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 贾东
一个城市的特色植根于这个城市的地域特色,京西文化体现了石景山独特的地域特色。无论哪类城市,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区分开,就在于它自身的特点。京西文化是一种特色资源,是北京石景山区文化的特色体现,具有很强的地域环境和文化的根植性,不易被其他城市模仿和“拷贝”,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石景山在进行景观构建时,只有保持它固有的特色,在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上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
京西文化具有广泛丰富而鲜活的特点,主要是指历史积淀形成的,延续至今并持续发展变化,具有广泛内涵并渗透于社会生活,以广义的北京西部及周边地区为地域依托的物质和非物质存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是京西文化的两大特色。
石景山因“燕都第一仙山——石经山”而得名,自古就是京西历史文化重镇。现今是北京西部新城区之一,西部有北京地区最大的河流,海河五大支流之一的永定河。中部和南部为永定河冲击形成的平原,有海拔 200m以下的石景山、金顶山、老山、八宝山等残丘横亘其间。石景山区仍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明的遗迹,有“燕都第一仙山”的石景山,山上留有明正德年间的古建筑群,还有藏有释迦牟尼“灵牙舍利”而著称的佛教胜迹八大处,珍藏着明代壁画的法海寺等。传统村落五里坨,模式口等,都沿袭着传统的中国农耕文明的非物质遗存,记录着建筑、衣着、饮食、手艺、节日、婚丧等非常具有传统价值的事,其中石景山区的庙会风俗,延续几百年而不衰。
石景山区的另一大特色是工业文明,近一个世纪以来,首钢工业文明的历史,使石景山区对京西文化的承载又有了新的涵义,即“后工业文明”。首钢是北京工业化阶段的最重要的历史物证,记述了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最活跃的时代的发展轨迹,是保存完整的大型钢铁工业博物馆。
整个首钢区域从中心由北往南工业遗迹分布最多,景观形态也极为丰富,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1919年建厂初期的第一晾水池及后来建成的更大的第二晾水池;始建于 1945年的二焦炉;建厂初期陆续修建的1,2,3,4号高炉以及随处可见庞大的冷凝塔、煤气柜、料仓、运输管道、各类高架和斜撑构筑物、铁路等等。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首钢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的重要性却是非常重要的,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其所承载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信息、曾经影响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甚至比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要大得多。所以,首钢工业遗产文化是石景山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首钢工业遗产所代表的工业文明进行再开发,在传统城市文化的基础上提炼新的特色。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标志性的建筑或者审美的遗址,还有能够体现出历史、科学、精神甚至时代的物质和非物质遗存。
总之,京西文化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并带有历史传承性,能融合历史和现代文明,体现地方人文和自然特色的地域文化。它包含了许多不同体系、不同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等等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京西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不仅包含历史发展到现在的优秀文明,还烙上了更多的时代烙印。作为京西文化不可分割的首钢工业文化更是其中的闪光点,随着首钢的搬迁,这些历史的工业遗迹成为京西文化新的发展方向,成为石景山地区文化地标及特色文化。
设计中充分利用石景山的自然资源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和完美的城市景观格局。设计中保护自然景观、格局和物种的多样性,实现从“以人为本”到以环境为本、人与环境共生的观念转变。
结合自然山水,通过对永定河水体、土壤和动植物群落的恢复,结合八宝山、老山等现有城市开放空间,将自然重新引入城市中,营造便利可达的城市绿核。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地将永定河的水景与西山等山色相贯通,形成视觉通廊。京西地区的城市景观空间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山水格局与城市的关系,在道路、组团隔离绿带、建筑高度控制等方面应体现显山露水的思路,梳理开敞空间系统并有效保持城市的景观廊道。
对各种文明的继承,对体现“后工业文化”的工业遗产地进行时空整合,保证了景观形态与历史、环境都保持了有机的联系,保留区域中传承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建筑物、构筑物、工业活动印迹和故事,使人可以追溯场地的记忆。
将城市中引人注目的远景景观,如:山景、首钢文化遗产、城市空间结点等融入景观设计中,与大北京的景观整体设计相衔接融合。京西地区是出入北京的门户,而进入和离开城市的景观是城市的珍品,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点,需要保护一些有价值的城市景观,或采取某种手法,去平衡这些景观。另外,适度的突显城市文明点,并将反映各物质要素之间功能分区与布局。
任何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京西文化在不同时期也被赋予不同的特点,将石景山人们农耕生活的传统与工业文明的变革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的同时,加入其他的影响因素,并作为重要的设计点来考虑,体现京西文化的发展性。
在农耕文明相对物质遗产保留较少的情况下,尽量与其中保留至今的自然山水结合,形成永定河景观轴线,其临近石景山,具有山水景观综合优势,展现了以永定河为中心线的西部山水文化,增加石景山区的综合城市品质,同时要顺应现代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以西山自然风光为依托,把永定河湿地景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自然生态区,努力营造便于人们亲近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
在体现工业文明的景观规划的过程中,不独立地看待区域内留下的工业遗产,而是将相对独立且相距较远的强制保留的工业遗产构筑物有机的用道路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同时它也构成了整个改造区的主要干道并贯穿了首钢的整个区域,这些重要的保留遗产在塑造城市道路公共空间景观的同时也起到了后工业文明传承的作用。
形成的首钢工业文明轴线的影响是辐射性的,甚至是石景山的性格之一。这个轴线是表现工业文明的一条最具代表性地、清晰地线路,其与西侧的永定河生态景观形态相结合,表现开放的舒适的空间,与东部石景山发展程度最大的区域,营造现代的、都市的城市景观形象,使工业文明遗产融入并又独立着。
由于长安街的西延,石景山路也逐渐变得更为重要,京西财富大道是依托西长安街延长线的景观轴线,长安街是北京最具标志性的道路,其立足北京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能够发挥其区位优势,成为石景山区景观规划的中心轴线。
从某种意义上讲,京西文化决定人们对石景山城市景观的整体印象和第一印象,传统的农耕文明和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文明,正如法国著名学者潘什梅尔认为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或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只有塑造出有文化、有品位、有魅力的城市特色文化,才能突显出一个地方的优势,使城市更有内涵。
[1]王元媛,贾 东.首钢工业文明轴线的提出与设计——工业遗产的更新与城市道路景观的结合[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3):55-57.
[2]北京市石景山区地方志办公室.‘北京石景山区志'漫谈系列丛书[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7.
[3]王建国.城市设计[M].第 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第 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4.
[5]刘伯英,李 匡.首钢工业区工业遗产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建筑创作,2006(9):20-23.
[6]陈 静.规划先行 建设新城区——以北京石景山区为例[J].城乡建设,2006(8):95-97.
[7]石玉贵.打造北京CRD构建和谐石景山——石景山区建设展望[J].北京规划建设,2007(2):21-23.
[8]鞠鹏艳.转型期的石景山区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7(2):59-61.
[9]张柏兴.工业遗产与‘阅读城市'[J].浙江经济,2008(16):9-11.
[10]王 凯,彭实铖.打造北京CRD——实现石景山区功能的重大转变[J].北京规划建设,2008(10):11-13.
[11]赵 琦.首钢搬迁与石景山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新视野,2007(2):51-53.
[12]陈文占.把石景山区建成欣欣向荣的现代化新市区[J].北京规划建设,1995(5):91-93.
[13]孙朝阳.浅谈工业遗产地的文化情境[J].山西建筑,2008, 34(3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