是,在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985年底,南方医院引进并启用了国内第一台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掀开了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的新篇章。我负责磁共振成像设备引进技术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学习和使用这项技术并传授给大家。
那时引进的磁共振设备是阻抗式、水冷的,它消耗电能的95%转成了热能,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电能产生磁场。因此,需要一个装有水泵的水房,水泵专门用来做冰水,给磁共振设备降温。即使这样,实际使用的磁场强度也只有0.23 T,达不到0.28 T。
上世纪80年代,广州电力供应不足,尤其是夏天。但是磁共振成像设备耗电量很大,被称为“电老虎”。我们只能采用“错峰用电”的办法,在临床用电高峰就停一停,过了高峰再用。当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电压不稳,致使图像伪影很多,效果不是很好。后来我们采用稳压器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不过,由于磁共振设备对软组织分辨率比较高,对颅脑、颈部、脊柱、盆腔、骨关节系统疾病诊断有明显优势,我们根据它的特点,开展了一些工作,解决了一些当时CT解决不了的问题。
广州地区鼻咽癌发病率较高,我们就用这台磁共振对颈部淋巴结、早期鼻咽癌黏膜生成、侵犯,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我们还利用磁共振设备的黑血技术和白血技术在不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对心脏的解剖特点做了一些研究。对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疾病MRI可直接诊断,不需使用对比剂。但是,对心肌病变的诊断还是用对比剂更准确一些。以上这些工作,现在看起来都不起眼。当时,天坛医院的戴建平教授和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苏学增教授等在北京也用磁共振设备做了大量工作。
1991年,我主编的《临床磁共振成像》一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第一本磁共振成像的专业书籍。当然,我们科的张雪林、许乙凯、胡和平等也都写了一些相关论文或专著。
本刊记者:您和您的同事及弟子们那时做的这些工作对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普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经历从1985年到2010年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您认为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有哪些不足?今后应该如何改进?
黄其鎏教授: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得到了普及,工作成绩还是很大的。目前,广东沿海地区县级医院大多都配备了磁共振设备。如果非要我说一些不足,我认为对磁共振成像技术临床应用开发、改进工作做的相对少一些,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相对不足。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中、高场磁共振机大多数是进口的,对比剂品种也是国外的较多。我国不缺磁共振成像研发人才,也不缺制造磁共振机的磁体材料,临床需求也很大,为什么磁共振机在技术上总是被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领先?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呢?我国生产MRI产品的民族企业不少,这些企业应当增强创新意识,勇攀科技高峰,把握市场脉搏,放眼世界,不断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MRI民族企业也要加大与具备一定条件的医院合作的力度,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不断改进和发明适应市场需求的序列和对比剂。
大家都知道,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成果往往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国外多中心的研究较多,而国内却较少。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各种特点,取得更多临床价值较高的成果。磁共振成像设备不光可以从形态上成像,还可以进行功能成像,这就为研究脑科学等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脑血管病等的发病机制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当然,在脑血管病方面戴建平教授等曾经做过一个多中心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还要加倍努力,探索出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以便进行预防和精确治疗。磁共振成像在研究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鼻咽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疾病的定位和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我们还应该利用MRI技术深入研究这些疾病的生长过程,从而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
本刊记者:非常感谢您对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生产厂家和临床工作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想,这些问题也是我国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磁共振成像》杂志今后关注的重点之一。接下来,请您结合南方医院影像科的发展,谈一下我国医学影像科、MRI室人才培养问题。
黄其鎏教授:南方医院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工作可以说是我国医学影像学科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南方医科大学对学生的培养有普通本科生教育和8年本、硕、博连读教育两种方式,其中8年连读教育中的前两年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读基础。近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现在,医学生大学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考研,不用从事两年临床工作以后再考了。这样毕业的硕士、博士生更应该加强临床科室、影像科室各个部门的实践。现在有些高学历影像学毕业生,X线平片看的很少、做的更少。由于知识面比较窄,这样的高学历毕业生在大医院还可以适应;但是在分科不细的中、小医院,知识就不够用了。
