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凯,邓建科
(1.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2.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2)
我国档案文化价值解析
王靖凯1,邓建科2
(1.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2.保定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河北 保定 071002)
文章从我国档案的文化价值入手,阐述了我国档案的文化价值特征,并指出长期封建文化弊端的影响是造成我国档案“重藏轻用”思想的主要因素。最后,从思想源泉、技术手段和现实需要三个方面提出实现档案价值的途径。
档案;文化;文化价值
档案作为直接形成的历史纪录,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原始文献。档案秉承了文件的原始特点,再现了历史的原貌,能够最好地将当时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现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是传承人类文化价值的重要媒介。
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相比,中国民族文化无论是整体的过程,还是具体的文化意识,都呈现出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对于中国民族文化来说,她首先是一个以政治和伦理意识为中心的文化特征。这种以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文化特征,促成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并深深凝刻在流传的各种档案之中。以孔子档案为例,其因感“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遂采取 “以述为做”①的方式,把古代历史文献真理编订成书、诗、礼、乐、易、春秋等 “六经”,寄托自己政治上 “复礼”和道德上 “归仁”的理想,并以此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这种对道德伦理等行为的追求,融入到孔子的言行之中,并作为孔子的个人档案记录下来,成为影响后人的道德标准。
讨论中国的民族文化,就不能不涉及到儒学,就不能不提及儒家人物的档案。儒学在中国民族文化地位之重要,完全可以用 “轴心”和 “代表”二词涵盖。其无论是在政治体制,还是日常观念、心理结构等基本层面,均起有支配作用。在儒家的思想中,对于道德理性的追求,超过了对于“知”的追求,整个思想、心理更趋于内倾。“留意于仁义之间”以达到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儒家学说的这种 “政 (政治)教 (教化)合一”的文化观,也凝聚到中国历代儒家任务的档案之中。特别是在一些法规性的档案中尤其明显。董仲舒以 “道之大原出于天”②为思想基础将儒家的伦理、道德概括为“三纲五常”,成为汉朝律典的核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成为历代法律的基本理论来源和阶级统治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主张都源于其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观念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出现甚早。中国的文化是产生于以农业生产力为基础的古代社会,自然的风调雨顺对生产和生活的巨大作用在人们观念中留有深刻的印痕,使人们对天地自然有着特别的亲近感,人们不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而是协调为一个紧密关联的宇宙系统。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以档案的形式不断的被传承下来。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申明其整理历史文献著述《史记》的宗旨时,便说其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③而历史上许多的学者如孔子、郑樵、顾炎武等,通过对其生平档案的考察可知其无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的博学家。
文化价值观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是社会观念体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观念,是一种不断变化、延续的思想。一方面,融入到档案之中的民族文化思想保存、流传下来,为我们所接受和发扬,成为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另一方面,封建文化的弊端被保留下来,成为阻碍档案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
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资料,由于其自身蕴含的机密性、内向性特征,造成其不易接触的特点。于是,档案部门较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特色,使得使用者有一种“望而却步”之感。但最为主要的原因当归咎于长期封建文化的弊端影响,致使档案部门形成了“重藏轻用”的工作思想。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封建文化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其建立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而农业文明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为根本。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体制下的农耕文化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文化传统、社会风尚、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社会信息需求的发展。同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体制的标志是以户为单位的独立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处于封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信息的需求也被看成是不必要的。这种思想的长期侵蚀,使我们长期处于自满自足的状态,这是导致档案部门“重藏轻用”思想的根本因素。
我国自秦始经历了长达三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其标志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围绕着“君权”而建立的高度的文化专制体系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建立尊定了中国封建专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为维护统治,秦采取“焚书坑儒”政策,禁锢人的思想。自此之后各朝各代的统治者都仿效秦的做法,将 “统治阶级将物质的生产归其统治,同时也要安排精神的生产手段”作为统治的核心思想,这是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始终是在封建政治力量的庇佑之下生存和发展的。档案从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任用到档案的编修和使用都层层控制在封建王朝手中。在如此严密的专制下,档案的开放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中国封建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是 “顺”、“尊圣”,从 “尊经”、“征圣”、“法古”到后来的 “八股”,人们信奉“祖宗之法不能嬗变”这一理念;另一方面,中国的图册一直被视为国宝,其地位由于政治体制的独特发展而得到加强。汉武帝以后,开始独尊儒术。儒家的经典著作成为统治者信奉的政治学说,所以“士以通儒”为官,而官以“儒术治民”,经典与传统的结合使经典本身带上了神秘的色彩并成为崇拜的对象。这些封建文化的传统思维模式仍保留至今,档案管理者仍秉承“经典”之道,将档案的保管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心,轻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这种封建文化弊端的延续,使得我们的档案部门仍将“重藏轻用”理念作为自己工作的指导思想,使得档案得不到有效的使用,也就无从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
档案部门要改变传统以来“重藏轻用”的思想,树立“藏用并举”的新服务理念,加强档案的使用效率,简化档案使用的繁琐手续,使得广大民众真正体会到档案的使用方便,保证档案得到最大的有效利用。这是档案文化价值实现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得到使用档案的机会,才能有发挥其价值的可能。
传统使用档案的方法是民众自己到档案馆查找、借阅,这种档案传播的最大弊端是受空间、时间的限制。而在网络时代冲击下,这种弊端也越来越突出。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影响和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档案作为一种资源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一部分。为了应对时代的变化,档案部门必须注重传播机制和传播途径的改变,在最大范围内开放、利用档案,加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利用新兴技术推动档案由“深宅大院”走到“贫民百姓”中间。
档案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服务于现代和未来社会。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实现,只有与现代文化接轨,才能最终达成。因此,必须坚持以传统文化资源为支点,以现代文化资源为契机,借助传统与现代互动的平台,使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形式进一步融合起来,使现代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保证档案文化价值的承接性与连续性,是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现实需要。
注释:
①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汉)司马迁,中华书局,2008年 1月。
②出自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
③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司马迁,中华书局,2008年 1月。
[1]汪文珍.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途径探究 [J].兰台世界,2008(4):32-33.
[2]赵雅琴.档案文化价值的厘定与开发 [J].兰台世界,2008(2):29-30.
G270
A
1008-6471(2010)01-0122-02
2010-01-23
王靖凯 (1982—),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图书馆专业 200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