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

2010-08-15 00:46罗黄花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湘西民国民族

罗黄花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

罗黄花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湘西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复杂的民族构成使其形成较为独特的历史特点,具体表现为现代教育体系的初步成型、教育发展的相对滞后性、民族差异性、匪患的阻碍等几个方面。

民国时期; 湘西教育; 历史特点

Abstract: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Xiangxi education experienc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ransformation.Xiangxi speci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and complicated ethnic composition makes its form relatively unique historical features,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of shaping,education development lagging,ethnic diference,the practic of obstacles etc.

Key words:Replic of China; west Hunan education; Historical features

“作为晚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中介,民国教育承前启后,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1]在1912—1949年的38个春秋里,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阵痛,湘西教育亦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一方面,对传统教育的摒弃与继承、否定与弘扬,对现代新教育的接纳与排拒、移植与抗阻,使民国湘西教育交织成一幅错综复杂、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另一方面,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广大民众又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为民国湘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回顾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历程,成绩是主要的,但由于湘西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复杂的民族构成而形成的历史阻碍也是存在的。本文仅对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做一浅析,以期通过对其发展特点的梳理来管窥整个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理路,探析其历史本原,进而协助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其进行价值评判。具体来说,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的逐步建立

民国前的湘西教育以私塾、书院及苗义学为主,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乾州厅教谕刘瑜生会同一批有识之士创办乾州高等小学堂,此乃湘西地区第一所新式学堂。辛亥革命后,湘西地区学校改制,现代公立、私立学校先后设立,在陈渠珍、石启贵等地方人士的积极推动下,现代新学在湘西有了缓慢发展。抗战时期,为适应战时形势的变化和满足抗战需要,从1940年开始,国民政府开始实施《新县制》,规定一乡镇一中心小学,一保一国民小学,湘西地区现代基础教育得以极大发展。同时,随着战事的推进,东南沿海、华中、华北等地沦陷,大批学校和社团内迁湘西,从师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湘西教育极大的援助,指导和推动了湘西现代初、中等教育的发展。1938年,江苏省立银行专科学校迁乾城,开湘西地区高等教育之先河,从而使湘西在办学层次上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

就办学类型而言,民国时期湘西地区在大力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兴办了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及成人教育。地方政府为振兴地方实业,根据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的需要,相继开办了一批职业技术学校,如凤凰私立衡英女子职业学校、湘西十县联合女子职业学校等,为湘西社会的生产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技术人才。湘西地区的师范教育肇始于清末,“1899年,永绥厅知事吴传绮开设男女师范馆,为湘西师范教育之萌芽”。[2]此后湘西地区陆续开办师范传习所、教育养成所、师训班及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和省立师范学校,“到抗战时期形成师范教育的‘战时繁荣’景象,现代师范教育几乎遍及湘西各县”。[3]另外,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龙山、永顺、保靖等地,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曾兴办过各类工农学校和成人夜校。抗战时期,在平民教育会等社团的推动下,湘西成人教育获得极大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兴办,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民国时期湘西的现代教育体系,为解放后湘西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地域的相对封闭性导致湘西教育发展的滞后

从地理位置来说,湘西处于两山(武陵山、雪峰山)两水(沅水、澧水)之间,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周围高山耸峙,“沅水和醴水及其支流成为湘西的动脉,成为湘西与外界沟通的渠道。”[3]这种相对闭塞的自然环境对湘西教育的发展影响极大:首先是在一个封闭而功能齐全的区域里,区域的发展遵从自身机体的新陈代谢,在外力不及的条件下,它按部就班地延续和发展着自身的历史与文化。这种由于历史的演进而积淀下来的文化,是一个地区和民族得以留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然由于缺少外来力量的推动,其发展又是极其缓慢的,这是湘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自宋以来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其次是这种地域的相对封闭性为地方军阀的割据称雄提供了条件,民国时期的湘西兵乱纷呈、匪患成灾、人民颠沛流离,混乱的社会使教育缺乏安稳的办学环境,而拮据的地方财政亦无法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所以这一时期的湘西学校总是随时局的变化而时办时停。再次,湘西的偏远闭塞使教育资源的交流受阻,外界的优秀师资和先进思想无法及时传入,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缺乏异常,教学质量极其低下,而普通人家的子弟因经济困难亦无法走出湘西接受更好的教育。此种情景下的湘西教育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牵制,抗日战争时期因沦陷区大批学校和机构的迁入,使师资力量和教育经费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从而使湘西教育出现战时繁荣景象。抗战胜利后,学校和人员相继撤离湘西,在内战的冲击下,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即陷于停滞。可见,湘西地理和人文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不仅造成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较为保守封闭,也加剧了民族地区教育的封闭性,从而导致了湘西教育较非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对滞后。

