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

2010-08-15 00:43:56谢婷婷张成锋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南京农业大学渔业水产

谢婷婷,朱 健,张成锋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8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

“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与探索*

谢婷婷1,2,朱 健1,2,张成锋1,2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81;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081)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20多年合作办学培养研究生积累的经验,从科研单位与大学共同培养研究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的办学特色.学院依托南京农业大学雄厚的基础教学条件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采取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培养模式、以导师为核心的综合培养体系以及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培养方式,不断完善研究生二级管理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氛围,培养了大量优秀研究生.近年来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对吸引优秀生源带来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研单位;合作培养;研究生教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集科学研究、教育培训、成果转化和信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研发机构,从1984年开始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办学,在多年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于1993年成立了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设有自主招生的水产养殖学和水生生物学2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水产养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2010年,学院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126名,此外还为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500多名水产研究、教育和推广机构的技术骨干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学院依托南京农业大学雄厚的基础教学条件和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为我国及国际水产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1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办学特色

1.1 博采众长优势互补的培养模式

学院采取1+2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依托南京农业大学雄厚的基础教学条件完成校级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起聘请中心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科研人员负责专业课教学,并且让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科研工作.这种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在师资配备上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优势互补.

水产专业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本单位科研一线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够直接参与在研项目,更能够依托中心优越的专业教学条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实践,具有课题层次高、论文起点高、动手能力强等突出特点[1].

1.2 以导师为核心的综合培养体系

学院目前有21名研究生导师,均为研究员.导师不仅在培养研究生的志向、激发其创新潜力等方面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对于研究生专业兴趣、科研品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2,3].近几年来由于研究生扩招,许多大学的师生比一再降低,而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一直保持较高的师生比.例如2010年学院共有13名导师招收了硕、博士研究生29人,一名导师指导的学生每届只有2~3名,远远低于大学导师的平均招生数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导师给每位学生指导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依托导师所在的研究室进行,在采取导师负责制的同时提倡团队式指导.与大学相比,研究所的年轻科研人员比例更高.虽然导师能在平时的科研、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但学生在攻读学位论文阶段的试验过程中,不论是在实验技术、论文写作,还是在保持良好的心态方面可能都会遇到许多问题,导师毕竟还有繁忙的科研工作,可能无法完全顾及.而年轻的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年龄接近,又有较丰富的实验、论文写作及攻读学位论文的经验,在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都能给予一定的指导.此外,研究室良好的学术氛围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4].

中心建有3个大型科研实验基地,不仅实验设施完备,更有多年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指导人员对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3 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培养方式

2009年中心在研项目达187项,可供自主支配的在研项目总经费达9809.95万元.学院研究生可在导师和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直接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工作,他们的科研思维、动手能力及论文撰写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一些优秀的研究生更是在硕士阶段就发表SCI期刊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依托中心建设的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设立的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也面向学院在读研究生,每年经过申请均有约1/3的优秀研究生能获得主持项目的机会.课题的选题、申请、立项、执行进度、经费管理、中期成果汇报、结题等各个环节都由主持项目的研究生完成,导师作为责任人进行指导和监督,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其今后承担其他科研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日趋完善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要采用集中的二级管理模式.一级管理主要由研究生院负责,二级管理由学院负责.无锡渔业学院的研究生管理最初主要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教育培训处负责,由于研究生培养环节多、工作量大,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对研究生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研究生数量逐年上升,这些都增加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难度[5~7].

根据自身特点,近年来学院对研究生培养及管理进行了适当的分工.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科研处、人事处、教育培训处、后勤处等部门分工协作共同进行研究生培养管理.根据研究生主要在导师所在的研究室进行科研和学习的特点,将研究生的课程管理、开题、中期考核、答辩等培养环节的管理设在科研处.除了做好日常管理环节外,科研处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类评优、评奖、项目申请.以2010年4~5月为例,学院推荐的1名博士研究生被评为“2010年校优秀博士毕业生”、申报并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1项、推荐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1篇.此外,1名博士生导师被推荐为校优秀研究生导师;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组织4名2010年新增导师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新增导师培训工作会议.

