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军东 雷 屹
目前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农机下乡活跃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市场的消费,也扩大了内需,带动了相应企业的发展。但农民在此情况下获益并不大,因为这只是让农民买消费品时省了一部分钱,在农民没有从本质上增加收入的情况下,消费潜力有限,很难带来农村长久的繁荣。只有让农民真正富裕了,长远的富裕了,农村经济真正发达了,农村消费才能真正拉动起来,内需才能真正拉动起来。
我国农民除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大部分依靠在农村的经营活动来获得收入。但无论是农村中的农业经济还是农村中的企业,大多属于粗放式生产,资源浪费较大,生产效率低,利润率低。由于近几年资源价格,劳动力价格的急剧提高,以前粗放式经营方式的竞争力大幅下降,许多农村企业难以维持,逐渐衰落,农民收入也相应减少。7亿农民的收入上不去,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受到影响。解决问题的一个最具针对性和直接的方法就是改变粗放式生产方式,提升农村企业的科技含量,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在农村的普及。
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在农村的普及需要各方合力。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如加大对农业相关项目的经费支持;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这些我们国家已经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收效显著;二是科技人员提高自己的技术转化能力,提高和企业的交流能力。这正是新产品新技术在农村难以普及的瓶颈所在,所以应着重研究如何提高科技人员的科技推广能力;三是农村企业对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融合和发展。
1、农村市场主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由于不喜欢农村的环境,大多数较高文化的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发展(如大学毕业后、退伍后,或进城打工),而这些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鲜有高学历的进入农村发展,这也就造成了本来文化水平就低的农村进入恶性循环。而文化水平影响了农村市场主体对商品的辨别能力、消费品位等。因为没有足够的信息对商品的质量等加以辨别,所以倾向于追求价格上的优惠,从而影响一些高附加值、高质量商品在农村的销售。
2、农村生产企业产品普遍科技含量低。这可以从农村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看出来,利润率的低下正是反映了这一点,他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大多是依靠低廉的价格,取得这一优势是依靠较低的劳动力价格和当地的资源。在我国农村经济整体规模很大,但单位规模相对较小,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工业生产,规模小相对来说科研力量就比较薄弱,单个经济体科技上需求能力就比较小一些。一个农村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上的研发很难得到金融、政策的支持,企业也鲜有能力和魄力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而常常是等有相关新产品新技术上市后他们去模仿生产。
3、农村市场质量监管不到位。农村市场因为一般地处偏远,所以质量监管一般很难到位,因此农村假冒商品横行,真货难以立足。农村以自然村落为主,每个村庄有本村人经营的许多小商店,规模较小,且分布分散。正规生产厂家如果在农村推广自己的商品需要业务员走村串户,而获得的业绩有限,所以正规生产厂家并不看重农村市场,城市中市场相对促销成本要低一些。因为真货的销售渠道难以到达乡村,而生产厂家的广告却可以通过电视媒体让农民了解到该品牌,所以当地一些有实力的农民就做起企业,生产产品而贴上广告中的名牌商标,只在农村销售,但销售价格要远低于正常名牌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因为农村中法律等意识相对淡漠,人情关系、乡邻关系浓厚,相对排外,所以执法部门对农村企业在环保、治污上的监管相对乏力。例如,生产再生塑料袋的企业多在农村,对当地农村环境存在污染,而环保部门的治理很难被执行,常常检查治理后不久这些企业又死灰复燃,很难根治。而根治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这些企业有更高利润的项目来增加收入。
1、研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不符合市场需求。我国做科学研究的部门很多都是闭门造车,或者是为做研究而做研究,做出来的东西市场不需要,自然也就推广不出去。不去农村做调查,只凭想当然做一些好听不好用的研究,专门用来评奖,这样的东西对讲究实用的农村来说没用,得不到农民喜欢,肯定流行不开。
2、单个农村企业无力购买新产品新技术。产品推广讲究的是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小就意味着销售量小,对科技来说就是承担力低,小企业很难购买得起高水平的技术,这是科技市场化的一大难题。另外,由于农村市场中的企业都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规划凌乱。
3、新产品新技术提供方和购买方文化不同,沟通不畅。由于文化层次存在差距,所以在交流上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很难获得农民的信任。中国的知识分子经过在学校数年的苦读和城市文化的洗礼已经不知道如何和农民打交道,双方说起话来除了买卖之外很难有别的话说。共同语言的缺乏使双方之间沟通不畅,难以建立信任关系,科技推广起来自然就难了。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农民交流不太顺畅,更愿意去大城市、大企业进行技术交流,这些阻碍了农村中的企业获得最新技术的机会。
1、新产品新技术使用要简易化。农村的市场很大,但由于农村普遍存在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面对农村的科技应简易化,易操作,农民可以学会。以前有很多科技项目很不错但到农村很难推开就是因为农民不能操作,如表现在农业上微量元素化肥的推广,这种化肥很好,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产量,并提高产品品质。但这种化肥品种很多,使用时需要对土壤进行测量,让每个农民对其土壤测量后再买显然是不合适的,这需要生产厂家进行简易化处理,对某大片土壤进行测量分析,然后告诉大家这里缺什么,这样推广起来自然就容易多了。又如,农村中的企业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管理混乱问题,这些企业主非常欢迎外界能对他们进行科技上的支持,希望注入新的活力。这里存在很多发展机会,关键是如何让农民接受,这就需要简易化新产品新技术。
2、开拓农村新产品新技术市场要感情化。农民非常讲感情,和他们只讲生意,其他的一概不谈显然是不行的,而这一点正是新科技下乡推广时遇到的大困难。拥有高科技的一些人在城市呆的久了,感情自我封闭时间长了,很容易认为感情是感情,买卖是买卖,这样和大企业打交道可以,因为大企业讲究的是制度化,但和农村的小企业打交道是直接和企业主本人打交道,这样的企业他就是制度,他认为和你关系近了才相信你,才放心。在这方面很多科技人员推广时不适应,不知道怎样和农民交流,往往一上来就介绍产品,而与企业主和生产工人缺乏基本的沟通,企业主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外人”建立信任关系,也就很难接受新产品新技术。另外,农民比较相信熟人,如果有比较可靠的同村人或其亲戚作介绍引荐,成功率自然好很多。
3、开拓农村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应以点带面。开拓农村新产品新技术市场应以点带面,最初打开市场时应从当地权威企业入手,也称中心开花法,就是在特定范围内发掘出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核心人物,并且在这些核心人物的协助下把该范围里的任何组织都变成顾客。农村经济中的经济单位都比较小,抗风险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不敢尝试新事物,他们希望看到其他人用过之后的效果。如果说服了一些核心人物,取得了他们的信赖和支持后,就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权威性和示范效应带动一大批顾客。这种方法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农村都是亲戚关系相连,更容易取得信任感,信息更容易传播。
[1]贺珍瑞.新时期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析 [J].理论导刊,2009.4.
[2]郑新立.扩大农村消费关键在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村人口 [N].农民日报,2010.3.8.
[3]亢晓枫.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重在助农持续增收[J].特区经济,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