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宪彬 刘 晶 (山东省新泰市畜牧局 271200)
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措施
陈宪彬 刘 晶 (山东省新泰市畜牧局 271200)
免疫接种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主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我国在防控畜禽传染病上使用疫苗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畜禽的健康。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达不到预期效果,影响了免疫效果。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如何提高免疫效果做以下探讨。
抗体的形成有初次反应和再次反应两种形式。初次反应潜伏期长,产生抗体量少,持续时间短。再次反应或特异性回忆反应潜伏期短,产生抗体易多,持续时间长。
2.1 母源抗体水平 母源抗体具有双重性,即母源抗体对仔猪有保护作用,但也会影响仔猪的免疫效果,高水平母源抗体能中和疫苗中的抗原,使疫苗的效价降低或失去免疫力。
2.2 疫苗原因 由于疫苗质量问题,生产厂家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或者使用了假冒伪劣疫苗或过期、失效的疫苗;在运输和保存过程没有按照疫苗说明进行运输保存,导致疫苗反复冻融,使疫苗效价下降甚至失效;疫苗所含毒株与本地区流行毒株的血清型不一致,免疫接种后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2.3 免疫程序 由于初免时间过早或过迟,受母源抗体的影响,形成免疫空档期。不按规定时间进行强化免疫或者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出现竞争性抑制,影响了抗体形成。
2.4 免疫操作规范 由于不按规定进行疫苗稀释或稀释后放置过久,免疫接种前没有观察畜禽的机体状态及健康情况,接种剂量和接种部位不准确等均可造成免疫失败。
2.5 病原微生物及药物影响 由于个别养殖场、户缺乏必要的防疫条件设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致使动物机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加之在日常饲喂过程中添加抗菌素和不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损伤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和抑制免疫应答,造成了免疫应答能力下降。
2.6 饲养管理 在养殖实践中,由于科学养殖技术的缺乏,凭经验养殖的现象仍然存在,使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缺乏造成营养不足或者由于饲养密度过大、受各类应激影响,饲喂了发霉变质的饲料,使机体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影响了抗体的产生。
3.1 合理选用疫苗,严把运输、保存关 选用疫苗时,一定要选购正规厂家的疫苗,注意查看产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等内容并做记录,保存空瓶,做到有据可查。要根据当地流行的传染病毒株选择血清型或亚型一致的疫苗。严格按使用说明规定的温度运输、保存,避免光照和辐射,保存过程中要定期检查。
3.2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1)根据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以及疫苗种类、性质等来制定免疫程序,要综合考虑,不可千篇一律。对常发、多发和严重危害生产及人体健康的传染病重点预防。(2)根据母源抗体的水平确定仔猪的初免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测定母源抗体来确定初免时间。没有条件的,可参照目前国内的研究资料,结合疫苗使用说明书来确定。(3)合理安排加强免疫和加强免疫时间。初次使用的疫苗和初免后最好在短期内再安排一次加强免疫,一般在上次免疫抗体达到峰值后加强接种,以后根据疫苗的免疫期来安排接种。(4)在一段时间内给同一群体或个体接种或两种以上疫苗时,要根据前一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时间来合理安排接种时间,以免疫苗之间产生拮抗作用,影响免疫效果。
3.3 严格规范免疫操作 (1)看疫苗。使用疫苗前,要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了解疫苗的用法、用量生产日期及有关注意事项等,检查瓶壁是否裂纹、瓶塞是否松动等。凡瓶壁裂纹、超过保质期、疫苗内有异物以及疫苗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不得使用。(2)看接种动物。免疫接种前,要详细了解接种群体的健康状况,凡瘦弱、有慢性病、已感染传染病、体温不正常及处于病愈后康复初期、应激反应期、怀孕后期等情况的畜群不易接种。(3)严格消毒注射。对注射器、针头、镊子、疫苗瓶塞、注射部位等要严格消毒,确保一针一畜。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途径进行接种,不能随意改变。要细心操作,避免在免疫接种中出现“打飞针”、注射部位不准,疫苗从注射孔外溢等操作失误的现象。(4)严格使用疫苗。疫苗稀释时,必须按说明书的规定准确计算,不能随意增减稀释液的用量。疫苗启用后要尽快用完,灭活疫苗在24h用完,液体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1)加强饲养,按照营养需要,科学配合饲料,合理调配日粮和饲喂,加强平时的饲养,培育健康群体。(2)加强管理,合理确定饲养密度,做好环境卫生和防寒、防暑等工作,保持环境安静,尽量避免拥挤、高温、寒冷、饥饿、噪音、惊吓等因素的刺激,减少应激。(3)加强消毒,净化疾病,定期对圈舍,环境、饲养管理用具等进行消毒做好粪便、尸体的无害化处理。
S823.9+4
C
1007-1733(2010)05-0053-02
20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