谈到影像科人才培养,我们不妨观察一下美国的医生从业之路。在美国医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医生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地位高,工资福利待遇丰厚,年收入在20~100多万美元不等,2006年美国放射科医生平均工资28.6万美元,而据悉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年薪也不过40万美元左右。在美国,没有医学学士和医学硕士,当然也就没有医学硕士生导师了。只有通过4年左右时间拿到本科学历以后,才能报考美国的医学院校,学校录取学生很苛刻,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很宽,所以只有特别优秀的毕业生才有勇气报考。被医学院校录取以后还要经过4年的医学院教育才可以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医学博士毕业以后,还必须做3~7年住院医师,到各科室轮转。这3~7年的住院医师可不同于我国的住院医师,并非医院的正式职工,没有薪水,由联邦政府给予生活补贴,每年大约3万美元,时间长短与准备从事的专业有关。完成这项工作以后,才可以考取医生从业执照。考取执照后就可以自己开业或者到医院从医了。医院分教学医院和地方医院;如果想做教授,必须去教学医院工作,这时的医生是Fellow,也就是专科医生,相当于我国的主治医师,时间是3~5年,专门从事某个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完成这个阶段并通过考评后即可做教授了。美国的教授分三级: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教授(professor)。教授又分终身和一般,终身教授根据提供资助来源又分为多种。由于美国的教授一般不是终身的,所以,称呼某人为博士而很少称教授。美国没有什么博士/硕士导师之称呼,以上三级教授都可以带博士研究生,对于中国的这种称呼他们觉得无法理解。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美国医生的理工科基础比较扎实,美国医生在拿到从业资格以前在临床工作的时间比我国要多一些,美国医生担任副教授比我国高学历的医学毕业生用的时间要多一些。美国的医学教授也与我国不同,他们的教授大多不是终身的。
当然,中国与美国在综合国力、人口分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我并不提倡向完全照抄美国的医生培养模式,但是有些地方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要加强理工科的严格教育,要在获得医师执照以前多进行临床实践。
在非教学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影像科医生应该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医学影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技术发展,否则就会落伍。在这方面,卫生行政部门已有相关规定,我认为还要加强管理,医疗单位应该提高认识并给予高度重视。关键是要制定定期考核机制,并严格执行。
影像科每天早晨的共同读片工作可以看作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大家来说是共同学习、交流进步的良好机会;实行这一制度可以减少漏诊、误诊,加强对疑难病症的认识,加强临床医生对影像技术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英语读片,锻炼医生的英语口语、提高医学交流水平。
影像科室在工作安排上,读片应按系统分工,并且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要轮转、考核,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可以相对固定,坐镇把关。
具备条件的大型医院影像科室要引进一些高水平的理工人才,以便及时进行软件和机器升级,开发新的磁共振序列,进行跨学科科学研究。
本刊记者:一个学科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您刚才的真知灼见倾注了您对磁共振成像事业的满腔热血,对学科发展意义重大。最后,请您对《磁共振成像》杂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黄其鎏教授:我已经拜读了贵刊前两期,总体上说这本杂志栏目设置很有创新,论文水平也很高;戴主编对杂志定位也是很准确的。建议以后组织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磁共振成像新技术诊断的专题,进行临床推广和普及。对于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论文要加强重视。要注意重视发挥年轻医生的积极性,磁共振的未来主要靠他们了!
本刊记者:感谢黄教授的建议,我们一定加强这三项工作。再次感谢黄教授接受我们的专访,祝您和家人健康、平安!
黄其鎏教授简介:
黄其鎏 男,生于1930年6月,1950年就读燕京大学医预班,1952年进协和医学院读医学,1955年到第四军医大学实习,1957年毕业后留在西京医院工作,1984年初被调到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他是国内著名影像诊断学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磁共振成像》杂志顾问,国内最早开展磁共振成像学诊断的专家之一,全军第一批开展CT诊断的专家之一,对放射诊断特别是神经X射线诊断、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造诣。他先后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放射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军区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委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评委,总后勤部及总后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评委。他主编《临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诊断专著共3部,另参与编撰专著10部;曾任《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副主编,《中华放射学杂志》《解放军医学杂志》《临床放射杂志》等多种专业期刊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有关X射线诊断、CT及磁共振成像诊断论文100余篇。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六项,三等功三次。
book=161,ebook=20
R445.2
A
10.3969/j.issn.1674-8034.2010.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