三、多民族聚居下民族教育发展的差异性

湘西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由于民族身份的差异、历史传统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在对待教育问题上,各民族亦表现出自己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早在土司统治时期,湘西地区的土家族贵族家庭的子弟即享有读书识字的特权,而一般土民、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子弟是不允许的,否则“违者罪至族”。[4]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苗族和土家族地区大力兴办义学,允许一般土、苗子弟入学读书。及至民国时期现代国民学校的兴起,教育得以向下层民众开放,然教育权的普及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湘西教育的平等。基于历史的原因,土家族受汉文化影响较早,他们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汉文化是融入当时主流社会的前提条件,所以他们对教育的态度是积极的,在民国时期土家子弟接受教育的人数较多。而汉族作为民族地区的外来者,他们带来新的思想和技术,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文化教育上,他们占有一种心理和社会地位的优势。在由于技术及思想的先进带来的生产资料较为丰富的条件下,汉族在湘西地区的人数虽相对较少,但接受教育的比例是最高的。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他们“以为就学无出路,不能振奋进取精神,只求稍识文约字据以为满足”。[5]尽管国民政府对湘西地区教育在经费和招生政策上都有优待,但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少数民族下层民众对教育并不热心,以致“民国26年,乾城县政府指令乡、保、甲长,对‘不听规劝而抗拒’入义务小学读书者,予以警告、罚款”。[6]所以,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由于历史基础和民族身份的不同而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发展态势。

四、匪患是阻碍民国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癌症

民国时期,经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及川黔军阀的混战,一些散兵游勇没有得到安置而变匪为患,湘西境内大股土匪武装纷纷出现并发展迅速,当时民间有“湘西无处无山,无山无洞,无洞无匪”之说。[7]匪患对民国湘西社会的影响极其巨大,不管是湖南国民政府还是陈渠珍的自治政府,对湘西匪患的治理始终是一项艰巨而收效甚微的政治和军事任务。在教育方面,陈渠珍政府亦把治理匪患作为其教育目的之一。陈认为湘西的土匪是杀不尽的,提出治理匪患“端在教育”,“俾湘西一带,风气开通”,使“人文蔚起,匪患始自靖绝”。[8]并且必须从儿童抓起,如果儿童不教育,长大成人,难免不又流为土匪。故陈渠珍于民国12年颁发《湘西十县教育案》,大力提倡平民教育,通过开办大量的短期识字班,教育民众识字;普及小学教育,推广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及社会教育,以期通过学校教育来“启民智、兴文风”,从而达到防治匪患的目的。其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湘西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然不可否认的是,匪患是阻碍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一个历史癌症。首先,在匪患及川黔军阀的滋扰下,陈渠珍的教育计划并没有顺利实施;其次,土匪打家劫舍,骚扰民众,让人们无法安心生产和生活,使教育发展缺乏安定的办学环境;再次,地方政府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利益,把几乎全部的精力用来剿匪,从而造成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占用,政府对教育发展投入的极为有限,使民国湘西教育缺乏支撑其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1949年的“湘西事变”终使民国湘西教育全面瘫痪,各县师生离散,校产劫空,“龙山县18所中心小学有8所遭劫,古丈县全县学校停课”,[6]整个湘西地区教育发展陷于停顿。

纵览民国时期湘西教育发展的历史特点,其总体上是在结合民族、地域及时代特色的基础上以传播汉文化为主。在本土民众的积极努力下,较为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在湘西得以建立,促进了现代新教育在湘西民族地区的发展。同时,民国湘西教育发展的过程,也是汉族文明在湘西地区的扩展和传播并为湘西各族进一步接受、融合和推崇的过程。它不仅使教育由上层走向平民,提高了湘西民族地区的整体文化水平,为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智力资源,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湘西社会的历史进程。

[1]李华兴.论民国教育史的分期[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 (1)

[2]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育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3]刘鹤.抗战时期湘西现代化进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4]韩达主编.少数民族教育史(第三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6]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志(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7]孙静.民国时期湘西匪患成因分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4)

[8]李云杭.湘西教育之曙光[M].吉首大学古籍室藏本,1923.

On the Historical Features of Education in West Hunan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LUO Huang-hua
(History and Culture Department of Jishou 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

G529

A

1671-9743(2010)12-0016-02

2010-10-16

2009年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民国时期湘西教育研究”,项目号:09JDY044。

罗黄花(1978-),女,湖南新化人,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硕士生,从事区域社会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湘西民国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欢乐湘西
多元民族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