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 卫
(怀化学院教育系,湖南怀化418008)
青少年儿童期是个体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也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期。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阶段,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旧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某些领域出现了一些混乱无序的现象,使得部分青少年儿童的德性与德行处于缺失或失范状态。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良好道德人格的培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资格和品格的总和。“道德人格”并非“道德”和“人格”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的综合体,故也成为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共同关注的概念。道德人格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人格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规定性,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在社会中每个都具有平等的做人的权利和义务。狭义的道德人格是个人的价值、品格的总和,是每个人独有的、较稳定的、在道德上区别于他人的规定性或内在精神结构。一般认为,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1]因此,个体的道德人格是个体做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等的综合,是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人格特征和社会道德特质的综合表征。它是每个人对一定社会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等所持有的具有稳定的、本质的态度观念、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整体。体现了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对自己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生价值的追求,对道德品质、做人范式的选择。道德人格是衡量个体人性的多寡、道德境界的高低标志,常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它既是道德主体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规范的结果,又是接受德性熏染的心理基础。
青少年儿童期 (主要对应广大中、小学生)是个体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的黄金阶段。作为青少年儿童这一特定的社会角色所表现出来的道德面貌和人格品质的道德人格,是其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自觉的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道德品质,完善内心世界的过程,是内在德性和外在德行的统一体。道德人格并非天生自成,而是人们通过接受各种道德教育,并在自身努力修养和践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类弘扬人性,减少或摆脱兽性的艰辛努力的结果。因此,现代健全的道德人格是需要培养才能形成、发展和完善的。
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培养对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个体来说,只有具有良好道德人格的人,才能够在生活、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的培养,对青少年学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素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使青少年儿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变得更像人,从而懂得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学办事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对社会而言,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和道德追求,道德人格体现着一个时代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人格标准和做人方向,应成为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和道德准则。法国思想家科尔伯特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2]总之,对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的培养,既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继承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的需要,更是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
总体来讲,在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社会影响等多方面作用下,大部分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水平较好,主要表现为道德知识广泛扎实、道德意识水准较高,道德情感积极健康,道德行为合理规范,人格品质高尚。但由于青少年儿童接触社会机会较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强。故在一些青少年儿童中也现实地存在着一些道德素质滑坡,人格特征畸变,道德人格低下的现象。
道德观念的形成是一种长期反复的社会化过程,需要青少年儿童利用一段时间,触及各种道德信息,经过多次尝试性选择,从而确立自己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模式等,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人格。但由于受陈旧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我们常通过硬性灌输,要求青少年儿童在短时间内全盘接受一定的道德知识,而不给予他们推敲重大的道德问题,反思现实自我,确定自己理想自我的时间。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儿童在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之后,反映的是社会的要求,师长的期待,自己很少会主动思考,自主行动,从而形成依附性道德人格。同时,也可能坚信固有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保守、怀旧、偏执心理特征。
一些青少年儿童在选择行为时,对道德行为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一方面,对不道德的行为缺乏厌恶、憎恨之感。如有些青少年儿童看见小偷在偷别人东西时,“装作没看见”,有些人在看见歹徒持刀行凶时“围观看热闹”。另一方面,对有道德的行为缺乏敬佩、仰慕之情。如有些学生对班上拾金不昧的同学评价为“爱出风头,喜欢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或是“愚蠢表现”等。
良好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自制、坚韧、果断等。然而有许多青少年儿童,在处理日常生活、学习活动或人际关系中,在碰到挫折或失败时便放弃,在遇到困难或障碍时便想绕道等。如当前很多青少年儿童盲目从众,追赶潮流时髦,甚至不辨好坏善恶。如看见同龄人买了什么新东西,就不顾家庭经济条件也闹着要买;当今流行什么不管好坏就跟着学等等。
主要表现为部分青少年儿童知行不一,只知不行或只行不知,其实质是主体理想道德自我与现实道德自我的分化超出适度范围。道德自我的分化对于促进青少年儿童由现实道德自我向理想道德自我靠近具有重要价值,但如果主体的道德人格自我综合能力弱,道德自我分化程度超出健康的尺度,那么就会出现“道德伪君子”,呈现“知行分离”的现象[3]。如有些青少年儿童明明认识到应遵守社会公德,也能分辨哪些行为符合或违反道德规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遵守公共生活规范的意识和习惯。如不讲礼仪,不守秩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损坏公物,污染环境,语言行为粗俗等。