其他部门的分工主要是:人事处负责研究生的入学档案等管理工作,教育培训处负责研究生的招生与就业,后勤处则为研究生的生活提供后勤保障.各部门的分工协作使得研究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管理水平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5 侧重应用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留学生教育

农业推广硕士渔业专业学位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领域中的一种,旨在培养具有职业背景,能解决生产、管理、建设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研究生,与渔业领域的技术推广和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侧重于应用.2003年至今,无锡渔业学院已培养了126名从事渔业领域技术推广、开发、农村发展相关技术、管理或教育工作的在职人员,为我国渔业技术推广和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作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亚太地区综合养鱼研究和培训中心,自1981年起连续承担国家援外技术培训项目,至今已为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500多名水产研究、教育和推广机构的技术骨干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将中国独特的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成功地推广到世界各地.留学生教育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为中国政府的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6 独具特色的办学氛围和校园文化

由于学生人数与大学相比较少,专业设置也比较集中,研究所办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校园文化氛围的不足会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近几年来,学院从软硬件建设两个方面着手,将建设和谐校园、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硬件上不断改进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软件方面,学院积极发挥团总支、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会及学生社团的作用,在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研究生与全日制本科生、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文化活动及各类学术活动;利用每年有大量国外学者和留学生来中心交流学习的优势,鼓励研究生组织参与对外学术活动,拓展其学术视野,锻炼和提高其学术水平,提升其英语交流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

2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给研究生培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为适应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08年南京农业大学启动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给研究生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1 对吸引优秀生源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学校建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基金,同意导师在学校招生管理规定下自行设立重大科研项目招生计划和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招生计划等,由此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生源,对渔业学院的招生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2009年招生机制改革的优势凸显,渔业学院的招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论是招生数量还是生源质量均为近年来较好的一年.

2.2 学制改革给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由原来的3年改为2.5年,由于第一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本部学习公共基础课,按照改革后的基本学制,硕士研究生在渔业学院学习、科研的时间只有1年半,再除去寒暑假及整理实验数据、撰写论文准备答辩的时间,实际上真正用来做试验的时间较紧张;再加之水产科研的季节特殊性,错过一个季节就等于错过了一年,给研究生在基本学制内完成攻读学位论文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2.3 学制改革给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

由于大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新员工的时间都集中在上半年,基本学制改为两年半后,毕业生离校的时间由次年6月提前至当年12月,对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学院也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院积极了解就业最新动态,主动联系各类用人单位,把就业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给毕业生;充分利用中心主办的《科学养鱼》杂志及中国渔业信息网站等媒体,为研究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2009年研究生就业状况保持良好势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6%以上,在农业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

[1]章力建.发挥科研单位优势办好农科研究生教育 [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6):73~75.

[2]林青,罗瑾,周清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的导师管理工作思考 [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91~8892.

[3]杨威.研究生导师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2):28~30.

[4]蔡跃明.新形势下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3):5~8.

[5]耿俊茂.浅析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126.

[6]张峰,杨欣.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浅析 [J].科学与管理,2009(3):46~47.

[7]刘科荣,唐竞瑜,邱瑞玲.新时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J].现代教育论丛,2009(7):15~19.

The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Co-cultiv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e and Un iversity to Cultivate Graduate Students

XIE Ting-ting1,2,ZHU Jian1,2,ZHANG Cheng-feng
(1.College of Wuxi Fisheri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xi 214081,China;
2.Research Center of Freshwater Fisheries,CAFS,Wuxi 214081,China)

Acco rding to the tw enty years experience in co-cultivation of post graduate students betw een Freshw 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an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Wuxi fisheries college,NAU.Relying on a solid basis for teaching conditions of NAU and p rofessional teaching conditions of FFRC,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graduate students have been cultivated by comp lementary training model,w ith tuto rs as the core of an integrated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research p rojects.A unique school atmosphere has been formed by continually imp rov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In recent years,the refo rm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mechanism has attracted mo re outstanding bachelo r students to app ly for the further education,but also p resented new challenges to the management of cultiv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co-cultivation;graduate students’education

G643.0

A

1009-1734(2010)02-0133-04

2010-03-02

谢婷婷,研究实习员,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和科研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水产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
主编寄语
——庆祝南京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数据库收录和获奖情况
加油!水产人!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34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当代水产(2020年2期)2020-03-17 06:56:36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世界农药(2019年4期)2019-12-30 06:25:06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02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中国水产(2017年2期)2017-02-25 07: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