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强
曲阜师范大学外语教研部 山东 曲阜 273165
英语情态动词(modal auxiliary)属于助动词的范畴,必须和实义动词(lexical verb)一起使用,但其自身却蕴含着一定的情态意义,用于表明讲话人对某一行为或状态的态度和立场。情态意义可以指非推测性的内在(intrinsic)情态,指“允许”、“能力”、“义务”、“意愿”等;也可以指推测性的外在(extrinsic)情态,指“可能”、“必然”、“预测”等。
英语情态动词包括 can/could、may/might、will/would、shall/should 和 must(Biber et al 2000;Quirk et al 1985),而诸如 have to、ought to、need 等临界情态动词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尽管英文情态动词只有十一个词形,但其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多义性,因而成为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
英语情态动词(must除外)有一般时态形式和过去时态形式的词形变化。Could、might、would和should 是 can、may、will和 shall的对应过去时态形式,可作为时态助动词使用表示时态变化,特别是在间接引语结构中,并且都可用来表示过去的假设意义。尽管每组情态动词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区分标志,但其过去时态形式通常情况下并不指过去意义,其用法差异主要与其情态有关,在于讲话人的立场和态度(Biber et al,2000:73)。
Would、could 和 might通 常 作 为 will、can 和may的对应形式,表示一种探寻语气,传递着一种尝试性和礼貌性含义,具有复杂的情态功能。而should作为shall的对应形式,其意义与用法则与shall有很大不同。每一情态动词都有其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内在情态是指人们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或事件,是与“允许”、“能力”、“义务”或“意愿”相关的意义;而外在情态是指不受人控制的事件或情况的逻辑状态,通常涉及可能性的判断,是指“可能”、“必然”或“预测”。表示内在情态意义时,通常谓语主动词短语的逻辑主语是指人,且主动词通常是描述某一活动或事件的动态动词。表示外在情态意义时,通常谓语动词短语表示状态意义,或者其逻辑主语是非人指称。
按照其主要意义,英语情态动词可归纳为三大类别:
1)允许/可能/能力:包括 can、could、may 和might;
2)义务/必然:包括 must、should;
3)意愿/预测:包括 will、would、shall。
情态动词的一般时态与过去时态形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的用法差异。为了方便起见,将一般时态和过去时态形式放在一起对比分析其语义(shall和must单独分析),主要对其特殊情态功能进行讨论。
这一组情态动词有三种主要意义,分别表示“可能”、“能力”和“允许”。Can表示这三种意义的使用情况都比较多见,在口语中大多表示“能力”和“允许”。而could在口语中大多表示逻辑“可能”,这种使用情况要远多于表示“允许”和“能力”。
1)允许。Can/could都可表示“允许”意义。表示这种意义时,can使用频率要比could和may高很多,且其语义比may所表示的“允许”意义较为随意自然。Could相对can而言则包含着尊敬之意,因此,表示给予“允许”时要用can,而表示请求“允许”时用could则更加自然。表示“允许”意义时,通常情况可以用“be allowed to”对其进行改写,而其意义基本不变。
[1]You can go now if you like.
[2]Could I use your phone?
[3]You can't pick the ball up in football.
[3a]You are not allowed to pick the ball up in football.
2)可能。Can/could可用来表示理论上的“可能”,说明事件或情况可能发生,但并不涉及到是否真的会发生。常用来提出建议,如提出解决某个问题的可能办法或可能采取的行动。Could相对can而言则显得更具尝试性,语气显得更为委婉。在疑问句和否定句式中,can/could表示“可能”意义的用法居多。在这种意义情况下,通常可以采用 “it is possible for sb.to do sth.”相应的形式对含有can/could的句式进行改写,其意义基本不变。
[4]He can hardly have meant that.
[5]It could be no better at that time.
[6]Could we meet tomorrow?
[7]Even expert drivers can make mistakes.
[7a]It is possible for even expert drivers to make mistakes.
3)能力。Can/could表示的是“一般能力”,也就是指无论何时想做都能做到的能力,而非在某一场合具体做某一事的能力。Can用来表达现在的“一般的能力”,而要表达将来的能力时一般要采用will be able to结构。Could用来表达过去想做什么就可做什么。表示“能力”意义时,一般可以用“be able to”或“be capable of” 相应的结构形式对 can/could结构进行改写。
[8]I can tune the piano as well as play it.
