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献 王永亮
(重庆市茧丝绸行业协会,重庆 江北 400020)
重庆地处中国内陆中西部接合地带,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蚕业是我市的优质产业、特色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骨干产业,具有明显的比价优势。政府计划在“十一五”期末,重庆市茧丝绸行业要达到年产茧 5万吨 (100万担),蚕农收入 7.5亿元,工业产值 25亿元,出口 1亿美元,实现工业利润 5000万元。力争使重庆的产茧量、丝绸出口及产业综合排名三项指标名列全国前 8位以内。并重点培育 2~3家年出口 3000万美元、销售收入 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贸工农一体化的跨省区大集团、大公司,培育 5~7家年出口 1000万美元、销售收入 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 3~5个全国知名的重庆丝绸品牌。政府对我市未来茧丝绸行业的建设发展是相当重视,但我市茧丝绸行业当前发展却面临许多困难,其中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
据调查,忠县祥飞丝绸公司正常生产需 400多工人,但长期工人不到 200人;重庆市清溪丝绸厂2010年开年开工,由于招工不足,只好由两班生产改为一班生产。据统计,重庆市茧丝绸加工企业全部开工,需要工人 2万余人,但实际生产开工只有 0.5万人左右,并且有 50%都是现招的农民工,一线工人和技术工人缺口都在 2500人左右。在职的熟练工人中呈现出高龄化趋势,40岁以上的占90%左右。年青人平均在企业服务的年限为 2.6年,而企业培养一个合格的缫丝工需要 1年,培养一个合格的织绸工需要 2年。企业在不停的为自己培养人才,而熟练的一线技术人才则不断的流失,人员组成变动频繁,招工成本不断增加。
重庆市茧丝绸产业发展滞后,效益差,是影响产业劳动力合理配置、加工企业招工难最根本和最深层次原因。通过近三年的统计数据表明,重庆丝绸工业产品结构未优化,仍以低利润、抗风险弱的初级原料产品加工为主,几项主要指标每年呈现出递减趋势。2007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4.71亿元,2008年为 8.90亿元,2009年为 7.10亿元,年均下降 30.53%;2007年全行业从业人员 13563人,2008年为 8347人,2009年为 5244人,年均下降 37.83%;2007年全市丝绸贸易出口 5500万美元,2008年为 4300万美元,2009年为 3500万美元,年均下降 20.15%。
工作环境虽有改善,但总的情况依然较差。大多数丝绸企业生产条件简陋,工人在高温多湿,噪音大的环境里站立操作,长距离走动作业。劳动者在缫丝生产过程中要长期接触到高温多湿的碱性环境,只有 40%左右的企业为工人发放了劳保用品。
生活环境缺乏以人为本的相应设施和条件。一些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员工食堂和宿舍,不能解决住宿就餐问题,工作之后没有一个安身休息之地,精神生活匮乏。
通过对重庆市赵家镇抽样调查,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扣除五险一金,月均工资在 1550元。留守人员中全劳动力人员月均收入在 300~950元之间。
通过对全市蚕种生产、丝绸加工企业抽样调查,蚕种生产企业用工 2009年月均工资在 600~800元之间,扣除自付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实为540~720元之间。丝绸加工企业用工 2009年月均工资在 890~1240元之间,扣除自付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实为 712~992元之间。
通过市劳动就业局了解,2009年重庆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月均工资在 900~1500元之间,平均在 1140元左右。而重庆丝绸加工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工人月均工资最高还不到 1000元,平均只有 800元左右,远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与务农相当。
2.4.1 行业竞争加剧。沿海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对我市的劳动力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单件产品工价普遍比沿海同类低 20%~40%,且生产不够稳定。加之丝绸企业近六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 18~25岁之间,近三成的岗位要求年龄在 26~35岁之间,旦偏重于对女性的需求。
国家连续出台的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的种、养风险。中央财政对种子、肥料、农机的直补政策,农产品的保护价收购,稳定了农民信心;国家新农村建设促成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与市场化,提高了农业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
2.4.2 市场调整、企业用工、经营理念落后。劳动力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功能不健全,存在许多人为因素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造成价值信号不能正常反映供求信息,缺乏公平竞争,影响人们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计划。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缺乏市场需求的客观调查,在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中存在着盲目性,难以实现培训及上岗的要求。
部分企业仍维持固有的用工理念,未能看清新生代农民工有更强的权益意识,对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劳动环境有更高要求。调查部分农民工春节后不愿返回原单位工作的原因时,认为“工资太低”的占51%,“加班太多吃不消”的占 22%。
国家新劳动法,加强了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福利待遇的保护,这对以微利生存的丝绸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于其他行业较为完善的福利待遇,缺乏招工竞争力,本有员工也大量外流。
3.1.1 加大职教培训,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力度,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等突出社会问题。政府付费,委托咨询机构 (工会组织、律师所等)免费为农民工进行法律咨询,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强已就业农民工的稳定性。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建议政府每年安排专项培训基金,委托行业协会、工会组织等机构对需求缺口较大的工种进行农民工专业培训。对已就业的农民工,可与企业联手进行技能资格培训,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改善创业环境,形成创业促就业的良性机制。加强我市新生劳动力的培育,重点针对中学毕业后的滞留人员,进行转移就业培训,落实政府“劳动预备制培训制度”。
