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县马铃薯产业开发前景

2010-08-15 00:51许秉智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马铃薯加工农民

□许秉智

开发马铃薯产业,满足人民生活对马铃薯的多元化需求,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是有效平抑农产品价格、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是我县今后建设和谐新农村、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

一、越西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越西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的东部,由于特殊的立体气候,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马铃薯。2009年年末,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14.6万亩,占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的31.8%;平均单产1906kg/亩,总产27.835万t,占全县总产的42%左右。马铃薯是全县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优势作物,有1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国家级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有大型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3家,年生产精淀粉3万t。2009年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1.95亿元,助薯农人均增收462元。

二、越西县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必要性

1.市场需求潜力大 我国每年需花费10亿元人民币从国外进口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而且需求量还在不断攀升。这些市场需求的充分发挥,足以使我县的马铃薯产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2.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 当前,我县农民基本上还没有跳出靠种水稻、玉米来实现小幅度增收的怪圈,而依靠水稻、玉米来增加农民收入已经受到严重制约。马铃薯平均亩产在1906kg左右,按市场价格0.7元/kg计算,亩收入1334元,纯收入624元,种马铃薯比种水稻、玉米每亩多收入235元、505元;如果马铃薯改变传统耕作模式,采用脱毒马铃薯品种,单产产量还存在巨大的赶超空间,亩产量可达3000kg,亩纯收入1390元,比种水稻、玉米每亩多收入963元、1240元。

3.生产加工增值效益显著,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一是农民能增收。平均亩纯收入600~650元,高于水稻、玉米等作物。二是企业加工能增值。马铃薯深度开发价值高是其它作物所不能比拟的,加工增值潜力巨大,马铃薯加工既可富县又可裕民,完全可以成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支柱产业。

4.加入WTO后,农产品关税降低,马铃薯受到的冲击最小 加入WTO后,我国许多农产品的关税普遍下降了20%~30%,在这一背景下,玉米、水稻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日趋减弱,而马铃薯却以其增产潜力大,成本低、市场好等特点显示出强劲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三、越西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潜力及问题

1.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条件

(1)国家政策有利,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国家、省、州相继实施的马铃薯产业扶持政策,将给予大力扶持。同时县委、政府已将马铃薯产业发展纳入了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并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马铃薯产业开发前景广阔。

(2)地理生态条件优越,马铃薯品质好 我县属西南马铃薯种植区,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多种生态类型的马铃薯,是最佳的马铃薯种植区域。同时,马铃薯主产区生态环境优越,无工业污染,产品生态、安全。

(3)农民有种植习惯,群众基础好马铃薯是我县传统的优势作物,全县农民均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具备大规模发展马铃薯的群众基础。

(4)生产适宜区广泛,增产潜力巨大 一是增加面积潜力大。我县现有宜农耕地30万亩,马铃薯的推广潜力可超过6万亩以上,可新增鲜薯10万t以上。二是单产增加潜力大。我县马铃薯单产为1906kg/亩,远远低于世界水平,只要栽培措施得当,单产提升空间巨大。

(5)技术力量雄厚,推广有保障越西县农业局现有技术干部8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8人,农艺(农经)师37人,具有很强的技术力量,能够全面实施和指导马铃薯产业开发。

(6)有龙头加工企业做后盾 目前,我县润鑫、三民、丰年3家马铃薯龙头加工企业已具备年产3万t淀粉的生产能力,能带动6000公顷的种植户。

(7)有充足的市场需求 国内年进口变性淀粉约18万t,随着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食品行业的兴起,对马铃薯产品的需求将会更大。

2.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因素

(1)生产基础条件较差,产量不平衡 主产区交通不便,农田基础设施缺乏,生产稳定性差,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掌握、应用较慢,脱毒种薯生产设施建设滞后,产量差距较大,高的亩产可达3000kg以上,低的不足1500kg。

