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

2010-08-15 00:50董景奎何成文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15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发展

□文/董景奎 黄 婧 崔 嵬 何成文

黔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

□文/董景奎 黄 婧 崔 嵬 何成文

本文从贵州省黔西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地调查资料入手,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绩效)、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学界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方兴未艾,提出了很多有益于合作组织发展的措施、意见和建议。但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我国东南部经济较发达的省区,西部地区的研究比较薄弱;宏观研究较多,对组织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研究不够;针对县级区域应如何规划、完善合作组织的研究很少。因此,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的研究,探讨建立适合该地具体情况组织发展模式是我们应该重点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黔西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组织数量明显增加,组织管理水平和效益也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采取观察法、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法等调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组织绩效和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进行分析,以期找到主要矛盾,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黔西县情及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本情况

黔西是国家绿色农业建设示范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发展果蔬、中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的理想之地。该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全县生产总值约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近六成,发展好农业是实现地区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发展的基础。2008年底,全县共有合作组织24个,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4份,回收17份,有效问卷16份。调查样本中成立于2007年以前的有3个,2008年10个,2009年新成立的组织4个。合作组织有会员近千人,带动农户数量约占全县农户数的4%。

合作领域集中在经济效益比较高的蔬菜种植、养殖等行业。农民合作以农业生产中间环节与农产品销售为主,着力解决生产销售中的困难,约占97%以上。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前和产后环节服务较少,仅在生产过程中组织有限的农资购买,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前的合作比较少,约占3%。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大大鼓励了各级政府和农民,该法的颁布实施以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增加很快,仅2009年一年增加的数量就是该县以前年份的总和。

合作经济组织管理比较规范。所有组织均在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工商和民政部门进行登记,尤其是合作社均做到规范登记。各个组织都建立完善了组织机构、章程和财务等项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票,限制出资较多者的投票权,组织决策较多地体现了“一人一票”的原则;实行成员自由进入退出,对组织发展是个极大的激励。部分协会转换为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完善机构、规范管理。

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足够的认识。调查表明,尽管合作组织管理者、基层涉农部门等对合作社法都有程度不同的了解,但了解不够深入;基层农业部门与合作组织的管理人员对合作经济知识和组织运行管理缺乏理论认识,不能按照合作社原则来运作管理合作组织,一部分组织还停留在依靠个人经验管理阶段。一般认为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组织、所有者与受益者同一的特殊法人,而调查中有约30%的受访者弄不清楚合作社是独立法人还是社会团体。对合作社的原则几乎不了解,对组织性质认识不清,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实际管理运作、盈余分配等各项业务的开展。作为合作社的主要指导部门,地方农业局对合作社的运行原则了解也不够深入。

2、合作组织资金不足,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合作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少,组织运行中资金缺口大。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有成员会费和入股金,但这两项资金的收费标准低,从10元到1,000元不等,大部分都停留在百元以下,不能满足组织在市场经济中运行的需要。政府资助的组织数量约占总数的25%,但政府资助数量少,从1,000元到3万元,对组织发展只能起到组织初成立时的一些引导带动作用。由于组织大部分规模小,盈利和积累的自我发展能力低,大大影响了组织工作的开展。从组织贷款难度来看,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分析,均值为4.1,即贷款难度较大,金融信用部门的支持空间还很大。

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大部分组织都能做到由成员或成员代表来决定使用,使用决策比较合理。但由于各组织领导管理水平不一,管理者正确决策的能力低,通过量化测算表明,对资金的有效使用评价的均值仅为一般偏上,组织资金使用效率存在隐忧。

3、组织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合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合作组织有效运转的前提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服务优惠,即技术培训,提供农资种苗等;二是契约连接,即以稳定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三是利润返还;四是按股分红。一个突出问题,目前该县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方式主要是服务优惠和契约连接,大部分合作组织没有利润,进而没有利润返还和按股分红。组织盈余分配不规范,有近90%的组织由于盈余低,没有开展盈余分配。会员对组织发展及收益预期低,制约了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壮大,降低了对会员的吸引力。

4、组织绩效不容乐观。借鉴现有的绩效评估标准,由于部分财务数据不可得,合作组织绩效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进行定量分析(1分表示最差,5分表示最好),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衡量:盈利状况、管理者正确决策能力、为会员提供技术指导能力、为会员提供农资、为会员销售产品、会员平等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组织适应市场情况、民主管理程度等几方面评价组织的运行绩效。上述九个方面计算得分均值分别为:2.19、3.43、3.75、2.69、3.82、3.75、3.56、3.63、3.76。从组织的单项能力来看,合作组织的盈利状况和为会员提供农资方面不理想,处于一般偏下水平;其他各项指标都在一般偏上水平,说明合作组织运行初步走上正轨,发挥了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组织在其他方面做的较好,但由于大部分组织处于发展初期,成立时间短,盈利能力低,直接制约了组织的发展壮大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个别受访者认为组织成立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总体而言,合作组织绩效水平不容乐观。

