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与《嘉丽妹妹》女主角命运的对比分析

2010-08-17 04:50
文教资料 2010年14期
关键词:哈代苔丝妹妹

万 辉 祖 洁

摘 要: 《苔丝》和《嘉丽妹妹》分别是英美两国两大文学巨匠哈代和德莱赛的代表作。两部小说的女主角都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小说都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男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坎坷曲折的命运。然而,虽然她们有着相似的出身,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时代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她们相似的开端却截然不同的命运铭刻着英美两国不同的时代的烙印。

关鍵词: 《苔丝》 《嘉丽妹妹》 女主角 命运 时代价值观念

在浩瀚的英美文学众多作品中,读者们想必对两个女性人物记忆颇深,那就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笔下的苔丝和美国小说家德莱赛塑造的嘉丽妹妹。她们一出场都以其清纯美丽的外表,带着乡土气息的纯真气质征服了广大的读者,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她们有着相似的家庭出身,都出身于贫穷的农民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社会食物链的底端。尽管如此,渴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人之本性,两位纯真的女主角也分别由于客观或是主观的原因勇敢地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然而,尽管她们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是鲜血,残酷的社会现实并没给予她们所希望的良好结果,反之,善良的人们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阶段注定会成为庞大社会机器口中的殉葬品。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两位女主人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苔丝坚守她的原则——良心和爱情理想,最终为社会恶魔所吞没;而嘉莉妹妹则选择了随波逐流,为美国的消费社会所同化,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放弃了传统社会所珍视的美德和原则,而最终过上了上等人的生活。为什么她们有着相似的开端却截然不同的命运呢?本文试图从社会环境、时代特点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不同的时代价值观念给人们带来的不同影响。

一、社会环境的不同

苔丝的悲剧命运也是19世纪英国农村破产农民悲剧的写照。19世纪是英国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的时期,旧的生产关系解体和新生产关系的建立使得农民阶级纷纷破产,一无所有。农民不能再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生存下去,不得不走进工厂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工。命运悲惨的苔丝也成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牺牲品。其时英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从旧的小农经济向新型的工业化社会转型的阶段,旧的生产关系虽然正在解体,但新的生产关系并未完全确立。在英国当时的广大农村,维多利亚时期旧的思想观念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嘉丽妹妹》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为背景,当时美国社会正经历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也正在大规模地城市化,数以万计的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至此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思想和工业化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

二、时代特点的不同

在苔丝那个时代的农村中,广大农村女性并没有在经济方面独立,她们的最高理想是嫁一个好丈夫,相夫教子,过上稳定的生活,因此丈夫或是爱人也就成为她们命运中的主宰。在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农村,人们特别是男性仍然视女性的贞操为判断女性品德的重要标准,因此,苔丝的命运从被亚雷强奸那时起就已经注定了。失去贞操的她选择不顺从亚雷,也必将被她的真爱安吉尔所抛弃。因此,坚持真爱的她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无路可走,她既不能像祖辈一样过着一种田园式的小农生活,又没有像嘉丽妹妹那样在城市中生活所带来的不受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自由。

嘉丽妹妹生活在20世纪初的美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工作,因此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她们不再满足于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妻子,男人的附属品。嘉丽正是这个时期女性的典型代表。从一个贫穷的乡下姑娘变成一个有名的演员,嘉丽在其自我实现之路上迈出了反叛的脚步。在这过程中,她的女性意识也被唤醒了。从农村来到城市,嘉丽幻想着通过劳动能够过上的幸福生活。然而低微的工资和繁重的劳动让她与梦想的生活越来越远。她发现通过劳动实现其自我实现的大门关闭着。为了继续留在城市,嘉丽选择与杜鲁埃同居。也是这种同居生活使得嘉丽开始探索另外一条自我实现之路——将自身商品化。然而在纽约,当赫斯特伍德失去了赚钱能力,嘉丽能自食其力的时候,她要摆脱男人,独立地支配自己的生活。经济独立后的嘉丽由原来生活中的依附者变成了生活资料的提供者,在赫斯特伍德面前有了更多的权利,由此可见经济独立的重要性。然而经济上的成功不能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故事的最后嘉丽躺在摇背椅上探寻精神上的追求。但是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消费主义时代,她不可能有完全的自我实现,只能无休止地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而迷失了精神的追求。

