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亮
(山东省莱西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266600)
浅谈布氏杆菌病的预防与控制
刘永亮
(山东省莱西市畜牧兽医工作站 266600)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牛、羊和猪最为易感,其特征是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人感染本病时体温呈波型热或长期低热,全身不适,关节炎,神经疼,盗汗、寒战及睾丸炎、附睾炎等,孕妇可引起流产。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畜及带菌畜,受感染的妊娠母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妊娠母畜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病菌随胎儿、胎水及胎衣排出,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和乳汁、粪便中也含有布氏杆菌。
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健康的家畜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人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家畜,可通过与病畜或带菌畜及其产品接触引起感染发病。
牛感染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周至6个月,最明显的症状是怀孕母畜流产。流产可能发生在妊娠的任何时期,最常发生在6~8个月居多,如果已经流产过的母牛再发生流产,一般比第一次流产时间推迟。流产母畜常见胎衣滞留,尤其是晚期流产牛,早期流产者,通常在流产前胎儿已经死亡。公牛可见阴茎潮红肿胀,常见睾丸炎及附睾炎,急性者睾丸坚硬,肿胀疼痛。有些病例呈现关节炎、跛行等临床症状,通常为个别关节患病,多见于膝关节和腕关节。
3.1 实行封闭式管理 养殖场的建设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场址的选择应远离居民生活区、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生产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污水、污物、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消毒设施设备健全,并正常运转,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尚不具备规模的养殖户,应实行圈养,家畜圈舍及饲养环境应定期消毒,以防止病原传入。污水、污物及粪便应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3.2 坚持自繁自养 在健康的家畜养殖场,控制本病传入的最佳方法是坚持自繁自养,确需引进种畜或补充畜群时,要经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抵达后应在输入地兽医主管部门指定的检疫隔离场进行复检,经复检合格的方可饲养,不从疫区引进家畜。在配种、接产和疾病诊疗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过的器械及物品应进行严格消毒或无害化处理,防止人为传播病原。流产胎儿、胎衣、污物应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
3.3 定期检测 健康的畜群应自觉接受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定期检测,检测不合格的,应立即按规定进行处理,及时消除隐患。对已经发现本病的畜群,应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消灭本病的主要措施是定期检测—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人预防本病的措施重点是避免职业性感染,相关从业人员应严格做好自身防护工作,尤其在大批仔畜生产季节,更应特别注意防护。
S852.61+4
B
1007-1733(2010)05-0095-01
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