3.1.2 完善服务体制,创新用工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形成服务网络,劳务人员可在县、乡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免费获取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加强信息网络以及基层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做好对不同地区职业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各乡镇、街道可因地制宜组织一些就业信息,形成经常性的“就业超市”、“就业集市”。地方政府应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结合。杜绝各项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管理行为,给进城务工者以平等的市民待遇,包括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以及通过较宽松的滞留和居住政策、公平的用工原则,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
3.1.3 启动预警机制,建立人才库。茧丝绸主管部门应委托行业内的专业机构定期对业内用工状况、工资福利、工作环境进行调查,建立用工预警机制,掌握行业用工现状,定期发布行业内的用工信息,为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茧丝绸主管部门应建立茧丝绸行业专业人才库,包括大中专院校师生,在职或毕业人员,各企业改制后的富余人员等,促成单位需求与人员就业的双灵活。
3.1.4 推进产业转型。茧丝绸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高额的劳动力成本支出,严重地增加了企业负担,而行业要求的低廉劳动力供给,也增加了招工的难度,加快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政府通过对企业引进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智能化的加工设备进行财政补贴,每年安排专项基金,有针对性的改造,用于减轻企业的转型负担。加快行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产业的转变,减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2.1 建立忠诚的员工队伍。设立高期望值,引导员工迎接新挑战,为富于创新的有贤之士提供更多成功机会;与员工定期开展交心谈话,实行人性化管理,让员工真切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公开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福利待遇;倡导关爱员工、信任和授权员工,在他们工作出色之际给予肯定;培养员工的责任感以及对企业的信任度;辅导员工发展个人事业,在职业发展目标上帮助他们,做到人员的长期稳定性,避免人力需求危机。通过宽松的假期、福利机制,满足员工的现实感,实现员工的需求感,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3.2.2 建立合理的劳动报酬工资福利机制。综合本地区物价及社平工资,合理确定劳动报酬,并按时、足额发放,以稳定现有熟练工人,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完善劳保制度,改善居住条件,建立娱乐、休闲场所,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归属感。
3.2.3 建立稳定的工源关系。拓宽招聘渠道,通过报纸、人才中介、网络招聘与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人才市场联系挂钩等多种途径招工,建立长期合作的供需机制,以保证相对稳定劳动力供应。另外,企业还应该充分利用企校联合办学或定向培养的方式,从内地吸收学员,作为员工队伍的有力补充。
完善用工管理机制。采用长期聘用制度,建立固定用工关系,防止人员外流;企业与劳动者签定用工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给劳动者创造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3.2.4 建立人员培训机制。用“技能培训”来吸引工人,提升务工人员的就业本领。在目前技工普遍难寻的情况下,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在职职工的技术培训,是解决企业“招工难”的又一可行方式。
3.2.5 改变生产模式。改变企业生产模式,不是一层不变地在劳动密集型上徘徊。新生的求职者越来越多的是有一定知识的人,去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会越来越少。因而,企业必须要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含量、技术含量高方向转变。就丝绸加工企业来说,提高劳动生产率,由目前全员平均年产丝 500~600kg/人应提高到 1000~1200kg/人。
转变务工者就业观念。在新形势下,务工者应认识到:原有的劳务输出观念与现在所强调的劳务输出观念有着根本的不同。随着产业梯度转移、社会经济发展,人才本地化问题更加突出,就业方面所呈现的将是省外劳务人员的回流、市内输出(入)及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格局;原有的强调输出数量而忽略技能素质的观念已经相对滞后。因此,需要实现素质观念上的转变让人们认识到劳动技能素质越来越成为劳动报酬的核心,自主参与培训,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同时,转变只知外出务工而不愿本地就业的观念。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让人们了解内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会,引导广大务工者就近就业。
[1]重庆市外经贸委.《2006重庆丝绸工业普查汇总报告》[R].2006,2-3.
[2]重庆市外经贸委.《重庆市茧丝绸发展“十一五”规划》[EB].http://www.ft.cq.cn/jscgl/xgzc/8196.htm,2006,05,29.
[3]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对策初探》 [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 (2004)[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重庆经济信息网.《2007年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对重庆经济运行影响》 [EB].http://wenku.baidu.com/view/3e935ec66137ee06eff91899.html,2008,5,8.
[5]重庆市劳动保障局.《保障有待改善:来自重庆市农民工劳动保障情况的调查》 [EB].http://www.lm.gov.cn/gb/employment/2007-12/13/content_213941.htm,2007,12,13.
[6]华龙网一重庆晨报:《全国政协委员热议:重庆也遭遇了民工荒》 [EB].http:/www.eqwin.com/news/contents/98/69968.html,2009,9,4.
[7]工人日报:《三大原因导致局部地区招工难》 [EB].http://article.zhaopin.com/pub/view.jsp?id=77818,2007,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