三、性格特点的不同

苔丝是哈代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高峰。她集人类美貌、善良、聪慧、勤劳、坦诚、忠贞于一身。哈代给《苔丝》这部作品的副标题正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可见苔丝在哈代心中的高洁形象。苔丝作为英国旧有的封建小农社会的产物,深受维多利亚时期传统道德观的影响,养成了一种逆来顺受的性格。其品格中既有农民传统的朴实勤劳的特征,又有其单纯善良,容易受骗的弱点。比如,虽然她一开始就意识到亚雷的不轨图谋,但是她却过于天真大意,以至于对亚雷假惺惺的帮助心存感激。当她发现亚雷使诈却没有决意离开;同时对亚雷送给父亲和弟妹礼物而产生负债感,这一切都是由她的单纯天真所致,给了亚雷以可乘之机,让自己步入厄运之中。一位这样轻信他人的姑娘势必会既丧失名誉,又失去自己的爱人。此外,苔丝显得更具有反抗精神,在落入资本家代表亚雷手中后,她并没像嘉丽妹妹一样选择随波逐流,服从命运的安排嫁给亚雷,而是勇敢地追求真爱,即使在人们眼中她已不再是一个“纯洁”的女人。然而,为封建传统思想困扰着的苔丝认为自己对于安吉尔的爱是有欠缺的,她没有为安吉尔守身如玉,在临死前,她请求安吉尔娶她的妹妹为妻,因为“凡是我的长处,她一样不短,可是我的坏处,她却一点没有……”,她一直在旧有的道德圈边缘徘徊。

与苔丝相似,出身于农村的嘉丽妹妹也有着单纯善良的性格特征,在一开始受到杜鲁埃的引诱,并在经济上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轻易地投入了这个花花公子的怀抱,和他过上了一种名不符实的同居生活。诚然这种行为在农村仍然不为世人所齿,但在芝加哥这样的工业化城市里,人们看重的只是一个人的经济地位和消费能力,世人的道德观念已沦落到“笑贫不笑娼”的境地,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里,人们都在尽情地享乐着,用工业化大量生产的消费产品刺激着自己的消费欲望,麻醉了自己的道德神经。旧有的传统道德贞操观念被社会的工业现代化冲击得荡然无存。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生活的舒适程度,他可能受到的尊敬程度,以及他所能要求的社会权利。于是,金钱在人们的心目中,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因此,尽管刚从农村出来的嘉丽妹妹是那样的纯真高洁,一旦经过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主义浪潮的洗礼,人性也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在嘉莉初到芝加哥时,她满怀梦想地吸收着城市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商店橱窗内陈列的每件物品都在煽动着她的欲望之火,而当她走到那扇似开非开的门前时,她却发现她手中并没有那扇门的钥匙——金钱。杜鲁埃是激发她物质欲望的催化剂,当她注意到赫斯特伍德比他更加体面、富有时,便投向赫斯特伍德的怀抱。无论在芝加哥还是纽约的百老汇,周围的繁华都深深地刺痛了她。于是对金钱的强烈欲望在她心中占据了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地位。爱在这部小说中荡然无存,被金钱所取代。因此,我们在嘉丽妹妹身上读到的更多的是消费文化对人性的异化,女主人公的随波逐流和盛行的社会风俗对个人性格的巨大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在苔丝和嘉丽妹妹身上清楚地看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烙印。人是社会的人,因此不同的时期社会也将赋予不同命运的人物。这两部作品在出版后都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当时的英国读者们对哈代赋予苔丝“纯洁的女人”的称号有所不满,因为苔丝是一个失去贞洁的女人,并犯有杀人罪,有悖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而德莱赛笔下的嘉丽妹妹也践踏了美国人当时的所谓的道德标准,嘉丽用一种踩着不同男人肩膀往上爬的不道德的方式过上了上层人的生活,对德莱赛以这么一种大胆方式来揭露颇为震惊。但不管怎么说,这两部作品都是英美文学史上的丰碑,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必将永载史册。

参考文献:

[1]哈代著.吴笛译.苔丝[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2]德莱塞著.裘柱常译.嘉莉妹妹[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3]张中载.托马斯·哈代——思想和创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哈代苔丝妹妹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我的妹妹不爱我
我的妹妹 等
带妹妹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德伯家的苔丝》
威塞克斯“万物有灵”观与哈代小说的神秘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