道德人格的双重性是指青少年儿童这一主体不完全具备道德人格的同一性特征,在扮演不同的角色,处于不同环境时其道德品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和环境中,不能够始终一贯地保持其道德人格的本质内容或基本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对人对己的双重标准。部分青少年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对自己的评价高,对他人的评价低。二是校内校外、人前人后的两面特性。如有的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往往表现为好孩子、好学生,一旦离开家庭和学校就任意妄为,很少考虑什么是道德规范了。
部分青少年儿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基本的诚信、仁爱意识缺乏,责任、义务意识弱化;在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多有推卸责任、少有主动承担的现象;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在网上食言失信,使用网络不文明语言或是恶意欺骗,网络道德感、责任感不强;在社会公益活动 (如为灾区或希望工程捐款)中,表现出从众、服从心理,良心遭受冷落,爱心遭到摈弃。
总之,由于社会转型导致道德规范系统与现实脱节或规范失效,道德权威和道德理想失落,旧的道德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而新的道德规范系统尚未形成,具有一定的粗疏性和未定性,致使部分青少年儿童的道德人格特征呈现出许多消极和混乱因素,如浮躁的、功利的、自私的、物欲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追求,甚至形成损人利己的缺人性、去个性、非道德、反道德行为,这严重阻碍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
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体制、文化传统、舆论导向以及自身经历、个人需要、个性特征等各种因素的积淀。青少年儿童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同样道德人格中问题的产生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引起的。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家庭对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的培育有很大影响[4]。一般来说,人的社会化过程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领域,一是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一是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引导。在成人之前,家庭教育要比社会教育更基本,内容更丰富,与道德人格的形成关系更大。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会深深烙印在青少年儿童的心灵上,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塑造他们的人格。一方面家庭结构和环境的变化,如小家庭或核心家庭出现,导致独生子女的娇宠溺爱,自私任性、独占欲高、攻击性强等“小皇帝”、“四二一综合症”等现象,导致人格缺陷出现。一方面部分家长教养观念和方式存在问题,如存在“独木难养”、“不打不成才”、“树大自然直”等错误观念以及溺爱、放任的教养方式。甚至有个别父母忽视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重视自己道德立身的行为示范与榜样作用等。
学校德育在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人格方面起做主导作用。但当前的学校德育存在着与学生实际生活和自身需要相脱节,强调简单的、形式化、规范化、模式化的说教、灌输和被动接受,不注意学生的丰富性、层次性差异。方法上简单枯燥,重约束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行为塑造等。内容上很大程度地漠视情意教育,过分注重认知教育,割裂了知、情、意、行的内在联系。有学者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和发展这个外部的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5]。加之教育自身的封闭性和各学科的自利性,导致了人格教育的失落。学校德育总是不断掩盖社会的阴暗面,回避学生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企图在一个“纯净的象牙塔”中引导学生接受那些看似永远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其结果是“受教育者应付考试或在公共场合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内心的价值趋向大相径庭,形成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双重人格,为许多潜在的社会问题埋下了伏笔。”[6]
个体道德人格受制于一定社会发展条件和社会道德环境。社会发展、科技水平、政治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尤其是包括电视、网络[7]、报刊杂志等在内的大众传媒[8],对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长期以来建立在传统经济体制形式下的道德体系,也受到猛烈的撞击。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观念的解放,但由于在这交替过程中经济环境的混乱,以及新旧观念交替过程中形成的“道德真空”,使得社会上也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网络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生理、心理、伦理、道德方面给现代人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尤其在这方面对青少年儿童所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对于尚缺乏分析辨别能力的青少年儿童来说,虚拟的网络社会往往成为陷阱,造成他们人格精神上的虚幻和人际关系的扭曲。低级趣味的信息影响了孩子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道德人格和行为倾向。
对当前青少年儿童的道德人格培养来说,说服教育是外因,自我修养是内因。没有高度的道德修养自觉性,再好的外部条件也不起作用。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过程。当前青少年儿童在道德修养上存在明显欠缺,缺乏自律精神,这也和他们年龄偏小,自觉意识、自主精神和自控能力不强有关,是其产生道德人格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道德人格不是先天的,而是人们进入社会道德生活以后,在不断地处理围绕着他本人而发生的种种道德关系,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被逐渐塑造而成的。有人提出在教育目标上“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融合,在教育内容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提出在教育手段上“自律”与“他律”的融合的建议[9],值得借鉴。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在培养青少年儿童良好道德人格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家庭环境对道德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永久性的。优化家庭环境,要求父母切实承担育人的职责,既不娇宠、溺爱孩子,也不过分苛求孩子。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实施正当的家庭教育,青少年儿童的道德人格才能健康发展。这要求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形成、民主平等、合理科学的亲子观、儿童观、人才观和育人方法等。在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氛围过程中,我们特别提倡重视“家庭礼仪教育”。