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与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新模式研究*

2010-08-15 00:51陈祖展廖建军杨喜生
山西建筑 2010年33期
关键词:人居住宅评估

陈祖展 廖建军 杨喜生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人居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对居住区环境及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住宅和人居环境是人们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和区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因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居环境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笔者认为深化生态住宅设计理念与内涵,科学的环境规划,对发展生态住宅和构建和谐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化生态住宅的理念与内涵

生态住宅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定义的,是人类经过历史的选择之后所追求的人类居住模式,它具有和谐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联合国人居委员会(CHS)”和“联合国人居中心(UNCHS)”,先后提出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模式[1]。生态住宅是优化人居环境、促进和谐人居环境建设的关键,对改善城市生态质量、节约资源、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生态住宅的理论概念早已提出,但人们真正理解与认识的却不多,在概念、技术、发展和应用方面均存在很多误区与问题。

1)概念模糊,认识误区。

现今一些冠以“生态设计”的住宅项目往往仅停留在小区绿化、美化和改善建筑内的某些设备等个别层面上,并未真正涉及生态住宅的内涵,名不副实,概念模糊,内涵不清[2]。其实,生态住宅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力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生态住宅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四点,即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生态住宅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追求的是和谐的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

2)生态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缓慢。

当今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所感兴趣的是生态住宅这块招牌,而对于提高住宅的具体性能(如加强保温、改善通风,采用更加高效的能源系统)并不肯花心思。许多开发商认为生态住宅就意味要采用大量昂贵的新技术、新材料,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生态住宅的发展。

虽然生态技术的发展很快,但更多的只应用于公共建筑。比如中国世博会一位负责园区建设的工程师说:“世博园内的一砖一瓦,一车一灯,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可谓无处不在。毫不夸张地说,国际上目前最先进的节能、环保、生态技术,都已被囊括其中”。就是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最著名的生态建筑也都是一些高投资的大型项目,如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汉诺威世博会 26号馆和塞维利亚世博会英国馆等。至于说私人住宅(独立式)则大多因为规模小而不被人关注。可见,生态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推动生态住宅的发展,生态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仍显得十分缓慢。

其实,生态住宅的技术及应用问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先从生态低技术和常规技术入手,结合区域性特点,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追求高技术高标准。比如衡阳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可以充分采用水电资源和太阳能。

3)把生态住宅当幌子。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房地产商纷纷打出了“生态牌”“绿色牌”,试图以“生态住宅”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主要是一种商业炒作,“生态住宅”的理念精髓并未真正纳入他们的建设中。各房地产开发商所谓的“生态住宅”“绿色小区”等品牌楼盘均是一种营销手段。以衡阳市为例:2005年完成住宅投资 48859.82万元,全市主城区在建在售商品房项目主要有 55个,建筑面积在10万 m2以上的楼盘大约有 8个,但大多数属于高能耗住宅,且周边的生态状况欠佳,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型楼盘还没有。其实,使用生态住宅这一称谓时应该有科学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而绝不能将其当作一个幌子来炒,因为住宅与生态是一个环境系统,涉及很多因素(环境、技术、社会、经济等),生态住宅的发展与应用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与调控,否则很难从本质上改变生态住宅的发展现状。

2 科学的生态住宅环境规划

2.1 结合地形规划

地形对生态住宅规划的影响较大。规划生态住宅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衡阳市处于湖南省中南部凹形面的轴带部分,属典型的盆地形势与丘陵地带,山地和丘陵较多,平地中密布水塘。但经笔者观察,90%以上的住宅建设项目在土建基础施工时无一例外的将山丘铲平,水塘填满,致使原来以“山”命名的社区根本就没有山了,以“塘”命名的社区不见“水”。大多数住宅区除了绿化与景观稍有差异,地形地貌基本一样。这其实是一种对地形地貌的不尊重,让住宅区失去了地域“文脉”。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地形地貌影响着住宅区建筑的布局和形态。依坡就势的住宅布局形式是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也是对人性的关怀。

2.2 结合气候规划

气候对生态住宅规划的影响是直接的。衡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较分明,雨水充足,日照时间长。这样的气候条件要求住宅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冬季保温防寒、夏季隔热通风、日常防水防漏等因素。具体可以通过适当的建筑朝向、建筑体形和空间组合、建筑材料、表面色彩等选择来满足人体舒适感,避免不同气候条件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不适。控制阳光辐射、空气流动是结合气候设计的重要内容。水可作循环资源,因地制宜利用水,在建筑环境中引入亲水设施,可起到调节空气温度、降温的作用,创造理想的微气候[3]。

2.3 结合人文规划

1996年 6月在土耳其联合国人居环境大会制定了专门的人居环境议程,提出“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减少人居环境的生态痕迹,使其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相和谐,同时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贡献”。可见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不仅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尊重人文生态环境。衡阳有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世界最杰出的造纸术发明家蔡伦,与黑格尔并称世界最杰出的哲学家王夫之(王船山),大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湘军首领彭玉麟,新中国开国元帅罗荣桓,石鼓书院(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等。生态住宅的规划应充分结合这些人文资源,以满足生态住宅的精神功能。

3 完善生态住宅的评估体系

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大力提倡发展城市生态住宅,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评估体系,如:美国 LEED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德国的生态建筑导则 LNB、英国的 BREEM评估体系、日本的CASBEE、法国的ESCALE等。我国自 2001年出版发行《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以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特别在 2003年爆发 SARS疫情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住宅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意义。尽管我国已制定了相关的评估手册,但在实际的推广与操作层面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笔者认为解决困难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1)进一步完善评估体系;

2)评估体系的区域化。中国地域复杂,差异很大,现有的国家评估体系不能作为唯一标准,应因地制宜,立足于区域性城市人居环境生态状况与特点,研究区域性城市生态住宅评价指标的差异,力求构建和谐健康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模式,为生态住宅的开发、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的可行性依据。

4 结语

我国生态住宅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评估体系也正在逐步修订、补充与完善,项目的开发实施也刚刚起步,许多区域性城市因对生态住宅的研究与认识不够,基本上不具备实施生态住宅项目的条件。

但随着生态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态住宅的关注热度及我国生态住宅评估体系的完善,发展生态住宅、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必将成为未来住宅区建设的新模式。

[1]聂梅生.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50.

[2]颜京如.生态住宅和生态住区建设的背景、概念和要求[J].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2003(8):109.

[3]李 蓓.浅谈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J].四川建材,2009(3):118.

猜你喜欢
人居住宅评估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Jaffa住宅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评估依据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