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多勇
近年来,在省、市农机、安监部门的指导帮助下,肥城市认真开展了以建设“平安农机”为主题的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全市共创建农机安全示范乡镇9个,农机安全示范村72个,农机安全示范户700个。连续多年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年检率、持证率达95%以上。2008年被评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2005年被评为全省农机安全“十、百、千、万”示范活动先进市,连续六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一、强化措施,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
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机、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了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机局,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实施工作。各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了对全市14个乡镇(办事处)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与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并对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任务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乡镇,年底考核对安全生产不达标的,评先树优实行“一票否决”。各乡镇也将各项任务指标落实到村,村落实到户。全市607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农机安全协管员,大多是两委干部兼任。
二是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教育效果,我们通过每月驾驶员安全学习例会、科技下乡、制作农机事故案例展板等方式以及通过电视台、电台、《泰安日报》、《山东农机化》杂志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近年来,农机、交通、安监等部门抽调60余部车辆深入各乡镇(办事处)、各集市进行巡回宣传,做到了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字。在各乡镇(办事处)交通要道悬挂横幅180余幅,书写永久性、临时性标语2600余条,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48场次。
三是市农机局制定了详细的农机安全示范乡镇、农机安全示范村和农机安全示范户标准,各有关乡镇、村也按照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制度。
四是选择老城镇、安庄镇、仪阳乡作为农机安全“十、百、千”示范活动典型乡镇,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并安排骨干力量盯靠在第一线,引导和培养出了一大批农机安全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同时,充分发挥“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平安农机示范村”“、平安农机示范户”的示范作用,起到了抓一点带一片,抓一村带一乡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构筑三道防线,确保“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一是把加强农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机手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作为防范农机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二是抓源头治理,构筑起消除农机事故隐患的防线。三是抓安全督导,加大对严重违章行为的纠查力度,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农机安全监督管理行为。2006年起,每年争取市人大、市政协领导视察农机法律法规落实和农机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促进了全市农机法律法规的落实和平安农机建设工作的开展。实行了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办事依据、业务程序、收费项目和标准都进行公示,公开业务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号码,设立了意见箱,对内实行业务互相制约机制,对外聘请机手担任监督员,定期走访机手,征求意见和建议。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前来办理业务的机手印发《告知单》,对业务办理条件、依据、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收费依据和标准、承诺时限详细说明;实行“一站式”服务,做到了公开、透明、廉政、高效。
为了及时处理重特大农机事故,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市农机局连续四年下发文件,对重特大农机事故报告制度、应急处理程序作了具体规定,成立了应急处理机构,明确了人员、职责,提高了快速反映能力。2009年9月,市对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通过演练,极大地提高了农机部门对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协调、组织、处理能力,有序处置,将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