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杰 王 鑫
进入新世纪,我国众多城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这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城市环境基础各异。如全国重点城市上海、北京;区域中心城市济南、贵阳;地方小城市山东莱西、江苏盱眙等。这一现象反映了我国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居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2003年 5月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指标》),提出建设生态县、市和生态省的具体建设指标,进一步推动了生态城市建设热潮。作为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我国同时又成为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实验的广袤热土。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呈现出如下特点与趋势:
1)分期建设步骤和目标。按照《建设指标》,各地生态城市建设均制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按照远期目标,即生态县创建一般以 5年 ~10年为期,生态市创建一般以 5年~15年为期。目前多数生态城市建设确定以 2020年前后为远期建设时段,如南京计划在2012年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城市标准,建成生态城市,到 2020年,初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山东省和浙江省计划在2020年建设成为生态省,安徽省则计划在 2030年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2)市生态规划编制。多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县市均编制了城市生态规划,在传统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确定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自然生态保护、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等诸方面建设措施。3)城市管理部门重视,投资巨大。各地生态城市建设均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普遍通过人大立法确保生态省市规划纲要的实施。各地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据地方政务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扬州市生态城市建设计划投资 508亿元,都江堰市生态城市建设计划总投资高达 3176亿元。4)重视环境治理,加强城市物理环境的改善。针对《建设目标》,各地纷纷强化了与市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空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质量的改善;强化森林覆盖率以及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的提高。5)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强调发展循环经济。自 2002年贵阳市提出建设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目标后,各地均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工作重点,鼓励企业通过国家 ISO 1400环境质量管理认证,满足《建设目标》的指标要求,力求将环境保护同产业发展相结合,探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共赢发展道路。
《建设指标》定义生态县(市)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生态县是县级规模生态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最终目标。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规定;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本质区别。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占绝对优势;分解功能不充分,城市生态系统的物流基本为线性(即输入能量和资源,输出废物的单向流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弱;人与自然隔绝,城市建设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制约。二战以后,快速的城市化运动加剧了城市生态问题的突显。目前,对于“生态城市”国际学界尚无明确的通识标准。1992年,Ashton曾提出“生态城市”应体现的 4项原则:1)对自然状态的最少干扰。2)最大的多样性(包括土地利用和社会活动等)。3)城市生态系统尽可能是闭合的。4)在人口和资源之间达到最适的平衡。
显然,这些原则对于任何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都是必要的。生态城市作为以人为主体的陆生人工生态系统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地尽其力,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即“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生态城市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强调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生态城市建设有其阶段性,并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生态城市建设并非单纯的治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分析《建筑指标》可见,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方面构建的评价体系没有反映城市各子系统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每个子系统的最优化不能保证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换言之,不通过可持续发展建设城市同样可以达到《建设指标》的各项要求。因此,作为终极目标的生态城市建设的短期行为恰恰是违背生态城市建设客观规律的。生态学家理查德◦瑞杰斯特领导的美国加州伯克利生态城市建设将远景目标放到 50年~125年以后,瑞杰斯特认为惟有经过长期的渐进的城市改造才能有机会获得一个“真正的具有丰富的文化/自然、城市/乡村生活内涵构成的人类尺度”的生态城市。
城市规模通常是按照人口统计学的标准划分的,联合国建议把人口 2万以上的聚居点作为城市。按照我国的城市标准,市区和近郊非农业人口 10万人~20万人口的城市为小城市,20万人~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50万人口以上为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基于汽车交通的工业城市其典型的城市增长模式是沿城市主干道及高速公路展开的蔓延式增长,这是机械的、不经济的、生态不健康的城市扩张方式,其直接后果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病”。目前国际生态城市建设关于城市规模的通识是鼓励建设相对紧凑的城市中心,鼓励多中心集中发展,限制各分中心规模,区域中心依靠就近出行而非机动运输来实现可达性。生态城市改造应逐渐分解中心大城市,建设步行城市,紧凑城市,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蔓延扩张。瑞杰斯特在伯克利市的改造建设中构想了如何在上百年时间跨度上分解城市,建设多中心步行城市。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渐进的城市改造过程。忽视客观规律,短期内高强度、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建设往往容易造成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盲目地追求森林覆盖率和城市公共绿地率同样可能对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江苏盱眙计划一年内建设 900万株意杨林基地,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 22.1%,城市绿化率达到 70%。短时间高强度的单纯人工造林忽视了生态城市绿化应遵循的建设植物群落原则,人为削弱了城市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同时,急功近利的造绿行动对于大多数水资源缺乏的中国城市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水资源浪费。事实上,内蒙古、甘肃治理沙患的防风林工程就造成一种在沙患和水荒之中艰难抉择的局面。追求短期效果,违背生态学规律,大跃进式的生态城市建设带来的往往是宏观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失衡。
城市景观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城市步行街、开放空间、城市环境艺术品等共同构成优美的城市微观环境。但应当注意在生态城市建设旗帜下的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是 20世纪20年代初发端于美国的城市视觉环境改造运动,强调规则、几何、古典和唯美主义,过分强调视觉美化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作用,芒福德称之为“集权主义的城市规划”。
对照美国伯克利市和澳洲哈利法克斯市的城市建设可以看出:在城市规模控制、保护乡土环境、改变土地开发模式、创建宜居社区、发展生态交通模式、改变能源利用和粮食供给模式以及公众生态意识培养等诸方面,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存在简单化和急进的倾向。融合物质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结构改造的现代生态城市建设迥异于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生态城市作为一个进化的概念反映出其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应注重其发展过程,注重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各个子系统协调的进化过程。作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生态城市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建设必将是开放的和长期的。
[1]理查德◦瑞杰斯特.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M].沈清基,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宋永昌.城市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