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震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101)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蔬菜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安全、优质、卫生的蔬菜已成为人们安全消费的必然选择。但近年来,蔬菜病草害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农药施用量与施用面积成倍增加,大量杀伤天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给蔬菜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威胁。因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保证蔬菜安全、卫生和优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90%以上农药的终端使用者是农民,由于部分菜农自身素质较低,科学用药意识淡薄,经常发生随意用药、滥用药、用错药的现象。
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适时用药,以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但菜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均采用见虫就打,见病就治的方法,用药时间不合理,降低了防治效果,同时对施药者身体健康也造成极大威胁。
农药使用浓度都是根据科学的试验数据确定的,在发生病虫害时,有些菜农随意增加药液浓度,误认为药量越大防效越好。这样不但加大了经济投入,增加了农药残留量,加重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加快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多数菜农喷药时比较着急,用水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药效的正常发挥。同时许多菜农使用活水配制农药,由于活水杂质多,用其配药易堵塞喷雾器喷头,同时还会破坏药液悬浮性而产生沉淀。
合理混用农药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达到提高防效、扩大防治范围、节省工时的目的。但是在菜农用药时,依然存在将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农药、酸性和碱性农药混配现象,这样不仅浪费农药,增加了害虫产生抗药性的风险,还会影响防治效果。
菜农使用农药具有习惯性,有的菜农一旦发现某种农药效果好就会长期使用,即使发现该药剂防效下降也不更换药剂品种,而是采用加大用药量的办法来防治病虫害,增加了防治难度。
菜农在防治不同病虫害时均采用同一喷头,有的喷雾器使用时间过长,压力不够或孔径设计不合理,造成喷雾器雾化程度不好,且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现象,使用这样药械喷药既浪费了药液,又降低了防治效果。
菜农是农药使用的主体,只有提高菜农安全用药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农药使用不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因此,要加大安全用药的宣传力度。(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材料等媒介,通过现场会、培训会、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禁用、限用的农药品种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广大菜农了解农药知识,认识盲目用药的危害,提高科学安全使用农药自觉性。(2)对农药经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不仅要把经营人员培训成合格的卖药者,而且要使其成为技术较好的民间医生、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宣传员、法律法规的传播员。(3)对蔬菜种植大户进行培训,使其成为技术能手及农药安全使用的模范,把新农药、新技术传授给身边和周围的人。
2.2.1 科学选用农药 准确判断病虫害种类,对症下药,通过看名称、看三证、看使用范围、看含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看标签等步骤科学选用农药。
2.2.2 合理使用农药 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适时用药、适量用药、轮换用药和合理混配用药。(1)适时施药。应在无雨、3级风以下天气施药、下雨和3级风以上天气不宜施药,更不能逆风喷施农药。高温季节一般在上午9点前和下午5点后进行,中午不宜喷药。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确定防治适期。防治虫害一般在卵孵化期或幼虫初孵期集中、及早防治;防治病害一般以预防为主,掌握在发病初期施药防治。(2)适量用药。要严格按农药标签推荐的使用量用药,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严格控制施药次数。(3)轮换用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病虫就会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提高防治成本。因此,不要长期施用单一农药,以免病虫产生抗药性。(4)合理混配用药。合理混合使用农药,具有防治多种病虫害、提高防效、节省劳力等优点,但农药不能随意混用,否则不但达不到混用效果,还会发生药害。农药混用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可湿性粉剂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混合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混合后不会增加使用成本。
积极引进先进的施药器械,不断改进施药技术,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基准施药技术,解决因“跑、冒、滴、漏”造成的药剂浪费问题,提高药剂的有效利用率。
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真正做到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推广生物农药,科学合理应用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创造有利于蔬菜生产、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把蔬菜病虫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无害的目的,确保生态环境和蔬菜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