5、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组织发展的因素各种各样,根据调查结果,按照选择频率大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缺乏资金、经营规模小、缺乏企业带动(缺乏能人带动二者并列)、缺乏技术、组织管理水平低。反映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资金缺乏,几乎全部组织都认为资金是制约因素,这与前文组织资金筹措使用能力以及西部资金积累低成正相关关系。同时,组织发展的规模效应有待提高,而在组织发展初期企业或能人的示范带动效应还需要加大。

其他的影响因素有管理者积极性不足、成员和管理者不够信任、盈余分配不够公平、农产品质量低、政府有时干预等,这些说明组织在规范管理、发展环境等方面还需要改进。

6、政府服务需要明确细化。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指导,但由于是新生事物,政府职能部门在指导支持中无章可循,指导人才匮乏,指导效果不好,甚至个别部门还起了不好的作用。合作组织注册审核费用高、手续繁杂、一些针对一般企业的规定应用于合作组织限制了组织的发展。从调查样本来看,尚有1/3的组织认为政府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合作组织发展需要。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明确组织的发展定位,抓住重点。组织发展定位是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相对长远的发展目标或者战略规划,借以促进指导组织的发展。该县组织应该是培育成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培养其自我发展能力。当前,以农业产前合作(统一购买农资)和产后销售加工为切入点,以完善组织制度建设为重点,通过完善组织各项制度,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市场应对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其竞争力。围绕培育主导产业,以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科研部门指导来成立规范组织。当前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些方向努力;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营造发展环境也应与上述目标相一致,增强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2、合理界定政府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在组织发展初期,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支持、引导和辅导上下功夫。经过近几年的初步发展,当前政府的支持引导重点在健全组织运行机制和各项制度建设,如利益分配机制、科学决策机制、财务管理制度等,提高组织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组织发展的辅导力度,为组织引进或培养指导管理人才;着力培育组织驾驭市场的能力。为组织发展创造一个比较公平的环境,充分尊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主权,真正赋予农民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权,使农户体会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自己的组织。在涉及烟草、茶叶合作方面,应客观公正地兼顾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在应用支持政策时,要注重防范支持的负面效应,主要是组织对政府部门的过度依赖、政府对组织运行的过度干预等。

创新政府部门指导支持方式,增加人力指导。针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可以由农经站与农推站、果蔬站及茶桑局等一起来扶持指导,实行项目共同参与实施。个别项目或项目一部分可以在相关部门监督下,交由发展比较好的合作社来组织实施。也可以采取“政府+企业+科研部门+合作社”的辅导方式,辅导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深入组织内部调研探究组织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长期跟踪服务组织发展,加大组织发展指导力度,只有长期的指导和努力,才能够使组织建设见实效、农民得实惠。

3、加大示范组织建设力度。示范组织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同时示范组织的培养有个过程,可能需要二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来促进组织的发展。采用科学的方法遴选示范组织,在财政政策、税收优惠、人力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开发和组织规范化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可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奖励资金、合作基金等用于鼓励合作组织的发展,引导社会各界参与组织的建设。建议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中有重点地分批支持合作社发展,不能“撒胡椒面”,要集中资源,重点培养,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4、开展组织绩效量化评估,分类指导组织建设。对组织的支持不能盲目进行,要明确支持的标准、原则和具体方法等,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引导推动组织发展。通过由相关方(如政府职能部门、合作组织发展指导部门等)组成的第三方机构作为评估主体,制定组织绩效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对各个组织开展定期评估,并以评估结果进行分类指导,增加组织加快自身发展的动力,提高组织效益,减少组织对外部部门的依赖性。

5、提高合作组织管理水平。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主体地位,在对外运作中体现市场经济主体的一般性,即以增加盈利、服务社区为目的。对内坚持一人一票为主、以资金的有限附加票为辅的决策机制;建立农资购买、农产品购销优惠和以交易量为主的二次返利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明确成员与组织的利益关系。加强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的制度建设,完善组织的财务管理核算制度,做好合作组织财会人员的培训上岗工作,实行组织财务与业务内部公开,组织财务与业务发展报表定期呈送主管部门等。

6、实施品牌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合作组织作为特殊的准企业组织形式,其对外运行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黔西县县情决定了在当地有利于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为此,全力推行品牌战略,采用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追溯制度,统一生产、加工和销售,实行龙头企业带动、政府扶持引导、科研部门提供专业技术支撑,企业、政府、合作组织与农业科研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县级、地区级或省级重点合作组织。

[1]董进才.专业合作社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基于浙江省示范合作社的调查 [J].农业经济问题,2009.9.

[2]郭红东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8.

[3]肖立.国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经验对江苏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9.2.

[4]苑鹏.试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及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本条件[J].农村经营管理,2006.8.

[5]石敏俊,金少胜.中国农民需要合作组织吗?——沿海地区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组织意向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6]孙亚范.我国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分析和对策[J].经济纵横,2003.5.

F32

A

贵州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