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平 刘传庆 (山东省平阴县畜牧局平阴畜牧兽医站 250400)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一些养殖场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增加,现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1.1.1 选址不当 一些养殖场没有按照科学的要求选址,选择在地势低洼的地方、靠近国道、养殖场、居民区、肉类加工场的地方建场,导致疾病发生的机率增加。
1.1.2 养殖场内设计布局不合理 管理区和生产区不能严格分开;圈舍之间的距离太近,单栋圈舍跨度太长,使得圈舍内通风不良,湿度加大;未设置隔离设施和隔离带;养殖场门口和每栋圈舍门口没有消毒设施,如消毒池、紫外线灯、更衣室等。
1.1.3 舍外环境脏、乱、差 舍外的空地上杂草丛生,排污沟裸露,给蚊蝇和老鼠提供了生活场所,增加了病原微生物传播的可能。
1.1.4 饲养环境恶化 不重视粪污的无害化处理,随意排放、堆放,病死的畜禽和用于解剖的畜禽及母畜产仔后的胎衣不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乱扔或偷偷埋掉,使环境逐步恶化,从而给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1)养殖场的总体布局及朝向。养殖场的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平坦、背风、向阳的地方,远离公路、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居民区,及水源地。(2)定期清除场区内的污物、垃圾、杂草。病死畜禽、用于解剖的畜禽及母畜产仔后的胎衣要远离养殖场进行焚烧或深埋,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污物要及时清除,最好是建沼气池以便合理科学的处理粪尿。及时清除院内杂草,尽最大努力消灭蚊蝇,老鼠。(3)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要严格分开,严禁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4)建议在猪场的下风处500~1000m处建一个隔离场,以便将病畜禽隔离治疗。
2.1.1 引种混乱,隔离不当 引种渠道增多,引进带病但未经检验的猪,导致病毒和细菌随着种猪被带入并传播;对新引进的畜禽隔离时间不当,不到隔离时间便混入大群,导致疫情发生并大面积暴发的机率增大。
2.1.2 生产用水不符合要求 部分养殖场使用未经消毒的池塘水或河水,导致一些病原微生物污染养殖场或直接进入猪体内。
2.1.3 饲养密度过大,不能做到“全进全出” 一些养殖场由于圈舍数量不足,将母畜、仔畜、育肥畜禽放到一起饲养,畜舍、产房、保育舍混在一起,饲养密度远远超出圈舍的承受能力,加之圈舍通风不良,导致圈舍内空气不流通,有害气体超标,诱发呼吸道疾病,导致交叉感染。
(1)引种时一定要在非疫区引种,并经畜牧兽医部门严格检疫检验。引进后要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抽血化验检验主要的传染病的情况。(2)降低饲养密度,保持空气畅通、清新。(3)用水应达到饮用水标准。
3.1.1 过分迷信疫苗的作用 盲目迷信疫苗的作用,随意加大疫苗剂量,滥用不合格疫苗。认为只要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不注重平日的疫病预防。
3.1.2 免疫程序不合理 不能结合本地的疫病流行特点和本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随意照搬书本或其他养殖场的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没有针对性;机械性的照搬免疫程序,缺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的能力,如在畜禽发病的情况下仍按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3.1.3 免疫时机不当 有的养殖户图方便,选择在断奶、转群的时候注射疫苗 ,忽视了断奶、转群时对畜禽会造成应激,免疫效果不理想。
3.1.4 疫苗质量不过关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疫苗很多,同一种疫苗会有很多厂家生产,但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会有假冒伪劣的疫苗,一些养殖场购买疫苗时不注重疫苗的质量,稍有不慎会给养殖场带来致命的打击。
3.1.5 疫苗运输、保存不科学 不按要求运输、保存疫苗,该冷冻的不冷冻,该冷藏的不冷藏,造成疫苗质量下降甚至失效。
3.1.6 疫苗使用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疫苗没有按标准要求进行稀释,或在稀释过程中受到消毒液污染;用时没有充分摇匀;注射部位不准确,或注射深度不够,甚至打飞针;注射剂量不够或过多;注射部位皮肤不消毒;针头大小、长度不合适;疫苗使用过程中没有防晒、防高温,没有在2h以内用完;做不到1个畜1个针头;没有将使用完的疫苗瓶进行无害化处理,随手乱扔疫苗瓶。
(1)要有专人负责免疫工作,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注射,并做好免疫登记。(2)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贮存、使用疫苗:科学的使用疫苗,注射方法、部位准确,深度适中;注射时做到1畜1个针头,严格对注射部位进行消毒;注射剂量要足,但不能盲目的增加或减少剂量;疫苗该冷藏的冷藏,该冷冻的冷冻,疫苗瓶和剩余的疫苗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
4.1.1 操作不规范 消毒剂选择不合理,随意更换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造成消毒无效;使用化学消毒剂不按消毒规程进行,不彻底清除粪便等污物便进行消毒;不按要求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配制消毒剂,擅自改变消毒剂的浓度;消毒剂不现配现用;消毒方法不当,金属注射器消毒,煮沸时间不足;紫外线消毒时,紫外线的强度、照射距离、照射时间不足,消毒时敞开门窗等,均会影响消毒效果。
4.1.2 消毒不彻底、不到位 带畜禽消毒往往留有死角。消毒池不能定期更换消毒液。忽视本场职工的消毒,不能做到进入场区进行消毒。
4.1.3 消毒制度不完善 不能定期消毒,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消毒药的浓度配比不科学合理,不能根据周边疫病发生情况进行紧急消毒
制定适合本场的消毒计划和程序;完善消毒制度;选择可靠的消毒剂;做到同步消毒,不留死角;应选用2~3种不同的消毒剂进行交替使用;带畜禽消毒时应选用对人畜副作用小,刺激性小,对金属、塑料制品腐蚀性低的药物。
5.1.1 不按疗程用药 认为畜禽患病后用药一次就能见效,否则就是无效或不对症,而盲目地更换药物或加大药物剂量。
5.1.2 滥用药物 认为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是“万能药”,不注重合理配伍,违反配伍禁忌使用药物,大剂量用药或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导致消化机能障碍和毒副作用的产生。
用药时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不能盲目的加大或减少剂量,抗菌药治疗急性感染一般要求用药3~5d,2~3次/d,才能达到效果,无效再考虑加量或换药,严格控制用药间隔时间,以保证药物在畜禽体内持续的作用时间。严格遵守配伍禁忌;重视兽药质量,购买兽药时要选择正规的厂家购买,在标签或说明书上要印有商标、兽药名称、规格、生产企业名称、产品生产批号和有关部门审批的兽药“批准文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