(2)加工专用型品种比较缺乏 当前,我县加工专用型品种的引进、推广步伐较慢,现有品种难以适应加工企业的需要,加工专用型品种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县马铃薯加工业发展的桎梏。

(3)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不够,生产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多年来在马铃薯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方面投入的经费极少,对马铃薯配套栽培技术、贮藏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加之主产区栽培技术落后,导致技术推广乏力、马铃薯单产水平低下。

(4)良种繁育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我县尽管构建了繁育体系框架,但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规模生产能力,繁种供种能力不足,生产的前瞻性不够,生产上普遍以商品薯当作种薯使用,品种退化严重。

(5)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业开发能力较弱 目前我县优质专用马铃薯生产基地规模小,种植零星分散,品质差,加工与原料生产脱节;加工企业实力弱,参与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少,在收购马铃薯品种时还未能实施优质优价,马铃薯产业化程度较低,加工产品主要以淀粉为主,同时辅以少量粉丝,中高端产品全无。

(6)保鲜贮藏技术不过关 据统计,我县每年至少有10%~15%的马铃薯因不良储运、管理、病理和生理等因素造成腐烂。保鲜贮藏技术方面基本上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贮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四、越西县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府统筹 马铃薯产业化建设是时间跨度长的长期任务,需要多方协调配合工作。要建立马铃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搞好政府统筹协调,打破条块分割,变“分割管理”为一体化管理,从人力、财力、技术上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切实抓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为马铃薯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 积极建立健全多种成份、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业中介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纪人。通过各服务体系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系列化、专业化的服务,把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经营活动、市场容量统一起来,有效克服盲目的低水平生产、产销脱节、生产起伏等现实难题。

3.围绕市场,加大产业开发力度,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信贷、技术、税收等方面给予马铃薯加工企业一定扶持,鼓励龙头企业投资商品马铃薯产业化建设,以此扩大马铃薯的加工比例和规模,增加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带动能力,推动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开展技术革新,提升加工能力和水平,延长马铃薯加工链条,增加马铃薯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市场培育和完善,培育马铃薯营销市场,逐步实现由市场主导向主导市场方向转变,最终实现生产基地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

4.科学种植,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

推广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以脱毒良种为基础,以优质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为突破口,推广高垄双行栽培、配方施肥、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实行“五统一”,狠抓“五良、五改”措施的具体落实。

5.狠抓马铃薯良繁体系建设 依托科研和推广部门,规范我县脱毒种薯生产技术和种薯质量评价检测方法,组建种薯质量检测、认证与监控体系,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良繁体系。

6.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 依托我县实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这一平台,开展“农民大培训、品种大示范、技术大推广”,加强对农民的知识更新,提高科技入户率和到田率,均衡马铃薯产业区域发展。

7.加强企业与种植户链结的紧密度

通过增加订单生产,建立“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中的龙头企业相对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固产业链,实现产品收购、储存、加工利用、营销一体化,促进马铃薯生产技术体系的组装配套,实现企业、农户、政府的三赢。

8.积极依托科研院校,加大科研研发力度,不断开展马铃薯系列产品开发,创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开发马铃薯产业平台,积极开展与省内外科研院所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成果、信息共享。树立以科技促进生产经营的理念,不断研制新产品,增加产品的高附加值,积极进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申请商标,实行包装上市,提高商品化率,增加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

9.完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力度 充分整合农发、财政、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投入马铃薯产业开发。建立各级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各有侧重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功能齐全、统分结合的综合服务工作格局和县、农户、企业多层次参与的投资格局。

10.加大马铃薯批发市场建设力度

建设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发挥信息供求、分类分级、包装、检疫、配送、贮藏等市场功能作用,形成批发、集贸和零售市场相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市场体系。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增加销量,搞活马铃薯市场,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猜你喜欢
马铃薯加工农民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马铃薯有功劳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定边马铃薯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胖胖的马铃薯
看,塑料制品是这么加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