[9]Magda could speak three languages by the age of six.
[9a]Magda was able to speak three languages by the age of six.
这一组情态动词有两种主要意义,用于表示“可能”和“允许”。May很少在口语中使用,且其使用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表示逻辑“可能”。Might通常只用来表示逻辑“可能”,且其表示的可能性要比may所表示的可能性低一些。
1)可能。这一组情态动词的“可能”意义与can/could的“可能”意义有所不同。情态动词may/might是表示“认知可能”(epistemic possibility),用于说明某种实际上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可能性。而can/could 则表示“根源可能”(root possibility),用于说明潜在的可能或理论上或逻辑判断上的可能性。May/might表示“可能”意义显得有些迂腐、过于正式,在口语中已不大使用,而can则更为普遍(Ehrman 1966:12)。用情态动词may/might的句子不可以用“it is possible for sb.to do sth.”这种句式改写,而只能采用“it is possible that+分句”或者“it may be that+分句”这种句式进行改写。
[10]It may rain this afternoon.
[10a]It is possible that it will rain this afternoon.
[10b]It may be that it will rain this afternoon.
[11]Peter might phone.If he does, could you ask him to ring later?
2)允许。相对can/could而言,may/might表示“允许”则显得相当正式,但其使用远不如前者常见。仅仅在极为正式的场合用may/might表示请求、给予或拒绝给予许可。May表示“允许”意义的用法较少,特别是might一词很少用来表示 “允许”意义。Might表示“允许”意义时含有试探和犹豫不决的意思,但极少使用。通常可以用can/could取代may/might。在较为严格的语法使用中,如法律文本,则仍倾向于用may/might表示“允许”。
[12]You may come if you wish.
[13]Visitors may reclaim necessary travel expenses up to a limit of 50 pounds.
[14]I wonder if I might have a little more cheese.
这一组情态动词有两种主要意义,可以表示“预测”和“意愿”。在科技文体中,大多情况下表示“预测”;而在口语文体中,表示“预测”和“意愿”的意义都比较常用。Would并不一定具有过去的含义,在许多结构中,它就像是will的不肯定形式,这一明显的例子则是在虚拟语气中。
1)预测。Will和would表示“预测”意义的用法都比较普遍,表示“预测”意义时,通常可分为三种相关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预测将来意义,这也是其最常见的用法。will预测一般将来的意义,而would则预测过去将来的意义。
[15]You will feel better after this medicine.
[16]I was told I would feel better after this medicine.
第二种用法是预测现在的意义,表示逻辑上的必然,但这种用法比较少见。表示这种意义时,通常可以用must对其进行取代。
[17]That will be the messenger ringing.
[17a]That must be the messenger ringing.
第三种用法是预测习惯性的意义,表示经常性的、习惯性的或典型的行为动作描述。这种用法时,往往需要if引导的条件句同时出现。
[18]Matches will not strike if they are damp.
[19]Every morning he would go foralongwalk.
2)意愿。表示“意愿”意义时,其语气有时比较弱,相当于中文的“愿意”、“乐意”,而有时则可能比较强,相当于中文的“执意”,这主要取决于句子结构及上下文。如果采用would而不是will来提出要求,语气则显得更为客气。
[20]Will you help me with this package?
[21]He will go his own way.
[22]I would like a cup of tea.
[23]Would you open the window,please?
这一情态动词与上述几组有所不同,should并不简单地是shall的过去时态形式,尽管有时可以这样解释,因此两者应分别讨论。Shall主要可以用来表示“预测”和“意愿”两种意义。作为一般情态动词使用的shall已越来越少,特别是在美国英语中,即使在正常使用shall的第一人称问句中也常常用其他句式结构取代。其一般使用只有两种用法,且都拥有第一人称,表示“预测”和“意愿”。Shall表示“意愿”的情况要多于表示“预测”,但其表示这两种意义的情况较will/would而言则都少很多。
1)预测。在严格语法规定中,特别是在英国英语中,shall应与第一人称I或we连用,表示将来意义。但目前而言,这一用法已显得陈旧过时,大多英语母语者会采用will取代shall这一用法。但讲话人有时会采用shall给出一种承诺,保证某一行为会发生(Palmer 1979:141)。
[24]We shall(will)be on holiday at this time next week.