作为道德行为规范的礼仪,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更是历史创造和文化积淀的结果,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家庭礼仪是用来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形成一个团结文明、和睦幸福的家庭而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和礼节仪式。家庭礼仪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且还是一种关于道德修养、健全道德人格的教育。资料显示,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家庭礼仪教育,并以不同的方式对下一代进行家庭礼仪教育,如英国家庭中重视对孩子的“绅士教育”;美国把“就餐礼仪教育”看作是品德教育的呻门课;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韩国“道德科”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主要性[10]。因此,在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家庭礼仪教育与实践,对于他们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加强良好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者的德育能力及自身的道德水准,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优化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学校德育在坚持生活化价值取向的基本前提下,应主动关注、研究和增补大量与儿童青少年生活中典型、敏感和棘手问题相关的内容,在实践中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如果说,道德人格实质是“向善”的话,那么,根据真善美的关系及前述道德人格的特征,在塑造道德人格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人的务实精神 (求知欲)和审美感受(美感)的培养。善性是社会文明性的体现,可以通过求真和审美来锻炼。因此,在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求真、审美素质的锻炼与提升。即一方面要以真育善,用求真培育道德人格。求真与务实紧密相连,务实的前提是要拥有求知欲,拥有求知欲是人具有求真意识和务实精神的具体表现,满足求知欲的达成手段主要是读书。另一方面要以美养善,用审美培养道德人格。求美同样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文明程度。审美是心灵的体操,是人类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要,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所在。美感的培养需要创新精神,新颖的、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东西,才是美的东西。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追求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道德人格,造福人类,服务社会。
道德人格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良好社会环境为道德人格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一方面,良好社会环境对道德人格培育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社会环境对儿童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传统观念总是在各个方面发挥作用,不断地影响人、塑造人。因此,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要大力宣传,造成育人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舆论对人所起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舆论是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社会价值观的好恶标准,其中一部分会通过个人意识转化为人格的组成部分。优化舆论环境,就是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儿童青少年,不仅引导他们建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而且引导儿童青少年建构理想的道德人格,其中最根本的是帮助青少年儿童正确理解人之为人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个体自身的自律精神和自觉意识对道德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人格的形成依赖个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等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过程。在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儒家强调“反求诸己”,向内心世界下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求自己教育、完善自己,这就要求培养自觉意识,发扬自律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任何外在的道德规范都不会内化为青少年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这样道德教育就会失效。道德人格的培育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吐故纳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高度的自律精神和自觉意识,没有严于解剖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就不可能实现道德人格的升华。青少年儿童可以通过学会运用内省法、慎独法、知行统一法、自我磨练法等方法[11],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人格水平。
总之,青少年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健康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需要。道德人格的培育,一方面依赖于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即青少年儿童自身的道德自律;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外部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包括良好家庭教养氛围营造和实效的学校德育实践。这两方面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1]张 晔,秦华伟.人格理论与塑造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6):140.
[2]斯迈尔斯著.宋景堂等译.品格的力量 [M].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1999.
[3]马向真.自我同一性:健全青少年道德人格发展的核心 [J].东南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6,(6).
[4]刘冬菊.家庭中制约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因素分析 [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
[5]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 [J].教育研究,1997,(4).
[6]程方平.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视点 [J].德育信息,1998,(3).
[7]魏素婷.青少年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 [J].宁夏教育,2008,(6).
[8]施安.媒介环境影响人的道德人格塑造 [J].福建质量管理,2008(Z2):54-55.
[9]张文,王仪祥.新时期道德人格培育的思考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3,6(1):77-80.
[10]潘月游.家庭礼仪文化教育与青少年道德人格培养 [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24(2):79-82.
[11]胡艳蓓.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育 [J].青年探索(广州),2001,(5).