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臣 (山东省新泰市汶南镇兽医站 271202)
1.1 不按程序防疫 养鸡需要严格控制的传染病很多,如鸡新城疫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球虫、鸡痘、马立克氏病等都有相应的疫苗,防疫程序也较为完善,但时有发生。规模饲养场技术力量雄厚,一般都按照程序(或孵化场、饲料推销商提供的免疫程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免疫接种,但散养户的免疫工作却普遍选择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且以新城疫为主并对于其它疫病则不予重视。“防重于治”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得过且过,存在侥幸心理。
1.2 疫苗储存运输及操作不规范 疫苗运输不管什么季节是简便装,不用保温桶;不能按照贮存温度要求贮存,往往是放冰箱或冰柜,不管温度高低;操作上也未按要求进行。
1.3 疏于防疫、检疫 一些动物防疫监督站雇佣村级防疫员监督力度不足和其素质水平等原因,防疫效果差难以保证鸡不发病,有的甚至只伸手向农户索要防疫费、检疫费,却不给鸡作防疫或检疫,不了解疫病流行情况导致一些地方鸡传染病的流行。
2.1 超剂量和乱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以及激素类药物即使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专业人员对药理和配伍禁忌理解不深,简单酸碱中和的表面现象或单靠经验和他人介绍来用药,有的只用所谓“万能配方”青霉素、链霉素、地塞米松。如果效果不明显,往往又会盲目地加大用药剂量,有时甚至会超出常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且药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与药物浓度有相关性,但不成正比,对于对药物不敏感的微生物,过量使用不但不能杀死它,相反会使微生物增加对药物的耐受性。磺胺类药物应遵守“首次突击量,以后维持量,症状消失后使用最小量”的用药规律,使原来对磺胺药比较敏感的微生物开始耐药。
2.2 联合用药的盲目性 药物有协同或拮抗作用,有些人不懂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鸡生病就自己胡乱买药配药;有些兽药经销商为了卖药忽悠农场主,喜欢用大处方,以期大幅度提高治疗费。许多兽医也存在发病机理不懂就联合用药。凡药三分毒,不是用药越多越好。乱用药不但可能会使药物之间产生拮抗作用,降低疗效,还很有可能使病原菌产生变异,导致抗药性产生。
2.3 治疗不当 任何一种药物在体内维持药效的时间是有限度的,当药物降低到一定浓度不能杀菌时就必须及时补充,组织用药疗程维持血药浓度,否则,病原菌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药物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相生相克,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治疗要有后续维持浓度,可以降低用量。
开放的食品市场,有利于商品的合理流通和价格稳定,但一些地方的检疫机构却形同虚设,实际上是只收钱而不作检疫把关,使得一些患有传染病的鸡得以顺利流入肉品加工企业或走上消费市场,这使得一些严重的传染病能在单个散发后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残弱病死鸡和鸡粪未经无害化处理就各地运输、流通,人为疾病散播,相互污染致使疾病不断。最可怕的是有的地方发生传染病而隐瞒不报,封锁消息不公开使得传染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控制不下来。
4.1 非典型性病例普遍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多表现呼吸道症状,生产力急剧下降,死亡率一般在5%以下,剖检病死鸡多数看不到腺胃乳头出血现象,仅见盲肠扁桃体出血,肠道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及淋巴结肿胀、出血,输卵管水肿,卵巢充血和可能坏死,气管黏液增多等,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其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如免疫抑制病存在、养殖场卫生管理条件差,免疫程序过密和疫苗用量过大而致免疫抑制和强烈应激,超强毒株感染等等。
4.2 混合感染多见 单一病原菌感染的临床上并不多见,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感染,如鸡的新城疫鸡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禽流感、鸡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也是兽医盲目联合用药的主要原因,临床上要控制继发感染还要以最快速度找出原发病,寻其根源否则难以有效控制。混合感染多是防疫不规范,环境条件差,应激反应大等未能建立免疫效应,机体抵抗力差所致。
4.3 老病复发 以往呼吸道型传支、坏死性肠炎、马立克氏病等疾病见的不多,而现在却频频出现,使用疫苗又防不住,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疫苗发展速度跟不上病毒、细菌的变异速度。
4.4 新传染病不断被发现 我国近20年来新出现了近20种畜禽传染病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对新发现的传染病的控制,需要有一个认识积累过程,我国大部分新病都是未意识到通过贸易引种带进来的,基于此就要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不能跟着国外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