[25]You shall have it tomorrow.
2)意愿。在表示“意愿”的用法中,shall通常用于第一人称。人们通常会采用will而避免使用shall,因为shall可能产生歧义。但在问句中会使用shall,但其意义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而含有一定的“义务”意义,表示建议或提请对方考虑,这种情况下不能用will进行替代。
[26]I shall(will)go out if I feel like it.
[27]Shall I/we deliver the goods to your home address?
当主语是第二或第三人称时,很少使用shall。如果使用,其意义是表达讲话人的一种意愿或者是发号施令(Declerck 2006:341)。但shall在法律法规以及合同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中普遍使用,表示一种强制性法律义务,其意义接近must。
[28]You shall do just as you wish.
[29]You shall do exactly as I say.
[30]The penalty shall not exceed two years in prison.
Should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shall表示假设不定意义的对应形式,其意义与临界情态动词ought to比较接近,也可表示“必然”和“义务”意义。但表示这两种意义时与must的用法有很大区别,should表明讲话人对事件的发生或描述的状态并不具有确定的信心。在大多情况下,should表示个人“义务”。
1)必然。Should表示的“必然”具有很大的不肯定性,实际上是一种尝试性的推论,讲话人并不确定其说法是否正确,因此,should常常用来表示将来。
[31]The job should be finished by next Monday.
2)义务。表达“义务”意义时,通常是一种暧昧的但更为礼貌的表达方式,在口语和科技文体中使用都比较普遍。常用来提出劝告,表明我们认为人们应该去做的正确事或好事。
[32]However one should not despite too hastily such hand-waving discussions.
[33]You should send her a message.
情态动词must通常可表示两种意义,逻辑“必然”和“义务”或“强制”。在口语中大多表示逻辑“必然”,而在科技文体中表示个人“义务”则较为普遍。
1)必然。表示这一意义时基本上和表示“认知可能”意义的may相似,因此也可将其称为“认知必然”。它表示讲话人根据其观察到的或已知晓的事情做出一种结论性判断,这种用法通常不能用于疑问句和否定句中。
[34]Plants must have oxygen in order to live.
[35]If the lights were on,they must have been at home.
2)义务或强制。表示“义务”或“强制”意义时,暗示着讲话人正在行使某种权威,是在命令对方进行某种行动,因此通常在军队和警察中使用must表示不可违抗。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在人们面对面的口语交流中很少使用must表示“义务”。当然,如果主要是第一人称时,可以使用must表示一种义务、一种自戒意义。顺便指出的是,临界情态动词have to表示“义务”或“强制”意义时,则少有个人主观色彩,不包含讲话人权威这一层意思。而在科技文体中,因极少涉及个人色彩,must表示“义务”时不会产生对面冲突,所以其在科技文体中的使用较口语中为多。
[36]You must be here by 8 o’clock at the latest.
[37]We must keep our word.
英语情态动词具有复杂的情态意义,在英语教学中是无法回避的一大难点。对于中国的英语习者而言,因对英语情态动词情态意义的理解偏差,且受中文母语及文化因素的干扰,在英语写作及翻译中常常会误用或滥用情态动词。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英语情态动词的误用则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或纠纷。理清它们之间的语义差异和用法特点,才可确保其使用恰当、规范无误。
[1]Biber,D.S.Johansson,G.Leech,S.Conrad&E.Finegan.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Declerck,R.Grammar of the English Verb Phrase: Vol ume 1: Th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Tense System [M].Berlin: Mouton de Gruyter,2006.
[3]Ehrman,M.The Meaning of Modals in Present-day American English [M].The Hague: Mouton,1966.
[4]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Lon don: Longman,1978.
[5]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10th ed. [M].Springfiled: Merria-Webster,1993.
[6]Palmer,F.R.The English Verb,2nd ed. [M].London:Longman,1979.
[7]Quirk,R.,S.Greenbaum,G.Leech&J.Svartvik.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London: Longman,1985.
[8]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