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0-08-15 00:48:03常书平
山西林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林业森林农民

常书平

(山西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新林业”、“接近自然的林业”、“多效益综合经营的林业”等概念,而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生活能源紧缺、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林业发展战略正由传统林业向社会林业(乡村林业)方向发展,并且在东南亚等国家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1 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林业发展战略的讨论,并开始制定 21世纪初的林业发展规划。在这场讨论中,一些专家提出林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是抓商品林业的建设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这两大关键环节,通过率先突破木材供给和合理建立产业结构,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为全局的调整创造条件、储备力量”。而另一些专家则强调中国林业要走生态林业之路,其实质就是“把林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建立在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理论基础上,以生态经济综合效益为经营目标,并运用生态平衡原理来探求充分利用林地生产潜力”。还有的专家则认为:森林是一种多资源、多功能的综合体,在森林日益社会化的今天,林业应该采取综合发展的战略,对内应建立起多元主体的林业产业结构,对外应当加强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其实,不论是“分工论”的商品林业,或是生态经济相结合的“生态林业论”,以及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综合交叉发展的“综合林业”,都将建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可持续林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看,如何评价森林在乡村、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和作用,并把林业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效益协调好,是当代林业的首要任务。社会林业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下,把林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使林业成为综合发展、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2 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在经济和环境协调中求发展。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具有以下作用: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息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 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 mm/h)还要大。森林的枯枝落叶层可以吸收 2 mm~ 5 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土地沙漠化。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 0.3,沙尘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含量,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可吸收大量降水,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分 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 21.6 mm,约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的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据测定,100 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 30%,摩托车噪声 25%,电声噪声 23%。

3 社会林业在中国的发展展望

3.1 存在的问题

1)社会林业发展尚存体制性、机制性、政策性的障碍。如:土地和树木权属是制约社会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权属关系稳定的林地,农户也许愿意大量投入,并种植生产期较长、经济价值较高的林木,反之不然。

2)林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难、经营过程税费负担过重、资金不足、缺乏营造林实力等因素,制约了造林和中幼林抚育的发展,影响后续资源增长,严重阻碍了社会林业经济的发展。

3)现有林木和副产品利用率较低。林业产业产品结构、生产力布局、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化、工业化比例低,经济效益低。林业的多种资源尚未被很好的开发利用,优势未能得到发挥。

4)林农总体素质较低。林农主要依靠传统方式经营林地,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缺乏长期经营规划。

3.2 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社会林业正以中国特有的形式和内涵发展着。如:河南省西陕县的农民规划员制度与农民参与农村规划的结合;湖南省桃源县的乡村林业把庭院经济、乡村林场与乡镇企业结合起来,特别是庭院经济收入已占农业收入的 58%;山西省壶关县,林业已从单纯经济目标转向生态经济相结合的小流域治理,出现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好局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变,生态经济出现良性循环,等等。如何把农(林)业,农村(山区)、林农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要结合农村经济、政治改革的实践,深入研究改革给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结构、资源配置、经济分配、人际关系以及农民的社会行为、社会与个人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因此,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林业的发展,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林业发展道路,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和传统,传统的组织作用和精神力量与现代经济生活如何结合才能成为现代农村发展的形式和内容。

2)如何把商品林业、生态林业、社会林业从不同的侧重点结合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去,把“三农”与“三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3)应当建立起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互助合作和公正分配方式,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研究农民的各种自组织、自教育的形式,其中包括利用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民族以及宗教等力量,弄清某些地方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形成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5)如何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使他们成为科学技术的载体,并和农民自组织、自教育的形式结合起来。

6)如何建立起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民自发的产业组织和市场不具有重新调整这种分工和利益分配结构的组织功能,这种调整只能由理论来组织和推动。政府作为超市场力量能够在这方面通过承诺与参与、政策诱导、资金推动等起到“引导、支持、保护、调控”的作用。

7)如何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这里除了多渠道集资外,还可依靠互助合作。

总之,乡村林业与农村发展紧密相联,可以通过林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乡村林业是以多元的、综合的形式来支持农民的综合发展。他一方面有赖于政府作为林业的一项发展战略予以大力支持和推动;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充分依赖农民、面向农村,包括农民参与规划的制订、决策的实施和效益的分配。因此,可以预料乡村林业必将推动山区、农村的全面发展。

[1]程 平.浅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J].林业建设,2005(1):20-24.

[2]樊向丽,张 霞 .林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甘肃林业,2005(5):17-18.

[3]刘会清,李 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振兴林业经济[J].内蒙古林业,2006(1):36-39.

猜你喜欢
林业森林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